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忧苦与病痛,全由习气所造致!
染着的习气,唯有藉真诚的忏悔才能如实的化解;若不深究自己本身的见惑及思惑,心灵无法得到清净,身体亦无法得到健康。
文/高秀惠

 

  此次常住法师僧众七中,师父提到如何修持白骨观的问题,不禁让我省思到自己当时的一念情执,导致这几年来落入贪、瞋、痴、慢、疑、邪见的轮回之苦。

贪之苦

  未学佛之前,男女间常贪恋自己的色身和对方的色身,以至于落入另一个妄想空间,将四大视为是实有之体,进而又产生种种烦恼之苦。

瞋之苦   

  夫妻之间经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而起争执,归究其因,不外乎是由我见、我执而导致面红耳赤的争论,终究造成瞋之苦。

痴之苦   

  生活中常追寻着时节的流行而产生颠倒梦想之苦。

慢之苦   

  由于丈夫在社会上有一点小小的成就,自己因而产生骄慢心;又因为个人的好高骛远而产生失落感,此皆为慢之苦。

疑之苦   

  其于夫妻间的长期共处,使得自己误认对方为自己所拥有,甚至丈夫多看别的女性一眼,内心就会质疑他是否对自己不忠,每天、每夜念念迁流的妄想,以至于落入无法自拔之苦。

邪见之苦   

  和先生相处的过程之中,常常因为彼此知见的偏差而导致情绪不稳之苦。

  原来在生活行事间,人的习气便因为这点点滴滴的聚集、累积而产生贪、瞋、痴、慢、疑、邪见,进而汇聚成一股气流郁结而产生病痛。这一次的禅七让我深深的体悟到人生的忧苦与病痛,全由习气所造就而成,而这些染着的习气,唯有藉真诚的忏悔才能如实的化解。换句话说,如果不潜心深究自己本身的见惑及思惑,心灵无法得到清净,身体自然也无法保有健康。

  六次的禅七、一次的菩萨戒, 老和尚在开示中所提到最高的智慧,便是如何在烦恼、痛苦中转识成智。师父此番话开启了我的智慧,将我的习气一根根拔除,让我深刻体悟到唯有观照和忏悔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得到平等的对待,进而更能体悟心中清净的那一念心。

  其次,第三法门“中道实相观”让我更了解“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的快乐,它将是我在修行路上的一条康庄大道。

  打禅七的前一天,我去探望父母亲,母亲洗肾多年,饱受病魔缠身之苦,为人子女的我总是想尽办法分担她的病痛之苦,然而,孝顺除了养孝还有心孝,养孝是物质方面的供养,心孝则让长辈的心灵有所依归。以前,由于我经常为父母做消灾和水忏,以至于能使她的病情稳定,但是要真正放下内心的执着,唯有靠她自己的全然放下,如此才能究竟地摆脱病痛之苦。

  这一次的禅七,我梦到爸爸不知何故呕吐,还不时吐出许多不净之物,把他自己的衣服和我的衣服都弄脏了,我一阵手忙脚乱地为他处理秽物和清理衣裳,同时,一面喊着弟弟前来帮忙,然而,却听到弟弟在遥远的一方喊着:“你不是学佛的吗?学佛的人就要自己做,这才慈悲啊!”当下,我猛然惊醒,觉察到慈悲的确是要如实地去执行,这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这一次的禅七,更让我体悟到老和尚的慈悲实在能让众生解脱烦恼、了脱生死。 (本文节录三十七期灵泉月刊)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