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书法、绘画、文学的展现,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透过这扇窗,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般若性海。











  唐朝时代的石雕造像

 文/中台山博物馆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图一:
馆藏石造佛立像
唐(618-907)
砂岩上彩
H168×W71.5 cm
 
  图二:
馆藏石造观音立像
唐(618-907)
砂岩
H78.2×W22.3 cm
  图三:
馆藏石造力士立像
唐(618-907)
石灰岩
H98.2×W50.5 cm

  唐王李渊于618年取代隋朝,建立唐朝,传二十一帝,加上武周,唐朝(618~907)共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国祚长,唐高祖至唐睿宗的初唐时期,国力强盛,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高宗的“永徽之治”。从初唐向盛唐发展的时期,武则天夺权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之治”(690~705)。唐玄宗时进入盛唐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天宝时期的“安史之乱”(755)却是唐朝由盛转衰之关键。唐肃宗至唐文宗的中唐时期,有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等内忧外患,导致唐朝混乱、衰退。唐武宗至唐哀帝的晚唐时期,有唐武宗“会昌法难”(845),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唐末政治腐败,“黄巢之乱”(874)导致国力大衰,最后被梁王朱全忠所灭。

  唐全盛时,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相容并蓄,展现大唐王朝的非凡气度与格局、视野,社会充满生机、朝气,建寺造像兴盛、繁荣,佛教艺术朝向自信、成熟的风格发展,使得佛教信仰更为广泛、普及。

唐朝时代的造像特色

  唐朝造像饱满、磅礴大气、丰腴优美,为此时期重要特征。佛像面相丰腴,体态雄浑,袈裟下摆衣褶悬垂于台座前,台座多为束腰式,具理想化的写实表现。菩萨像脸庞圆润,上身袒露,下着罗裙,腰部束带,衣薄透体,身体呈S型,即头、腰、臀,犹如“一波三折”,极富人性化的动感表现。力士像夸张刻划肌肉结构,健壮有力的造型,为勇猛威武、孔武有力的性格化表现。

一、饱满丰硕的石造佛像

  以中台山博物馆的馆藏唐代石雕造像为例,馆藏唐代“石造佛立像”(图一),此尊像大部分可见敷泥上彩,部分泥皮剥落裸露砂岩石胎,背部无泥皮,整体似石胎泥塑的造像风格。圆形肉髻,发式左、右分二绺,面相丰圆,阴刻眉线,双耳垂长,颈有三道纹。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与愿印,身着厚重的通肩式袈裟,稍有开襟,衣领搭至左肩后方,整体衣饰为朱红色,搭配绿色衣缘及下裙。左臂及左腿处泥皮剥落可见石胎之砂岩质感,双腿间阶梯状衣褶雕刻线条简洁俐落。整体饱满丰硕,沉稳厚重,雍容大度,富唐代造像艺术的特色。

二、娉婷婀娜的菩萨立像

  馆藏“石造观音立像”(图二)多处残留有敷泥及色彩痕迹,身形丰满矮短,头绾高髻,发丝质感刻划细腻,顶上化佛与手持净瓶为观音菩萨形象重要标志。面相丰满圆润,相貌似世间女子,上身袒露,斜披络腋,肩绕帔帛,天衣环绕至右手后垂于台上。下着贴身羊肠大裙,裙上有朱、青、绿等色彩,紧贴双腿衣纹有“曹衣出水”之遗韵,于腹前束带。戴颈饰、臂钏及腕钏,颈饰中央垂有一团花纹饰。胸部、腹部及臀部,显著雕造的丰盈体态,突显女性化形体,身姿婀娜,略呈S型,富人间气息。赤足立于仰莲台上,下方方形台座有刻字,惜字迹已模糊,无法判读。

  唐代的菩萨造像,健康有力、成熟自信的艺术风格,走向世俗化与女性化,透露出所谓的“菩萨如宫娃”的审美时尚,传达了大唐王朝赋予女性恢弘气魄的时代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一种新风貌,菩萨从佛国走向凡尘,唐朝独特文化特质以“胖”为美,也显现在造像艺术的风格上。

  《释氏要览.卷中》载:“宣律师云: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相。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此处的“妓女”指古时演唱歌舞的女性艺人,“宫娃”就是宫女的意思。比喻唐代菩萨像,看起来就像是现实生活宫廷里娇贵的宫女。

三、雄健威猛的力士造像

  馆藏“石造力士立像”(图三)上身袒露,肌肉隆起,腰束短裙,露出劲健下肢,帔带从双肩悬垂于臂,有“吴带当风”之风范,彰显雄劲威猛之力道。右手托宝塔,左手持金刚杵,身躯硕壮,浑身肌肉突起,符合人体解剖学,夸张的写实手法,将力士的勇猛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力士像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人体雕刻与造像性格的写实功夫,显现精湛的雕刻技巧。透过力士造像的雄健有力造型、面部表情和全身姿态,展现出大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唐造像中的华严图像
  图四:
馆藏法界人中像
唐(618-907)
汉白玉
H80×W42 cm

  在佛的袈裟上雕刻法界诸相,这种造像称为“法界人中像”。此造像形式和华严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艺术的象征手法,创作出以《华严经》为题材的佛教艺术表现。旧译《六十华严.卷第一.世间净眼品第一之一》云:“无尽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满如来身。”或新译《八十华严.卷第二.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云:“佛身普遍诸大会,充满法界无穷尽。”法界人中像的佛身圆摄一切法界图像,即是华严艺术圣境的图像表现。

  馆藏唐代石造“法界人中像”(图四),佛顶肉髻水波纹发式,面形丰腴,神态肃穆,双手捻指左右舒展,含具瞬间弹指动势。两肩顶处各一乘莲坐佛,表“佛界”。下雕象征宫殿建筑,下饰朵朵祥云,表“天界”。胸前中央刻须弥山,表“法界中心”,束腰形山腰有双龙盘绕,山顶的建筑当为忉利天宫,惜已磨损,两侧有日月形象。跏趺足下佛衣有涅槃像,表“人道”。其下有双手上扬及弯腰屈身的人物,表“饿鬼道”。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悬衣处刻有“畜生道”。垂落莲座之倒三角形法衣下摆,刻有牛头狱卒执矛行刑,罪人于油锅受火刑之情景,表“地狱道”。

  佛跏趺坐于四方莲台,莲座上每一莲瓣均刻一坐佛,象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华藏法界。《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记载:“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象征卢舍那佛坐千叶莲花台座,其千叶各有百亿国,“一花百亿国”,即大千世界;“一国一释迦”,即小世界;也就是说,三千大千世界,皆有佛于菩提树下成道说法。

  佛初成正觉时,开演《大方广佛华严经》,阐扬一真法界无尽圆融之理。“法界人中像”透过丰富的图像,表现华严教主卢舍那佛的佛法内涵。“卢舍那”译作“净满”、“光明遍照”,代表佛的智慧光芒普照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经典因翻译之差异,旧译《六十华严》译为“卢舍那”,新译《八十华严》译为“毗卢遮那”。相应于《八十华严.毗卢遮那品》,《六十华严.卢舍那佛品》云:“无量劫海修功德,供养十方一切佛,教化无边众生海,卢舍那佛成正觉。放大光明照十方,诸毛孔出化身云,随众生器而开化,令得方便清净道。佛于往古生死中,调伏一切诸群生,于一念中悉解脱,世雄无量得自在。”

  融合十法界于一身的“法界人中像”,象征智慧圆满的报身。透过此佛教造像,提醒我们观照起心动念,起善念就与人天四圣相应,起恶念就与三涂恶道相应。一心具足十法界,契悟“一真法界”,九法界皆销归自性,即是“法界人中像”所蕴含的佛法真义。

结语

  唐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如佛、菩萨、力士造像,反映了当时真实生活及现实人间的美好形象,佛教造像走向民族化、世俗化和人性化的艺术形式,展现光华、绚丽的健美风姿,突显典型性及主题性,富人间性和现实性。唐代的佛教雕刻,风格多样、造型优美、技巧纯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