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元朝時代的佛教造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元朝(1271-1368)由蒙古族所建立。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立國漠北,定國號為大蒙古國,之後滅西夏、金國。中統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稱帝,至元八年(1271)正式改國號為「大元」,之後滅南宋。從建國號至順帝退出大都(今北京),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結束了中土自唐末五代以來,宋、遼、金、西夏長期分裂的局面,將漢、藏、蒙古、西夏各民族的文化聯繫在一起,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王朝。

  元代皇室信奉藏傳佛教,藏傳密教從西藏傳入中原,元世祖以薩迦派領袖八思巴為國師,統領天下釋教。當時著名的尼泊爾雕塑師阿尼哥亦隨之來到大都,受皇室禮遇重用。朝廷重視手工業、工藝性雕塑,設置了專門的政府機構掌制度管理。《元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五‧百官一》記載:「諸色人匠總管府」掌百工技藝,下有十一屬,其中梵像提舉司「董繪畫佛像及土木刻削之工。至元十二年,始置梵像局。延祐三年,升提舉司。」《元代畫塑記》記錄了「梵像提舉司」為當時皇家寺院塑造了大量的佛像。阿尼哥所造佛像風格屬於印度帕拉與尼泊爾樣式,大批的梵式造像在元朝大為盛行,為中國雕塑藝術帶來了新的氣象。

  〈造像量度經引〉記載:「蓋自漢以來。凡欲造佛像者。皆取西來像為模。工行家。祖述相傳。此所謂漢式者也(或以謂唐式)。其所謂梵式者。元世祖混一海宇之初。儞波羅(今尼泊爾)國匠人阿尼哥。善為西域梵像。從帝師巴思八來。……因特設梵像提舉司。專董繪畫佛像。及土木刻削之工。故其藝絕於古今。遂稱為梵像。此則所謂梵式者也。」說到中國佛像有漢、梵二式,阿尼哥以前的造像稱為漢式,阿尼哥傳來的造像稱為梵式。元代佛教造像,漢式、梵式並存,漢藏混融、互有影響,茲以中台山博物館的館藏為例說明。

寶珠頂嚴的青銅佛像

  圖一:
館藏「佛坐像」
元(1271-1368)
青銅貼金
H59×W40cm

  館藏元代「青銅佛坐像」(圖一),佛高肉髻飾螺髮寶珠頂嚴、形狀高尖,面龐飽滿,額頭平廣,眉彎眼長,鼻秀唇薄,雙目低垂,面相平和,略帶笑意。肩平、胸實、身長,結跏趺坐於蓮座上。蓮座正面飾三層仰蓮,蓮座背面平整無蓮瓣。右手掌心朝上置於右膝前,左手上舉胸前,拇指中指相捻做說法印,眉間有圓形的白毫相,內著僧祇支,腰繫帶,著袒右肩袈裟,衣紋簡潔俐落,自然流暢,以精緻花紋裝飾衣邊與袖口。梵式造像的袈裟,袒露右肩,覆蓋左肩,原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禮法。

  梵式造像的肉髻高聳如桃形,佛頂莊嚴物飾多層標幟,稱為「頂嚴」。常見頂嚴如摩尼珠,頂上肉髻有明珠,表無見頂相,為佛智慧光明所示現。髻珠,是藏在髮髻中的明珠。漢式佛像髻珠於五代、宋盛行,主要飾於肉髻和底髮間,表現《法華經》的髻珠喻,又作頂珠喻。元代受藏式及印度傳入《造像量度經》之影響,髻珠置於肉髻頂上。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三‧觀相品第三》曰:「佛頂肉髻生萬億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無量世界。諸天世人十地菩薩。亦不能見其髮右旋上妙蠡文。」《佛說梵網經初津‧卷八 》云:「修持諸佛淨戒。以為入道之本也。護持如明珠者。有其三義。一者潔淨義。當護持弗使染污。二者圓滿義。當護持弗使殘缺。三者光明義。當護持弗使昏暗。然潔淨。即解脫德。圓滿。即法身德。光明。即般若德。其明淨圓滿。皆是珠之相德耳。」潔淨、圓滿、光明為明珠三義的佛法意涵。

風姿端凝的木雕菩薩

  圖二:
館藏「木造菩薩立像」
元(1271-1368)

H80.8×W28cm
  圖三:
館藏「木造韋馱菩薩立像」
元-明(1271-1644)
木上彩
H162×W49.1cm

  館藏元代「木造菩薩立像」(圖二),菩薩髮髻筆直如柱,背後二束髮絲左右垂肩,頂戴五葉寶冠,肩披帔帛,飄帶兩端繞肘,長而舒緩垂落至蓮臺上。菩薩面龐圓潤,雙頰飽滿,神情澹然柔和,細目曲眉,鼻挺嘴小,寬胸廣肩。右手當胸豎掌,左手上揚,拇指與中指相捻。菩薩袒胸,腰束帶,頸佩項飾,瓔珞呈V形,軀體健碩,下身著裙,雙層下襬褶紋呈V形,紋絡簡潔有力。菩薩風姿端凝,跣足直立於蓮座上,蓮座的蓮瓣肥大飽滿。

  東漢劉熙所撰《釋名‧卷第五‧釋衣服》記載:「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八‧西戎》中記載「波斯國」:「婦人亦巾帔裙衫,辮髮垂後,飾以金銀。」亦可見由絲路傳入中國的西亞帔帛文化之歷史影像。

  帔帛「飄帶」形象的造像源頭,可見於古印度犍陀羅菩薩造像,袒上身、著天衣,一道極有韻律的圓弧形天衣飄帶,繞右肘,於腰腹前成一垂掛,在左肩纏繞,再穿過左腕,一直垂懸到左裾之處。菩薩披搭之帔帛,如長虹雲霞、懸泉潭水,飄逸靜謐,頭戴寶冠,頸戴瓔珞,腳踏蓮臺,表現天姿高徹的菩薩精神氣韻。從帔帛形象映襯出佛教造像的歷史背景,交織著佛教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互融互攝。

護法天將的韋馱造像

  韋馱菩薩,或作違馱天、違陀天。韋馱造像流行於宋代之後。佛門早課中〈韋馱讚〉稱揚:「韋馱天將菩薩化身,擁護佛法誓弘深」,為寺院非常重要的護法天將,故化現凜然護法的將軍相。

  館藏元至明「木造韋馱菩薩立像」(圖三),頂戴頭盔,身穿鎧甲,內著戰袍,袍袖束腕,肩覆披膊,腹部護甲,獸面包肚,腰束革帶,抱腰膝裙,腳穿戰靴,雙手合十,雙腿筆直立於蓮座上。甲冑上飾有八面獸頭「吞口」形象,分別位於頭盔、雙肩、腹部、手腕和腳踝。頭盔上之獸頭眼部缺損,腹甲以倒置張口大獸頭做收口,肩吞左右各一,小吞頭左右手護腕,左右靴頭以小獸頭作收口。韋馱菩薩的雙眼及雙肩、腹前之獸面吞口,眼珠鑲嵌黑珠子,明亮光潔,表現出韋馱菩薩炯炯有神敏銳的洞察力。

  古代武士護身防具之盔甲,叫「甲冑」或「介冑」,即鎧甲和頭盔。《尚書正義‧卷十‧說命中第十三》云:「甲,鎧。冑,兜鍪也。」頭盔,秦漢以前稱冑,後稱「兜鍪」。腹部護甲有「包肚」,保護肩膊有「披膊」,保護腰部有「抱腰」,下縛腿部有「吊腿」。甲冑上的獸面,源於古代民間圖騰文化,取其驅邪除魔之意。

  韋馱造像常見雙手合十,手肘上橫放一寶杵,此韋馱像無寶杵,或已佚失。背後尚見三大開口,原應有裝藏,蓮臺底座則有火焚痕跡。造像整體結構起伏變化,棱角分明,體量深厚。背後袍服、蓮臺底座大刀闊斧、粗獷明快,雙臂聯綴甲片,排疊雕鑿、條帶穿連,大片胸甲堅厚如龜殼,戰袍、膝裙、吊腿精雕細刻,造型變化富節奏感與韻律感,姿態神情刻劃入微,英武神氣逼人。

結語

  元代在異族統治下,疆域廣闊橫跨歐亞,是藏傳佛教向中原傳播的重要時期,亦使中土深受藏傳佛教藝術的影響。元初將梵式造像引入中原,為中國佛教造像開拓了新的類型,同時也促進了漢、蒙、藏各族造像藝術的融合與民族文化的交流。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