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遼金風格的造像藝術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遼國(907-1125)是由契丹族所建立的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長期與北宋政權並立,「澶淵之盟」成就了遼、宋政權百餘年間和平對峙,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至1125年為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權所滅,國祚長達二百餘年。契丹為鞏固其在漢地政權,積極吸收漢族文化,包括對佛教的信奉,大興寺塔伽藍,推廣佛教文化,佛教造像則融入北方契丹民族的剛健氣勢和尚武精神。

  金國(1115-1234)是由女真族所建立的政權,女真族原為遼的藩屬,於1125年滅遼,於1127年滅北宋。《金史‧本紀第二‧太祖》記載,在收國元年(1115)正月壬申朔,群臣奉上尊號。是日,即皇帝位。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於是國號大金,改元收國。於1234年被蒙古與南宋聯軍所滅,國祚一百二十年。

  遼、金都是由北方少數民族入主北國所建之政權,從宋、遼、金諸王朝對峙的一個大時代背景下,伴隨著生活空間、文化傳統、政治環境的差異性和多元性,陶鑄出遼金風格佛教造像之精神內涵與表現形式。

剛健氣派的青銅造像

  圖一:
館藏「青銅造像」
遼(907-1125)
青銅
H38×W29cm

  遼國在帝王崇佛,皇室的帶動下,社會奉佛之風盛行,從事刻經、建寺、造像等各種佛事,使遼代的佛教造像藝術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契丹的遊牧民族性格及草原文化的渾樸作風與審美傾向,影響其造像藝術風采。

  依據《金史‧太祖本紀》記載,「契丹」是「賓鐵」之意,亦作「鑌鐵」,鑌鐵是古代的一種鋼,主要用來製作刀劍,鑌鐵劍極其鋒利。以精煉堅硬的賓鐵,象徵契丹族鋼鐵般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從遼代青銅造像中可以體會到這種契丹族剛健氣派的精神。

  如館藏遼代青銅造像(圖一),頂戴高聳寶冠,冠飾形制華貴氣派,冠面前高後低三層結構,冠飾五身坐佛,帶蓮瓣形火焰紋光背,呼應上方二重五組鏤空連珠波紋飾,頂端上揚呈放射狀。冠背三組紋飾中間略損,二條寶繒於耳後打圈結順肩而下。造像肉髻低平,額部有白毫,面相豐圓,雙目低垂,右手舉於胸前、握拳豎食指;左手置於腿上、屈中指與拇指相捻,神態偉岸雅健,氣度雍容。兩肩寬厚,身軀飽滿,上身偏長,敞領袒胸,內僧祇支,以帶束衣,外著雙領下垂式寬袖大衣,領口、袖口、衣邊刻劃卷草紋飾,襞褶簡練、剛健有力,衣褶垂落懸座,左右呈三角形對稱,已從唐代的寫實懸裳轉化為圖案化表現。緊收雙膝,顯右足、隱左足,腿部曲蜿衣紋線條強烈、張力十足,結跏趺坐於束腰仰蓮座上,蓮瓣肥碩飽滿,座下為六角形束腰須彌座,底部雕刻紋飾。

  此青銅造像相似菩薩,頂戴高聳寶天冠,妙衣彌覆垂蓮座,儼然有王者貴族氣派。高冠形制或受契丹貴族喜戴金銀冠式之影響,五佛冠或表五方佛,或受密教之影響。此青銅造像上身魁梧偏長,搭配五佛高冠及束腰蓮座,造型具有一種往上延伸的垂直張力,展現出遼代造像的剛健氣勢特色,亦反映了契丹文化與中原文化、外域文化之間的藝術交融。

質樸健美的菩薩造像

  圖二:
館藏
「文殊菩薩坐像」
遼(907-1125)
木上彩
H42.5×W22cm

  《遼史‧卷五十九‧志第二十八‧食貨志上》記載:「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強以兵。縱馬於野,馳兵於民。」契丹族的騎射善戰民族傳統及尚武精神,表現在佛教造像中,如菩薩像披鎧甲的裝束可看出一些端倪,從遼代造像中可以體會到北方民族奔放剛健和剽悍勇猛的性格特質。

  如館藏遼代木雕文殊菩薩坐像(圖二),菩薩梳高髮髻,頭戴五葉冠,髮辮垂肩,面龐豐腴,雙目垂視,神態沉靜,耳大嘴小。肩搭帔帛,飄帶繞臂,胸飾瓔珞,護胸鎧甲,衣袖飛揚,右手原似托物置於腿上,左手舉於胸前,捻中指與拇指,作說法狀,雙腿盤曲,右腿於外,端坐獅背蓮座上。文殊菩薩騎獅像,象徵菩薩的智慧威猛,作無畏獅子吼,助佛弘化。由於在所有菩薩中,文殊菩薩是輔佐世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獅子回首,眼如銅鈴,瞪眼張口、翹尾立足,四足伸張,頸戴鈴鐺,背掛鞍座,流蘇垂飾,具有古樸堅毅氣勢。獅旁為文殊菩薩馭獅的赳赳武夫,刻劃寫實入微,外族面孔,身著盔甲,曲膝跨步,以英武激昂雄姿,用力拉著韁繩,作馭獅狀。馭獅奴稱為「崑崙奴」,圖像造型受唐文化影響,唐代主要的外來勞工,在中國作奴隸或從事技藝工作的南海國人叫「崑崙奴」,崑崙奴形象深入當時唐人之心。

  「崑崙奴」是古代泛指中印半島南部及南洋諸島各國或其國人,或古代稱皮膚黝黑的黑色人種,或泛指奴僕。「崑崙奴」的形象自唐以來多見於史籍文獻及文學作品之中,如唐代義淨大師所撰《南海寄歸內法傳‧卷第一》記載:「良為掘倫。初至交廣。遂使總喚崑崙國焉。唯此崑崙。頭捲體黑。自餘諸國。與神州不殊。赤腳敢曼。總是其式。」崑崙是南海諸國之總稱,崑崙國本名掘倫,交廣之人呼為崑崙,黑色人所住之國名。赤腳「敢曼」,《一切經音義‧卷第八十一》曰:「敢曼,梵語也。遮形醜之下裳。如此方之褌袴,一幅物,亦不裁縫,橫纏於腰下,名曰合曼也。」頭捲體黑,赤腳敢曼,即指崑崙奴捲髮、皮膚黝黑的主要形象特徵。《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於「南蠻、西南蠻」中記載:「自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為『昆侖』」。林邑,古國名,故地在今越南中部。

渾厚樸實的木雕佛像

  圖三:
館藏「佛坐像」
金(1115-1234)
木上漆
H37×W24cm

  遼金造像手法相近,金代造像風格基本承襲遼代遺風,但造型更飽滿壯碩,體魄更渾厚樸實,面部更豐滿圓潤,流露出北方民族的渾樸風采。

  如館藏金代木雕佛坐像(圖三),頭上肉髻,髻頂圓相,髮髻中分,左右二股延至頭後,髮中有髻珠,面相飽滿,大耳、小嘴,鼻挺、瞇眼,手結禪定印,露右足,左足裹於衣內,有唐代包腳式遺風,盤腿有力,結跏趺坐於蓮臺上。佛像袒胸束腰,胸膛開敞壯實,著僧祇支,覆右肩,裸右臂,為正面法服處理手法。背後可見搭於僧祇支之上的袈裟造型,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線條清晰、簡潔有力。所謂「僧祇支」,是僧衣之一,即掩腋之襯衣,譯曰覆肩衣、掩腋衣等,著於袈裟之下,覆蓋兩腋、胸部及左肩,長至腰下之長方形衣片。此木雕佛像,寫實性強,主色調為朱、赭色,綠、褐色等為點綴,施彩敷色多已脫漆剝落,臉上及胸膛明顯可見木質紋理,更顯古佛渾樸風采。

結語

  遼金造像除了繼承中原的漢族文化藝術傳統、唐宋造像遺風及寫實手法,同時融入了游牧民族和北方地區的審美意趣和表現技法。遼金造像中的宗教情感與藝術體現,展現出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雄強氣概、力度氣韻與古拙風味。造像藝術承載著民族精神與理想寄託,蘊含生命自省的豐富內涵,創造出心靈上熟悉親切的美好形象,形成了遼金風格的造像藝術面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