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任運.觀音.明如來
──中台世界博物館「大悲普現」展前隨筆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木雕分館館長 見排法師


  不知您是否曾在日常生活間,覺察過自己的念頭裡、話語中,「呼喚」過多少次觀世音菩薩?您是否知道,這樣的呼喚,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響亮了千年歲月?

  觀世音菩薩,這位以「音聲」為眾生廣開救脫通衢的菩薩,可謂是在佛教藝術史,甚至在人類社會史中,橫亙了「十方三世」的最常見身影之一。觀音信仰遍及於梵地、漢地、藏地,以及亞洲許多佛教流傳的地區;相涉於觀音菩薩的經典,更是能見於梵文、巴利文、藏文、漢文、韓文、日文等語種文字間。單就漢典而言,與觀音相關的經典高達數十部之多,在歷代文學領域中,也有不少以觀音菩薩為敘事主角的作品。如此「普世皆知」的菩薩形象,始終陪伴在您我身邊,過渡一畦畦煩惱泥沼。中台世界博物館即將推出的「大悲普現」特展,便是希望您在「呼喚」觀音的日常裡,能與館方觀其像、念其願,一同走進觀音菩薩的世界。

觀音的應世歷程

  「觀音」,這個眾生呼喚千年的名字,從何而來?根據多方學者的研究與文獻爬梳,「觀音」最早以名號出現於後漢支曜翻譯的《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在稍後的魏晉時期,陸續出現了西晉《放光般若經》的「現音聲菩薩」、孫吳《維摩詰經》的「闚音菩薩」、曹魏《佛說無量壽經》的「觀世音菩薩/大士」、西晉《正法華經》的「光世音菩薩」、北魏《法華經論》的「觀世自在菩薩」、唐代《說無垢稱經》的「觀自在菩薩」⋯⋯等不同的翻譯名號(田博堯,2010)。其中,「觀世音菩薩」與「觀自在菩薩」兩種名號雖因源自不同梵文文本,而出現「觀世」與「自在」兩種看似不同的著重點,但也因同一時期《法華經》、《維摩詰所說經》、《楞嚴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經典的翻譯與流傳,同樣被世人所熟知,傳誦至今。

  除了名號在文本及翻譯上的差異外,人們也思考著,「觀音菩薩」或「觀自在菩薩」是從何時開始,以不同的形象應化於世?歷來學者們提供了我們一些重要的切入點:印度佛教藝術學者Bhattacharyya認為,印度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左右,受到大眾部《大事譬喻經》的教化影響,觀音菩薩化身為濟世度生的「薄伽梵」(Bhattacharyya,1958);東南亞佛教藝術學者Chutiwongs指出,於公元一世紀中期的秣菟羅地區所出現的觀音菩薩像,多以頂戴頭巾,手持甘露的形象示人,可視為目前印度所見最早的觀音形象之一(Chutiwongs,2002);在日本學者後藤的研究中,提出早期人們對觀音菩薩的認識,應是伴隨著阿彌陀佛的淨土信仰而來(後藤大用,1994);而歷史學者李利安則引述《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的內容,認為世人對於觀音菩薩的敬信,是從海難、鬼難等生活苦難而來,應在淨土信仰之前(李利安,2003)。總此,儘管稱號不同、信仰根源不同、各方形象不同,正也恰恰印證了〈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等觀音菩薩悲心任運、慈力應世的願行。

隨願化現百千界

  「觀音」,這個您我最為熟悉的菩薩身影,在漢傳佛教藝術的研究中,長期以來,許多學者視甘肅炳靈寺石窟中,一尊題記建弘元年(420)、刊有「觀世音菩薩」的泥塑立像,為漢地最早的「在地」觀音形象(圖1)。不過,在近期的研究中,也有學者透過圖像、造像記,建議這尊炳靈寺169窟的觀音菩薩像,應屬於稍晚類型,而在當時中國北方的觀音信仰,最遲應在公元470年前後正式邁入流傳期(韋正2018,侯旭東2015))注1。總之,在漢傳佛教藝術的脈絡中,至少從南北朝時期開始,觀音菩薩的圖像與形象,便隨著經典流布、講壇受業等因素,廣泛出現在各個石窟、壁畫、道場中。


1.炳靈寺169窟第6龕(《中國石窟• 永靖炳靈寺》圖版 17)
2.持蓮觀音是早期觀音菩薩造像中的常見樣式之一。

  此次中台世界博物館觀音造像特展「大悲普現」中,館方細細挑選了藏品中的各朝觀音造像、畫像與碑刻拓本,以「認識觀音」、「觀音諸相」兩大單元,展出三十三件展件;一者為觀眾描繪出相對完整的觀音圖像演進形象,二者以量指喻著《法華經.普門品》當中觀音菩薩的三十三相應化身。

  走入特展,您會見到這尊東魏時期的漢白玉菩薩立像(圖2),頭頂寶冠,頸部佩戴有盤狀瓔珞,右手向上捧著蓮苞,左手向下提著環形物,身著長裙,兩側帔帛自然垂下,雙足立於覆蓮臺座上;此一形式,便是漢傳佛教藝術中,觀音菩薩的早期造像表現之一。同時,在不遠處的一尊雙觀音菩薩立像(圖3),同樣也由漢白玉所雕造而成,特殊的雙觀音造像題材,是北齊(550-577)時期在古冀地區(約今河北)的觀音菩薩造像典型。在雙觀音造像的題記中,記載了北齊天統五年(569)佛弟子「成」為天統皇帝、歷代先亡與家人們造像,願諸疾患早日痊癒的願望;這也巧妙呼應著,前次(中台山月刊255期)介紹的東魏武定五年孫顯祖在蜀敬造觀世音像的題記中,造像主發願造像回向家族往生者「託生西方」的願想。如此「往生淨土」、「蠲除病苦」的兩大祈願,正是歷代觀音菩薩造像的兩大造像因緣,也是大地眾生面對苦難時,對觀音菩薩最為真切的訴說。


3.雙觀音造像據傳自東魏開始出現,於北齊時期普遍流行了起來。
4.這幅以彩墨施畫於絹料上的水月觀音,構圖具空間與時間感,用筆細膩、選色嚴謹,應是高麗當時宮廷畫風的典型之一

  隨著《法華經》不同版本的譯出,經中〈普門品〉所記載的觀音三十三相應化身,也陸續出現在觀音造像的行列中;同時,於東晉及唐代所譯《華嚴經》中〈入法界品〉的描述,也為觀音菩薩造像增添了普陀山景象元素。圖4中的這幅落款元至大元年(1308)水月觀音坐像,便為我們展示了源於經文記載的圖像形式之一。在這件絹本設色的水月觀音像中,觀音菩薩自在倚坐於岩石之上,右手邊有個插著楊柳枝的瓶子,而在觀音座前、畫面左下角,還能看到一位向著菩薩禮敬請法的善財童子。由此可知,由這位高麗內廷從九品畫師金祐文所繪製的「水月觀音坐像」,生動表現出人們對〈普門品〉、〈入法界品〉中觀音菩薩隨方應化的景仰與禮敬。

見像反聞脫苦輪

  看展觀像,更別忘體解「觀音」也是一個滿懷慈悲願行的生命點撥。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示,觀音菩薩已於無量劫前成佛,名為「正法明如來」,以其廣大誓願,「入微塵國土,拯拔一切有情,離諸苦趣」。而在《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中,觀音菩薩在回答佛陀詢問圓通法門時,說道:「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不便是觀音菩薩於「音聲」之途,為眾生發顯、最為殊勝的苦難解脫法門?

  在觀展的同時,見到一尊尊各朝各地的觀音菩薩形象,以及一個個造像因緣之餘,我輩還應憶念,於眾生輪轉的「惑業苦」洪流中,若能返照自心,依根解結,方能從苦難的本源開解纏縛,從而逆轉因「起惑、造業、受苦」無盡堆疊所生的困厄與苦痛,明心見性,以致真實解脫。看展觀像,任運一心,觀音反聞,發明自性如來;如此方能體嚐創辦人「佛法藝術化」最為清涼的深願法水。

註1: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之晉代觀音銅立像,尚帶有濃厚的犍陀羅風格,雖傳自陝西出土,但仍須就是否為商旅攜入或為當地鑄造,進行研究與論證。

參考書目
◆Bhattacharyya, B., 1958. 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Calcutta: Firma K.L. Mukhopadhyay.
◆Chutiwongs, N., 2002. The Iconography of Avalokitesvara in Mainland South East Asia. New Delhi: Indira Gandhi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Arts and Aryan Books.
◆田博堯,2010。〈從觀音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法音宣流佛教學報》,第150-180頁。
◆李玉珉,2000。〈中國觀音的信仰與圖像〉,《觀音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第10-39頁。
◆李利安,2003。「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演變及其向中國的傳播」,西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侯旭東,2015。《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韋正,2018。〈炳靈寺169窟第6龕的年代問題──兼及有關佛經的形成和流傳時間〉,《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一卷,第二期,第241-257頁。
◆後藤大用,1994。《觀世音菩薩本事》,台北:天華出版社。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