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书法、绘画、文学的展现,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透过这扇窗,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般若性海。










  
  宋朝时代的石幢经柱

 文/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唐宋以来盛行建造石刻经幢,经幢是刻有经文、图像或题记的石柱,又名石幢,形式多为六面体或八面体,常见上层刻佛龛,幢身镌刻密宗的经文和咒语,如馆藏宋代石造炽盛光经幢。

馆藏宋代石造炽盛光经幢(图一)

  馆藏“惠谭等造炽盛光经幢”(正面图)
北宋咸平三年(1000)
石灰岩
H68×W30cm
  图二:
馆藏“惠谭等造炽盛光经幢”
第一面幢身经文拓片图
  馆藏“惠谭等造炽盛光经幢”
第三面幢身经文拓片图
  馆藏“石造普门品经柱”(正面图)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
汉白玉
H117×W53.5cm
  馆藏“石造普门品经柱”
第一面柱身经文拓片图

  此为六面体石幢,下层幢身刻经文,上层有佛龛,每面龛内刻一坐佛,龛楣上刻有佛号,如第三面尚见“无量寿佛”之名,其他均损,唯见“佛”字。六尊坐佛均身着双领垂肩袈裟,束腰带,跏趺坐于莲座上,台座表面阴刻莲花勾勒线条,每一面图像均异,线条流畅活泼。

  第一面幢身经文(图二),第一至第五行镌刻发愿铭文:“僧惠谭与上生经邑住会等共崇修拾佛名号炽╱盛光经幢一座报师僧和尚父母养育之恩愿值弥╱勒佛所生为人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共成于佛道伏愿国王万岁府主千秋文武官僚常居禄位╱”。

  第一面幢身后三行至第五面,镌刻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法师所译之《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之经文,另一唐代失译之《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二经同本异译。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

  第三面经幢上所刻陀罗尼(图三),亦即佛门课诵中〈十小咒〉之一〈消灾吉祥神咒〉。此陀罗尼真言曰:“曩谟三满多。没驮喃。阿钵啰帝。贺多舍。萨曩喃。怛侄他。唵。佉佉。佉呬。佉呬。吽吽。入嚩啰。入嚩啰。钵啰入嚩啰。钵啰入嚩啰。底瑟吒。底瑟吒。瑟致哩。瑟致哩。萨癹吒。萨癹吒。扇底迦。室哩曳。萨嚩贺。”此真言乃一切如来同共宣说。

  所谓“陀罗尼”,《大智度论.卷第五.大智度初品中菩萨功德释论第十》云:“陀罗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

  第六面刻供养题记:“功德主僧惠谭维那住会副维王□╱邑人栗万邑人马钦邑人王真邑人张□╱邑人马宽邑人马赞邑人任实邑人王伦邑人程黑儿╱录事崔斌工匠人李翥╱下黄村邑人申海邑人李赏 邑婆杨氏邑婆申氏╱ 咸平三年岁次庚子二月宾生八叶邑轩氏邑王氏╱邑婆李氏邑婆范氏邑婆郭氏邑婆王氏邑婆董氏╱邑婆崔氏邑婆路氏邑婆卫氏邑婆郑氏邑婆靳氏╱”。从铭文得知,此石幢造于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由僧人惠谭率众邑子所造之炽盛光经幢。

  铭文中有“宾生八叶”一词,“宾”与“主”相对,有归顺、服从之意。“叶”有时期、世代之意,八叶或指八世、八代;“八叶”若依经典所言,或有八叶莲华之义。依据《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四》曰:“凡人污栗驮心状。犹如莲花含而未敷之像。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先观此莲令其开敷。为八叶白莲花座。”大兴善寺大广智不空法师译之《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云:“所谓内心曼荼罗。彼身地即是法界自性。真言密印加持而加持之。本性清净。四大金刚所护持故。净除一切尘垢。……微妙莲华普散其上。方坛面门西向通达周旋界道。内现意生八叶花王。”《宗镜录.卷第二十八》曰:“若视此心八叶之华。即得与理相应。此八叶者。四方即是表四摄。四隅即表如来四智。此华本来无生。即是菩提心。当知一切法门。皆是从心而所有也。”

炽盛光佛的除灾难法

  在唐宋之际盛行密宗炽盛光如来信仰,认为大自然中日月交蚀、流星、彗星之异常天象,都能导致灾难,持诵《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可以禳除灾星恶曜,供奉炽盛光经幢可以消灾、避祸,求吉祥。经云:“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陵逼之时。或退或进作诸障难者。但于清净处置立道场。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或一千遍。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能成就八万种吉祥事,能除灭八万种不吉祥事。”

  “五星”,指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即木曜、火曜、土曜、金曜、水曜等五曜,又名五执。《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与罗睺计都合为九执。罗睺是交会食神。计都正翻为旗。旗星谓彗星也。”“罗睺”(Rahu)即蚀神、“计都”(Ketu)即彗星。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记载炽盛光佛顶仪轨,言及或遭大疫疾病流行、鬼神暴乱、异国兵贼侵掠国人,或忽遭厄难、王难、贼难、悬官口舌,或为怨家陵逼、恶病缠绵医疗不差、或宿世怨魂命难死厄等,皆可修此法以祛灾。

馆藏宋代石造普门品经柱(图四)

  此为四面石刻经柱,每面上方佛龛内,均刻有一佛二菩萨像,佛背后有桃形头光。正面佛龛,佛右肩已损,身着V形交领大衣,左手抚膝,右手稍损,亦置于膝上,结跏趺坐于束腰高须弥座上。主尊须弥座左右分支二莲台,托二胁侍菩萨像,菩萨身躯端正,头后有圆形头光,一手上举执桃形物,一手下持帔巾垂带,下着羊肠裙,刀法粗略。唯第二面佛龛,主尊佛双腿下垂呈倚坐像,具唐风。

  四面柱身镌刻的经文是《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图五),依据第四面最后镌刻题记,得知此经柱建造时间为“大中祥符五年岁次壬子”,接续所刻之功德主题名已漫漶不清,无法判读。

观音菩萨的普门示现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详述观世音菩萨救“火难、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等七难,解“贪、瞋、痴”三毒,及“求男、求女”应二求。经云:“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大悲胜相,能拔诸苦。普门示现,三十二化身,随声而应,大慈妙相,利乐众生。

结语

  幢是王者的仪卫,将领的军旗,亦是道场的严饰之具,属于旗类的一种。《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九》曰:“梵云驮嚩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如是净菩提心。为万行幢旗亦复如是。住中道第一义谛山上。安固不动。”佛以智慧法幢,摧破魔军。经幢表法王之幢,具降伏魔军之威力。石幢经柱,经文真言,依法诵持,众机蒙益。消禳灾难,导致祯祥。上福邦家,下佑民庶。庄严道场,礼赞如来。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