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東魏時代的石雕造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館藏石造佛立像
(半側圖)
東魏(534-550)
石灰岩
H253×W90cm

  北魏末年於534年分裂成東魏及西魏。東魏時代(534~550)一直都由士宦權臣控制著政權,只經歷一帝、四個年號,享國十六年。東魏位於中國的東方,環抱渤海、東臨黃海,國土涵蓋今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地區。

  山東「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指國土的正東,《尚書‧禹貢》記載:「海岱惟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一九九六年十月在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的窖藏佛教造像,以北魏晚期到東魏、北齊時代之作品為主。東魏時期的佛教造像藝術,具青州造像北魏晚期向北齊過渡的造像風格。

  中台山博物館館藏東魏時代的石雕造像,有單體造像和千佛組合、一佛二菩薩背屏造像形式,佛像輕盈自若的微笑、火焰紋般的飄揚飛天、俯視騰飛的倒龍吐華、立於雙瓣覆蓮座的一佛二菩薩、雙龍吐蓮托化生像等風格,都具有青州造像的表現風格。

單體造像和千佛組合

  館藏東魏「石造佛立像」是單體造像和千佛組合的造像形式,此石雕造像的量體、厚度、硬度非常雄壯,帶有北魏後期至東魏時期所開展的青州造像風格。造像頂部有一天神手持日、月圖騰符號,造像厚重的量體雕刻千佛題材。大佛像,高肉髻,面含笑,跣足立於雙瓣覆蓮臺上。內著僧祇支,胸前束帶打結,外著褒衣博帶式袈裟,雙領下垂,右領襟甩搭於左肘,下襬轉折流暢起伏外展,下露波浪狀裙裾。六身飛天有些許殘損,一隻倒龍曲頸盤身四肢蹬展,龍口吐出一枝蓮花莖,形成佛的三重圓形頭光,蓮花浮雕、三輪同心圓紋、忍冬花紋──此倒龍吐華圖像是山東北朝造像獨樹一格的標誌特徵。

一佛二菩薩背屏造像

  青州造像中的北魏晚期或東魏時期的作品,常見有一佛二菩薩的背屏造像格局,造像背後有較大的石屏,主尊站立,施無畏印、與願印,兩側雙龍吐蓮承托二侍菩薩,兩側飛天或四身或六身,頂部常見二飛天托塔等特點,如館藏「比丘□滿造釋迦三尊佛立像」、「楊貴賓造三尊佛立像」、「石造三尊佛立像」,又可分為有紀年三尊佛立像和雙龍吐蓮托化生像之造像特點。

一、有紀年三尊佛立像
  館藏比丘□滿造
釋迦三尊佛立像
東魏興和二年(540)
石灰岩
H167.8×W97.4cm

  館藏「比丘□滿造釋迦三尊佛立像」,底座銘文記載:「大魏興和二年歲次庚申,比丘□滿敬造釋迦牟尼佛像一區。上為國王、帝主師僧、父母同學、師徒眷屬,常與善會。生生世世,值佛聞法,普及一切,眾生咸同斯福。」造像題記通常涉及造像的時空背景、造像緣起、發願回向,甚至修護的歷史見證。

  此高浮雕背屏造像,三尊像跣足立於雙瓣覆蓮臺上,舟形大背光頂端,倒龍吐華、爪抓蓮莖,左右四伎樂飛天。主尊頭光三重、身光二重,最外為一火焰紋舉身光,整個光背雕飾得十分華麗。主尊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內有僧祇支,中間結帶,施無畏印、與願印。二菩薩頂戴寶冠、冠繒垂肩,衣著披帛,腹前X形瓔珞,手持蓮蕾、桃形飾件及淨瓶。石屏背後有一幅石刻線畫,畫面中間刻一佛二菩薩,旁刻四佛及二供養比丘像。

  館藏「楊貴賓造三尊佛立像」,背面底座銘文記載:「武定元年四月二十一,弟子楊貴賓兄弟等,敬造玉像一區。上為皇帝陛下,國祚永康。願七世先亡亡父,就上洋域不遙;八難法界昆蟻,早升正果。現在內親眷屬大小等,益算遐延,所求如意。諸彰得彌勒三會,願在初首。」表達了佛教信徒藉由造像功德,為法界一切眾生祈福禳災的心願,以及傳達彌勒信仰的精神展現。
  館藏楊貴賓造
三尊佛立像
東魏武定元年(543)
石灰岩
H191×W84.5cm

  主尊佛右手施無畏印、左手下垂持握衣角,著雙領垂肩式袈裟,階梯式衣紋自然下垂,衣裙兩端自膝部向兩側外展,翻飛衣裾形成銳角,有御風而行之味。下身衣襬呈垂直平行排列狀,腹前自衣內翻垂之衣帶,刻有細密裝飾紋及忍冬花紋。二侍菩薩,頂戴寶冠,衣著披帛自兩肩傾下,一手持蓮蕾舉至胸前、一手垂下持水瓶,呈左右對稱。

  舟形光背雕刻精彩,為減地平鈒雕刻工法,浮雕凹凸平面,輪廓平整清晰。正面主尊頭光三重、身光二重,最外為一舉身光。頭光第一重為淺浮雕蓮紋,第二重刻七身結跏趺坐化佛,第三重中飾一博山爐,十身剪影般飛天群左右圓弧圍繞,天衣飄帶呈銳角狀。身光第一重為火焰紋,第二重左右各三身合掌胡跪供養菩薩,最外層舉身光為火焰紋。二侍菩薩頭光二重,第一重為蓮紋,第二重為忍冬紋變化而成之火焰紋。

  背面刻有四層淺浮雕,畫面構圖從上而下依序有:五立供養天,二胡跪供養天,二合掌蓮花化身;盝形帷帳龕,橫楣上有八供養菩薩,龕內一交腳菩薩,龕外兩側各有一半跏思惟菩薩像,下方雕有八持物供養菩薩;蓮花紋爐兩側有鬃毛、尾部向上飛起之雙獅;最下層為銘文題記處。

  下方之方形臺座,正面有一蓮花化生之力士雙手托持香爐,兩側各有一供養人及隨從,最外側為雙獅,左獅鬃毛向外張揚、右獅鬃毛平順垂下;左右側面,各有五身供養人。整個背屏側面雕滿忍冬紋,以忍冬植物藤蔓為紐帶,互相交錯具有連續性,構成有節奏的圖案。忍冬是一種藥草,藤生,越冬不凋。忍冬圖案被大量運用在佛教藝術的裝飾圖案上,可能取其益壽、象徵生命力與精神不滅的吉祥涵義。

二、雙龍吐蓮托化生像
  館藏石造三尊佛立像
東魏(534-550)
石灰岩
H126.8×W66cm

  館藏「石造三尊佛立像」,主尊高肉髻,著雙領垂肩式袈裟,衣紋以陰刻線條表現,手施無畏印、與願印,手指修長雕有指甲。兩側雙龍吐長莖荷葉與蓮臺承托二侍,菩薩頂戴寶冠、冠繒垂肩,手持蓮苞及持桃形物;右侍披帛垂至腹前結帶,左侍身披X形瓔珞,裝飾較為繁複。二飛天托承蓮臺上置亭閣式塔,四伎樂天,姿態輕盈端麗。背屏側面及背面顯見皮殼包覆,顯示此造像曾長期埋藏於土地中,故得以保有造像原來清新精緻之真實樣貌。

  另一館藏「石造三尊佛立像」,主尊高肉髻中刻大螺旋紋及波浪紋,著雙領垂肩式袈裟,衣紋為階梯狀,右側袈裟搭至左臂並有三角形衣裾,手施無畏印、與願印,造像依稀可見金箔殘留及帶彩痕跡。兩側雙龍吐蓮承托二侍,菩薩披帛垂至腹前穿璧交叉,腹部微凸,天衣繞過雙手垂至蓮臺,手持蓮苞及桃形物。二飛天托塔,二飛天手持蓮苞,凌空飛舞,衣帶皆向上飄揚,光背圖案雕飾豐富。

結語
  館藏石造三尊佛立像
東魏(534-550)
石灰岩
H126.8×W66cm

  青州造像中之倒龍吐華圖像,學界有「倒龍華琰」或「翔龍嘉蓮」之稱謂,此圖像源流或與中國宇宙觀有關,因山東青州位於國土正東,故以蒼龍表東方之圖騰概念。另或與彌勒信仰有關,《佛說彌勒大成佛經》中描寫彌勒「坐於金剛莊嚴道場,龍花菩提樹下。枝如寶龍,吐百寶華……。」或為「寶龍吐百寶華」的典故來源。雙龍吐蓮托化生像,意謂著蓮花化生。蓮花表示出淤泥而不染、清淨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表示從煩惱得到解脫,從聖潔蓮花中獲得新生。佛菩薩像都是以蓮花為座,就是代表清淨的法身和莊嚴的報身。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