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唐碑像中的淨土精神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造像碑,是結合了印度的石窟藝術與中國的傳統石刻藝術,於中國本土所產生的一種佛教藝術形式,多為社會中下層官吏與民眾以家族或宗教團體之力集資,而由民間的藝術工匠所雕造出來的一種宗教石刻藝術。

  以中台山博物館的館藏為例,用不同的石雕藝術形式和造像風格,說明唐代造像碑中的淨土精神,從佛教碑像中看宗教信仰與社會生活的寫實關係,並一窺大唐帝國的另一文化面貌。

圖一:
館藏
張好兒為亡男造彌陀像碑
唐乾封元年(666)
砂岩
H98.5×W33.5cm

唐造像中的彌陀像碑

一、館藏「張好兒為亡男造彌陀像碑」(圖一)

  碑頂雙龍交纏,龍爪拱珠、下刻一塔。碑身主龕刻彌陀五尊像,造像圓潤,雍容大度,雖是龕像卻有石窟大佛的氣勢。主尊造像初唐風格,二菩薩身形三曲,華麗高雅、瓔珞垂掛,尚存隋風。二弟子中較年長者,頭戴菩薩巾、俗稱觀音兜,造型特殊。

  下龕雙分,刻造供養功德主及其題名。右龕二人,為男子相,立者、龕右題名「亡人劉處斌供養」,胡跪者、左上題名「斌亡父無㝵(『得』之異體字)」,可見右龕中,立者為亡者劉處斌,胡跪者為斌之亡父無得。左龕二人,為女眾相,跪者、龕右下題名「見存母張」,可見跪著的是「張好兒」;立者、左題名「斌見存妻范亡妻李」,亡者劉處斌有二位妻子,一存一歿,左龕站立者應為其亡妻李。除了左龕跪著的造像主「張好兒」之外,其餘三位皆為亡者,是造像主之亡男、亡夫及亡媳。

  碑陽下刻銘文楷書十二行,依據銘文記載,此碑造於唐高宗「乾封元年」(666)五月十五日,是佛弟子清信女「張好兒」為亡男「劉處斌」造阿彌陀像一鋪。惜銘文底部已漫漶不清,部分字跡已難辨讀。

  此碑主題鮮明,打破時空,巧妙地把冥陽兩界人物交織在畫面上,如果不看銘文和榜題,從供養人像來看,很難區別生者與亡者。一位孤單的母親為亡故的兒子敬造彌陀像碑,表達從苦難人間到極樂世界佛國淨土的心靈淨化。

二、館藏「趙待貢等一十人造彌陀像碑」(圖二)

圖二:
館藏
趙待貢等一十人
造彌陀像碑
唐天寶九年(750)
石灰岩
H78×W33cm
圖三:
館藏王玄道母丁等造佛碑像
(碑陽圖)
唐咸亨二年(671)
紅砂岩
H74×W32cm
圖四:
館藏王玄道母丁等造佛碑像
(碑陰圖)

  碑首雙龍蟠曲,圓渾有力,龍頭朝下,額中開一小龕,內雕一坐佛。碑身主龕,左右各一飛天,龕楣大蓮瓣形,中造彌陀佛五尊像,龕外二力士,底刻地神托爐、護法雙獅及二合掌胡跪供養人,並刻趙待貢等十供養人像。

  二力士下方之二供養人像,右方人像題名「上柱國趙待貢」、左方人像題名「上騎都尉徐令?」。「上柱國」和「上騎都尉」,均是唐代的戰功勛銜。「勛官」是授給有功官員的一種榮譽稱號,有品級無職掌,共十二階,最高階是「上柱國」,「上騎都尉」是第六階。底層刻八供養人像,亦各鐫刻其題名。

  依據底層銘文記載,此碑像造於唐玄宗「天寶九年」(750)七月十五日,佛子趙待貢等一十人,曉而覺悟,遠相真形,同共發心,敬造阿彌陀像一軀。供養人因感菩提路遠,佛果難成,非修善周接,雖歷千佛而長冥,所以願求西方淨土,共造彌陀真形,表明自盛唐以來淨土思想的流傳。

淨土思想的圖像意義

一、館藏「王玄道母丁等造佛碑像」

  碑陽面(圖三),碑首雙螭龍盤絞拱龕,中央三身伎樂童子,旁刻二飛天。上方裸身童子,腹前繫腰鼓,盤腿坐於覆蓮臺上;中央吹笛裸身立姿童子,騰空雙足銜接二飛天飄帶;下方擊鼓童子坐於覆蓮座上。二飛天姿態俯衝,天衣飄繞頭上、自然飄舉、長曳飄揚連結於雙龍爪。童子與飛天,形成美妙的飛昇旋律。

  碑身主龕一鋪五尊像,主尊蓮座下蓮莖一分為五,護法對獅口啣蓮莖,左右力士飄帶渾圓。下段刻供養人像,方臺內刻一胡跪供養僧人,題名「僧秦行慈」。龕下四小龕,各雕一長跪著俗服的持蓮供養女子像,各刻題名「蔣善秀母秦╱王玄道母丁╱王文幹母劉╱□懷□祖母李」。供養僧人較為特殊,或為供養人中的秦氏家族出家為僧者。

  此碑四面皆有刻像,碑右側刻題記:「大唐咸亨二年歲次辛未四月丁╱卯朔八日甲戌丹州咸寧縣石堡村王玄╱道母丁等廿人敬造碑像一區」。由銘文得知此碑造於唐高宗「咸亨二年」(671),為當時丹州(今陝西省宜川縣)咸寧縣石堡村王玄道等二十人,各為其母等集資所造的功德碑。

  碑陰面(圖四)為雙樹龕首,蓮花生樹為蓋,龕楣刻畫八朵立體的盛開花朵,花蕊一顆顆凸出。樹下一坐佛二弟子,左右高臺上,各有一裸身童子。碑身刻供養人龕,四行四列,共十六身長跪持蓮供養女子像,其側各有題名。

二、化生童子的圖像表現

  館藏「王玄道母丁等造佛碑像」,把三身伎樂童子刻於碑陽碑首,表現淨土世界的天音妙曼、無量莊嚴,碑陰於蓮花華蓋下亦見二裸身童子。童子圖像,乃與淨土思想有關。唐代西方淨土變的繪製盛況空前,如敦煌壁畫中的西方淨土經變,常見有童子或坐或立於含苞、半開、全開的蓮花中,稱之為「化生童子」。化生童子,具有淨土信仰的生命轉化意義。

  世親菩薩造、唐三藏法師玄奘所譯之《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九‧分別世品第三之二》闡釋「化生」概念:「若化生者,染處故生,謂遠觀知當所生處,便生愛染,往彼受生。隨業所應,處有淨穢。」因緣業力有別,故化生者生處有所差異,化生方式亦有所不同。淨土世界以蓮花化生的童子樣貌呈現蓮花「化生」,不經父精母血的愛染所著,作為清淨的表徵。

  「三輩往生」是《無量壽經》之要旨,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卷下》云:「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婆藪槃豆(世親)菩薩造、菩提流支所譯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又稱《往生淨土論》)云:「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受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故我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彌陀淨土思想為世人描繪了一幅佛國極樂淨土的美好藍圖。

結語

  「淨土」,意即清淨的國土,乃由清淨功德所感得莊嚴殊勝的果報。十方諸佛皆有其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中國經由歷代祖師的提倡宣化,最廣為人知,並以修行回向往生極樂淨土為宗旨,故稱為「淨土宗」;因以念佛為主要修持法門,又名「念佛宗」,藉念佛之方便以清淨自心。

  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卷下》云:「如經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諸善根回向願生決定得生,常見彼佛信心增長永不退轉,於彼聞法觀佛法身,漸次修行得入正位。」鳩摩羅什大師所譯《佛藏經‧卷上‧念佛品第二》記載,佛告舍利弗:「念無分別即是念佛……,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念佛就是要沒有取捨、分別、憎愛、執著,是真念佛。《六祖壇經‧疑問第三》云:「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造像碑,反映著一般民眾對於生命苦難的厭離,以及對於淨土的渴望。供養人藉由刻造碑像消災祈福,希望自己和親人得生佛國世界。造像碑,是人們為了表達對佛國淨土的嚮往而建造的一種宗教藝術遺存,是面向群眾、深入社會、動人心志的宗教力量。從佛教碑像藝術中,得以觸及生命本質的價值意涵。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