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北朝時期的金銅佛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所謂金銅佛像,其製作材料一般是以青銅、黃銅、紅銅或其他銅合金鑄造,表面鎏金的佛教造像,又稱鎏金佛像。金銅造像流行盛期大致在南北朝至唐代,以北魏至隋唐成就最高。自戰國以來,以金飾物的鎏金工藝,歷經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歷史跨度漫長,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鎏金」是把金和水銀合成的「金汞齊」合金泥,塗抹在銅胎表面,溫烤固著,使汞蒸發,打磨拋光,表面形成一種金光閃耀、堅毅光潤的金層質地,是一種古法鍍金的工藝技術。鎏金銅佛的千年流光,或出土文物、或傳世作品,由於銅質不同,或生銅鏽、或出包漿,古韻色澤,是古佛身上的一襲歷史大衣。鎏金佛像,材質珍貴,鑄、雕結合,工序細潤,製作不易,故金銅佛像大多精緻、形體較小。

高不盈尺的金銅佛像

  此類小型金銅佛像造像特點,體小量輕,小巧玲瓏,雕製精巧,有單體造像,亦有分鑄、插合式的群鋪式組合,帶有雕飾火焰紋、華美的光背造型,下有一個四足方臺,又稱牀座、佛牀,有時作鏤空壺門形制,以下以中台山博物館的館藏小型金銅佛像為例說明。

一、館藏北魏「孔興祖造菩薩立像」(圖一)

                                             
圖一:
館藏「孔興祖造菩薩立像」
北魏普泰元年(531)
鎏金銅
H22.3×W7cm
圖二:
館藏「菩薩立像」
北魏(386-534)
青銅
H23 × W13 cm

  此尊北魏小型金銅像,為男相觀音,有背光,四足方臺,刻有銘文。菩薩高髮髻,頭戴寶冠,右手施無畏印、左手執淨瓶,身著廣袖式漢裝,肩披帔帛於腹前交叉,腰際繫帶,衣飾刻劃對稱均衡,帔巾飄垂與裳裙下襬呈尖角往兩側張揚,跣足立於圓臺上,為北魏晚期造觀音像的風格。

  大舟形背光,高而尖長,二重同心圓頭光,平行紋身光,舉身光內飾左右對稱、由內向外的渦旋狀火焰紋,為北魏晚期常見的形式。下為高腳四足方臺,正面臺框上緣刻飾直線紋、上下三角交錯幾何圖案,背面及左面臺框鐫刻銘文。背面銘刻「普泰元年四月十五日孔興祖告(或「造」、或「請求」之意)像一區上為□」,左面銘刻「家下為七世父母居家內外」,故知此鎏金銅像造於北魏「普泰元年」(531),造像功德主是「孔興祖」。

二、館藏北魏「菩薩立像」(圖二)

  此尊北魏小型青銅像,表面無鎏金。主尊面相方圓,神情和悅,面帶笑意。頭戴高冠,寶繒垂肩,肩披帔帛,層層外展,呈羽翼狀,裙襬連接帛帶尾端,呈外揚狀。胸前寶飾已鏽損,瓔珞嚴身交叉於腹前。右施無畏印,跣足立於覆蓮臺上。主尊菩薩以插榫插入蓮座,背後亦以插榫與背光結為一體。

  造像背後的光相造型,又稱「光背」,表「佛光」──佛之光明。曇鸞法師作〈讚阿彌陀佛偈〉云:「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在佛教造像中以「光背」形式,表示佛、菩薩身上散發種種光明。《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七》云:「光明有二種: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用光相象徵如來之果德與菩薩之因行,可分為頭光、身光和背光(即舉身光),總稱「光背」。

  主尊菩薩的圓形頭光,內飾紋樣已鏽蝕,平行紋身光尚清晰,外緣光從銅鏽中,依稀可見繁複流動的火焰紋線條。頭光外有三尊浮雕小化佛,帶桃形頭光、坐蓮臺。主尊菩薩背光兩側各鉚接一脅侍,後有桃形頭光,面目和衣飾已不甚清晰,組合成一蓮瓣形大舉身光。背光外緣鉚接五飾物,頂端透雕放光圖案及左右四捲草植物紋樣,似飛天衣帶飄舞、又似火焰紋造型。此像色澤,帶有青灰、石綠、褐、赭等色調,並泛紅斑、綠鏽和褐紫,具有一種古青銅的自然鏽色丰采。


三、館藏東魏「李□造彌勒三尊佛立像」(圖三)

     
圖三:
館藏「李□造彌勒三尊佛立像」
東魏武定二年(544)
青銅
H23 × W11cm

  此鋪為一佛二菩薩之造像組合,主尊佛高髮髻,相貌清瘦,身形修長,著褒衣博帶袈裟,衣紋簡略,右手施無畏印,左手作與願印,跣足立於一圓錐臺、以插榫式插入下方的覆蓮臺上。佛像與光背是分別鑄造的,主像以插榫與背光合為一體。

  大舟形背光,頭光中心為螺旋紋、外為四重同心圓紋,身光為二重平行紋,外部舉身光為單陰刻線的火焰紋。背光外緣有五身飛天,背光頂端的飛天,正面俯衝、頭下腳上、足部雕刻清晰,另四身皆面朝中央主尊佛,衣帶向外飄昇,衣角呈銳角向外放射,五身飛天各間隔著飄舉的裝飾紋樣,與飛天的衣帶整體造型成火焰光芒狀。下端左右兩身飛天下方各有一圓形物,雕刻螺旋紋。

  二脅侍菩薩,立於六瓣植物紋承托的圓臺上,雙手合十,帶圓形頭光、內飾花紋,身形瘦長,肩披帔巾外揚垂落足下,二脅侍菩薩以插梢方式插入四足方臺插孔中。臺座前方嵌入一人形地神,雙手甩袖向上飛舉,形成張力十足的「U」字形火炬臺樣,托舉香爐。四足方臺右面及背面刻有題記,右側銘刻「武定二年七月廿一日,佛弟子李□敬造弥勒佛一區使合門大」,背面銘刻「小過度□亡願□從心」。由銘文得知,此青銅像為東魏武定二年(544)一佛弟子所造彌勒佛像。

  此造像乃群鋪式的組合樣式,共可拆卸成六個組件:主尊佛,大舟形背光,左、右脅侍菩薩,蓮座與四足方臺合鑄的底座和臺座前托爐人形,先分鑄後再以插梢及插榫拼接組合而成。四足底座可見數個對稱小方孔,估計原件尚有其他飾物配件,今已佚失。整體而言,有北魏遺風,繼承了北魏正光時期的造像樣式。

     
圖四:
館藏「金銅佛坐像」
北齊(550-577)
鎏金銅
H13.4 × W7.5cm

四、館藏北齊「金銅佛坐像」(圖四)

  此像為單體式的佛像造型,身後無背光,佛面相長方,雖五官已鏽,端嚴神態依稀可見。肉髻低平,身形修長,削肩細瘦,右手上舉施無畏印,左手置於膝上作與願印。內著袒右僧祇支,外披寬袖袈裟,衣褶俐落流暢,懸裳覆座,襞褶線條富節律,雙腳下垂,呈倚坐像,像後腰際僅存一榫頭,底座已失。造像簡練,具北齊造像風格。北齊造像,使佛教造像由強調線性雕刻,發展到立體造型表現,實為後來唐風造像的源頭。

金銅佛像的文獻記載

  佛教初傳入中土時,相關文獻描述佛多用「金人」,又作「金神」,是金妝之佛,因佛身常敷金色,故金人又指「佛」或佛像,即「金銅佛像」。

  《佛祖統紀‧卷第三十四》記載:「(秦始皇)四年,西域沙門室利房等十八人,齎佛經來化,帝以其異俗囚之。夜有丈六金神破戶出之,帝驚稽首稱謝,以厚禮遣出境。」「金神」,是當時把佛像當作神像。

  《佛祖統紀‧卷第三十五》記載:「(西漢武帝)元狩四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討匈奴,過焉耆山千餘里,得休屠王祭天金人,霍去病獲金人長丈餘。帝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焚香禮敬。」又載東漢明帝永平七年(64)「帝夢金人丈六,項佩日光,飛行殿庭,旦問群臣,莫能對,太史傅毅進曰:臣聞周昭之時,西方有聖人者出,其名曰佛。帝乃遣中郎將蔡愔、秦景、博士王遵十八人,使西域訪求佛道。」東漢明帝夜夢「金人」,把金身聖人,稱為「佛」。

  東漢獻帝興平二年(195)下邳相笮融起佛祠,諫人誦經浴佛設齋,時會者五千餘人。《三國志‧卷四十九‧吳書四‧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詳細記載了下邳相笮融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垂銅槃九重,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復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遠近前後至者五千餘人戶。」笮融大造佛祠,高鑄佛像。「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即是金銅佛像,此亦是關於佛教造像、立寺的最早文獻記載。

結語

  現存漢地金銅佛造像,均為三、四世紀以後遺品,大、中型的金銅佛像,歷經歷史上幾次滅佛法難或於兵災中多遭厄運,但小型金銅佛像因易於隱藏攜帶,得獲保存,從北朝到隋唐的小型金銅佛像遺存尚多,不過不少漢傳金銅佛像的頂級之作,都已流到海外的各大博物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