临济义玄禅师



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师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

生平简介

临济义玄禅师俗姓邢,名义玄,唐曹州南华人(今山东曹县)。在其门人所编的《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中叙述义玄禅师:“幼时聪慧,以孝闻名。出家受具足戒后,便居于讲肆,博探经论,精研戒律。曾叹曰:此济世之医方也,非教外别传之旨。于是四处游方,参访名师,首次参访黄檗禅师会下,次谒见大愚禅师,悟得黄檗佛法。”

临济义玄禅师首先参访黄檗希运禅师,在其门下三年。睦州首座看义玄禅师的修学纯一无杂,是不可多得的禅僧,便指导他提出问题请教黄檗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结果三度发问,三度被打,义玄禅师自觉业障深重,不能领会其中深旨,便告诉首座要到别的地方去参学,首座连忙请求黄檗禅师以善巧方便来接引义玄禅师。于是义玄禅师向黄檗禅师辞行时,黄檗禅师便指引他到高安滩头去参大愚和尚。之后在大愚和尚的座下,大彻大悟。

义玄禅师开悟之后,又回到黄檗禅师门下得到印可。后来便离开到河北镇州府(今河北省正定县)弘化,住于临济院,因之得名临济义玄禅师。

义玄禅师在镇州弘法之前,便有普化和尚,先做好筹备工作,并给予多方面的协助。正当临济弘化盛极一方之时,镇州即发生战乱。义玄禅师便辗转避难到大名府(今河北广平县),暂住兴化寺。但不久即安详地圆寂了,时间是唐懿宗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其遗体全身入塔,在大名府西北。朝廷颁谥“慧照禅师”法号,塔名“澄灵”;清雍正又追谥“真常禅师”。

契悟因缘──黄檗佛法无多子

临济义玄禅师在黄檗禅师座下三度请法,三度被打,之后依黄檗禅师指示前去大愚和尚那儿参学。

愚曰:“甚处来?”师曰:“黄檗来。”愚:“黄檗有何言句?”师曰:“某甲三度问‘佛法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愚曰:“黄檗与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师于言下大悟。乃曰:“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愚抓住师曰:“这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么道理?速道!速道!”师于大愚和尚肋下打了三拳。愚推开师曰:“汝师黄檗,非干我事。”师于是辞去大愚和尚,回到黄檗禅师座下。

契悟要有因有缘,开悟要当机,所以黄檗才指示义玄禅师去参大愚和尚。古德有云:“没有前前,就没有后后”,“小悟几千次,大悟几千次。”义玄禅师先在黄檗禅师门下三年勤修,后因缘具足而得以在大愚和尚座下开悟,再回到黄檗禅师门下获得印可。其开悟虽得力于善知识的引导,但其本身的努力也是不可偏废的。

弘法的因缘

黄檗禅师的期许
一日,临济义玄禅师栽种了许多松树,黄檗禅师曰:“深山里栽许多松作什么?”义玄禅师曰:“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榜。”说完,将镬头祝地三下,黄檗禅师曰:“虽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义玄禅师又以镬头祝地三下,作嘘嘘声。黄檗禅师曰:“吾宗到汝,大兴于世。”

普化和尚弘化镇州为开先锋

义玄禅师曾为黄檗禅师送信给沩山灵佑禅师,仰山慧寂禅师当时担任知客师,就告诉义玄禅师将来到北部发展,会找到一个适当的地方,那里还有一个人会加以协助;不过这个人,有头无尾,有始无终。这个人便是普化和尚。

义玄禅师未到镇州前,普化和尚早就在那里做好筹备工作,经常故意装疯颠,混迹市井,潜行秘迹,高深莫测。当义玄禅师来镇州弘化时,便多方予以协助,直到义玄禅师弘法工作鼎盛时,才坐脱立亡。

普化和尚一日于街市中,向人化缘直裰(僧人所穿的衣服)。人们或给披袄或给布裘,普化和尚皆不要。临济义玄禅师于是令弟子买棺一具,普化和尚回到寺院,师告诉他:“我与已为你做了个直裰”,普化和尚于是担起棺木出去,绕街市叫着:“临济为我做直裰了,我要往东门迁化去了。”人们于是竞相前往观看。待众人来到时,普化和尚却说:“今日不好,明日往南门迁化才吉利。”等待翌日,大众齐集在南门时,普化和尚又说,今日不宜,明日改到西门更好。结果到了西门又向众人说明日改在北门好了。如此一改、再改,人们渐渐不信了。到了第四日,果然无人来看,普化和尚便独自擎棺来到北门,振铃入棺示寂。大众闻讯前来,开棺探视,棺内却不见普化和尚踪影,但闻空中铃响隐隐而去。

临济喝的真义

临济义玄禅师住设三玄三要、四料简等机法接引徒众,更以机锋峭峻著名于世,别成一家,遂成临济宗。师接化学人,每以叱喝显大机用,世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临济义玄禅师对参禅行者虽然极为严苛,但参学者众多,门风兴隆,为我国禅宗最盛行之一派。

“喝”的起源,始于马祖道一禅师,百丈怀海禅师曾说:“老僧从前被马大师一喝,直弄得三日耳聋。”“喝”的作用,乃顺应众生耳根最利的特性,教学人反观自性,体悟这一念心。好比在禅七行香的“站板”,刹然止住,看看当下的这念心在那里?这时即是“一念狂歇,非生亦非灭。”

临济义玄禅师以“喝”闻名,师尝对大众说:“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师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如金刚王宝剑,断绝一切分别;如踞地金毛狮子,破斥众魔;如探竿影草,检验学人;一喝不作一喝用,喝不作喝用,是为临济一喝的妙处。

义玄禅师以大喝的方式教导学人,目的是让学人们能觉醒。“喝”是一种指导、锻炼,绝对不是大声叫或恐吓。棒喝,无非是以棒打或叫喝,用来暗示、启发参禅学人,实际上是对学人所问的问题不作直接的答覆。

师应机多喝,参后亦学师喝,师曰:“汝等总学我喝,我且问尔,东堂有僧出,西堂有僧出,两个齐下喝,那个是宾?那个是主?尔若宾主不分,已后不得学老僧。”义玄禅师主要以“喝”来应答,后门人争相模仿,却未必真正会得个中要旨。所以义玄禅师曾告示门人:不明白“喝”的真义,是不得学他“喝”的!

临济宗

▍临济宗风

临济义玄禅师棒喝交驰,故相传临济“一喝大地震动,一棒须弥粉碎。”学人请法或被喝破,或被擒住,或被拓开,接引门人手段热烈辛辣;在禅宗五家中是独树一格,是无可比拟的。其宗风:
(一)大机大用,棒喝齐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气势,斩绝情识,使人忽然省悟。自古有“临济将军”之称。
(二)卷舒擒纵:“舒之则弥六合,退则藏于密”,清楚明白指出这一念心的作用。
(三)杀活自在:边建立,边扫荡,来威逼念头;死中求活,活中求死;置之死地而后生,直下承担。
(四)单刀直入:无念为言,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不立一法,而直探心源。
(五)机锋峻烈:有所谓“临济金刚王”、“临济喝似雷奔”之语,其机锋之锐利迅速可见一般。

▍发展的时代背景

临济宗在唐末崛起,振兴一方。大唐之后,中国又南北分裂形成五代十国。北方兵荒马乱,南方则较为安定,因此南方佛教始终在发展。整个佛教趋势虽然由盛转衰,但禅宗的根据地在南方,在此时期仍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法脉传承

临济义玄禅师上承自黄檗希运禅师,在义玄禅师的指导下,出色弟子辈出,并被尊崇为临济宗始祖。其法脉传承如下: 六祖惠能大师──南岳怀让大师──马祖道一禅师──百丈怀海禅师──黄檗希运禅师──临济义玄禅师。临济义玄禅师众多弟子中,最为出色为兴化存奖禅师与三圣慧然禅师。

兴化存奖禅师在临济义玄禅师座下担任侍者,有学人来参。兴化存奖禅师即把握因缘向临济义玄禅师作更进一步的探究,其请法的精神值得学习。

一日,洛浦来参学义玄禅师。师问:“甚处来?”浦云:“銮城来。”师云:“有事相借问,得么?”浦云:“新戒不会。”师云:“打破大唐国,觅个不会底人也无?参堂去!”学人去后,兴化存奖禅师便问师:“适来新到,是成褫他?不成褫他?”师云:“我谁管你成褫不成褫?”兴化存奖禅师又问云:“和尚祇解将死雀就地弹,不解将一转语盖覆却。”师云:“你又作么生?”兴化存奖禅师云:“请和尚作新到。”师遂曰:“新戒不会。”兴化存奖禅师云:“却是老僧罪过。”师云:“你语藏锋。”兴拟议,济便打。到了晚上,师又曰:“我今日问新到,是将死雀就地弹,就窠里打?及至你出得语,又喝起了向青云里打。”兴化存奖禅师云:“草贼大败。”师闻言便打。

三圣慧然禅师亦是法脉的一支,能传临济义玄禅师的正法眼藏。临济正当弘化极盛时期,镇州战乱,临济义玄禅师辗转避难至河北大名府暂住兴化寺。一日忽然收拾衣物,宁静地在蒲团上趺坐,向弟子三圣说:“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圣回答:“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又问:“已后有人问尔,向他道什么?”三圣便喝。师言:“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说完,便安然而逝。

临济义玄禅师圆寂后,其平日之说法、晚参、升堂、开示的法语便由弟子慧然禅师汇编成《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一书,流行于世。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