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书法、绘画、文学的展现,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透过这扇窗,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般若性海。








     

佛像小知识

文/中台世界博物馆提供

 

佛像的手势、手印

  当看到佛像或菩萨像有不同的手势,您是不是想要问,这代表什么意思呢?

  日常生活中,有时不用太多言语,藉由一些手势,也能传达讯息。佛像的手势也有特定意涵,了解之后再看佛像,就更能了解佛像所表达的意涵。

  佛像的手势,称为「手印」。常见的有「无畏印」、「与愿印」、「触地印」、「禅定印」、「说法印」。

佛像的手势、手印

无畏印

手屈臂上举,手指向上,掌心朝外。象征佛的大慈心,能让众生心安,无所恐惧。此手印有无畏和抚慰之意,通常和「与愿印」搭配出现。

  

与愿印

手自然下伸, 指端朝下,掌心向外。为佛应众生祈求, 令所求皆能圆满的慈悲象征。
  

触地印

右手下垂,掌心朝内,以指触地。为佛修行成道,斥退群魔时所作的手印, 又称「降魔印」。
佛像的手势、手印

禅定印

双手上下交迭,拇指指端相接,掌心朝上,置于小腹前。为佛禅思入定时所结的手印。

  

说法印

双手在胸前屈指作环形,其他手指自然舒张。象征佛说法之意,又称「转法轮印」。


佛像的袈裟

通肩式袈裟

通肩式

着袈裟时展开遮盖住两边肩臂,称为「通肩式」。用裁切过的布拼缀而成的袈裟,一格一格形似田地,因此穿上袈裟寓意「作人天福田」。而通肩式能展露出田相,所以古印度出家人乞食、坐禅、诵经时会这样着袈裟。

  走在博物馆看着庄严的佛像,您是不是有发现佛像的袈裟有许多种样式呢?这其实跟印度和中国的衣着传统有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佛像的袈裟吧!

  古印度的袈裟将整块布料披在身上,不同场合有不同披着方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出家人的衣着与袈裟披着方式逐渐汉化,外观更接近汉式服装。



佛像的袈裟

袒右肩式

袈裟斜披包覆左肩、露出右肩,较通肩披着方便工作。而佛弟子应视状况整理床座、打扫环境来表示对师长的恭敬,所以拜见佛陀、师僧时要袒右肩着袈裟,象征遵从师长教诲,引申有礼敬的意义。
  

褒衣博带式

这种样式因为外观与中国魏晋时期盛行的「褒衣博带」服饰近似而得名,特征是袈裟宽大厚重如袍服,胸前露出内层法衣及打结的衣带。在北魏孝文帝(467-499)汉化改革后,成为中国佛像袈裟的主要形式。
  

双领下垂式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汉人衣着影响,佛像的袈裟开始看起来像袍服的样子。佛像身前的袈裟宽松垂落至腹部,胸前露出内层法衣,看起来就像两襟对开的汉式服装。这种样式早在北魏时期已经出现,到唐代时大为盛行。


佛菩萨的坐姿

  在中台世界博物馆中展示着许多佛像、菩萨像,您是不是也观察到这些造像的坐姿有很多变化呢?在欣赏佛教艺术的过程中,这些坐姿除了让我们能看见多元化的造像形式外,甚至可以分辨出佛菩萨的身分。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佛教艺术中不同的坐姿吧!

▼双跏趺坐

双脚踝盘于大腿之上,重心不偏移,是坐姿中最稳定持久的,所以又称为「金刚坐」。双脚的摆放顺序也有所差异,若是右脚在下,称为「降魔坐」;若是左脚在下,称为「吉祥坐」。

  半跏趺坐
双跏趺坐   
 

▲半跏趺坐

此坐姿与双跏趺坐极为相似,但只将一只脚踝盘于大腿上,左右脚均可,另一只脚则有时自然垂放于地面上。半跏趺坐常见于菩萨造像中。在南北朝时期(420-589)半跏思惟坐也常与思惟相结合,解释为释迦太子思考人生哲理,以手指点在脸颊上作思索的样貌,也常见于弥勒菩萨的造型。

善跏趺坐▶

此坐姿双脚未盘起,自然平放于地,也称为「倚坐像」。在古印度犍陀罗时期已经出现,在唐朝(618-907)更是广泛运用于弥勒佛像上。著名的例子为位于四川乐山的弥勒大佛。
佛菩萨的坐姿
自在坐   

▲自在坐

此坐姿右脚曲膝,左脚盘起或垂放于地,右手置于右膝上方,左手自然垂放于左膝后方。在印度除了佛教艺术外,也经常在其他当地宗教艺术中见到自在坐的表现。到了中国唐末五代(907-960)之后,自在坐开始频繁被应用于水月观音像中,成为水月观音像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交脚坐

此坐姿双脚踝交叉呈现「X」型。据研究,此种坐姿可能源自于中亚草原民族的日常坐姿。常被运用于中国北朝时期的弥勒菩萨像,双脚下常刻划托脚莲花及地神形像。著名的例子为敦煌及龙门石窟中的交脚弥勒造像。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