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佛教造像的金銅佛像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館藏銅造佛立像(正面圖)
七世紀
青銅
H53×W24×D13.8cm

  佛教發源於印度,進而向亞洲各國傳播,依傳播的地區與使用語言,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三大系統。南傳佛教即上座部佛教,屬小乘佛教,漢傳和藏傳佛教屬大乘佛教。因傳播的地理環境、歷史發展之差異,佛像的內容題材和表現手法各具特色,自成系統。佛教共同的教義,灑落至不同的大地上,因眾生對佛法體悟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同時也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佛教造像藝術。

  金銅佛像大多以青銅鑄造,表面鍍金者稱鎏金佛像,因便於遷移攜帶、隨行供養,在歷代的傳世與流轉中最為廣泛,並漢化為含具華夏特色的藝術表現。中台山博物館常設展之館藏金銅佛像,時代跨度自四世紀至十八世紀,金銅佛像的金色身相,散發奕奕神采,如日光遍照,傳承著千餘年東方特有的佛教文化內涵。

南傳佛教的青銅造像

  銅的顏色很像金,須保存於乾燥的空氣中方能安定及保持金屬光澤,如在潮溼的空氣中會起氧化作用,表面的鏽蝕為自然現象,逐漸形成一層銅綠,顏色因氧化而青灰。青銅是純銅加入微量錫或鉛的合金,故性質易變、不穩定,但比純銅堅硬且易於加工,每尊造像都有時代的臉孔,每個民族的造像都會表達其最理想的審美理念,亦會保留其典型的民族特徵。

  館藏七世紀「銅造佛立像」,青銅胎體無施鎏金,整體造型對稱、簡潔明快,身軀清瘦、神態祥和,表現出南傳佛教行者苦行修學之行持,以及自我修鍊、出離解脫之靜謐精神。此像肉髻高聳,面相清秀,下巴略尖,嘴闊唇厚,鼻翼下端略寬,具有東南亞緬泰地區民族特色。身著薄如蟬翼之通肩式袈裟,衣裾前緣作U形,露出僧祇支,薄衣貼體、曲線畢露,無刻劃衣紋,乃衍化自印度笈多時期鹿野苑造像風格。

  佛像作正立姿,兩手置於兩側,拇指與食指相捻,三指平伸,作「安慰印」(vitarkamudra),此手印是東南亞造像特有之手勢,乃佛對眾生祝願,喚醒眾生本具智慧之意。佛的手印,象徵著佛的特殊願力與因緣,《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卷下》云:「當於後世敬重印品,知一切印等同如來」,透過佛的手印,感受佛的慈悲加持。
  館藏銅造四臂梵天立像
(半側圖)
十世紀

H27.3×W12×D7.6 cm

  館藏十世紀「銅造四臂梵天立像」,無鎏金,胎體銅綠,色澤古拙,頭戴髮髻冠,四頭四面,分別面向四方,上身袒露,下身著褲。身有四臂,前右臂掌所持物無法辨識,前左手持權杖;後右手持明輪,後左手持物似法螺;整體造型具有柬埔寨造像風格。

  梵天是印度教的創造之神,與毗濕奴、濕婆並稱三大主神,在東南亞地區(尤其是泰國)梵天被視為佛教的護法神,華人稱之為四面佛。在佛教的諸天部中,色界初禪諸天之王即大梵天,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來請轉法輪,如《方廣大莊嚴經‧大梵天王勸請品第二十五》載:「爾時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以佛威神,即知如來默然之旨,作是思惟:『我應往彼勸請如來轉于法輪。』」與帝釋天同為佛教之護法神,在各種以佛傳故事為題材的佛教藝術作品中,大梵天為佛右侍,手持拂塵;帝釋天為佛之左侍,持寶蓋。佛教禪宗有所謂「拈花微笑」的典故,亦與大梵天有關。《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華品第二》載:「時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廣,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捧之上佛 ……八萬四千人天時大眾,皆止默然。於時長老摩訶迦葉,見佛拈華示眾佛事,即今廓然,破顏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屬摩訶迦葉。』言已默然。」

漢傳佛教的金銅佛像

  館藏金銅佛坐像(正面圖)
明 (1368-1644)
鎏金銅
H66.5×W44.5×D29.5cm

  金銅佛像是以青銅為胎、鎏金為飾的造像藝術,造像過程的熔鑄與鍛鍊非常繁複,從冶銅、塑胎、脫蠟、鑄銅,到鎏金及鏨花之加工技法,展現了古代深奧的金屬造像工藝智慧。金銅佛表面的鎏金質感處理,改善了青銅胎體性質易變的不穩定性,達到隔絕與增強裝飾的功能。古代早期金銅造像體量不大,便於遊方僧侶隨身供奉、方便保存,相對地,也易於失散。後來教法廣佈,遂為皇室貴族供奉於寺廟及宮廷之中、或善信的佛堂、或納藏於佛塔地宮之中。漢傳佛像具時代特徵與風格,明朝開始,由於寺廟廣建、民間供奉,加上朝廷作為贈禮,賜與西藏僧侶所需,金銅佛像因此而產量大增。

  館藏明代「金銅佛坐像」,雕工細膩、法相莊嚴,鑄造和翻模技術精良,如鼻樑、眼睛、衣褶等翻模線條俐落清晰,通體鎏金成色,袈裟衣帶裙襬邊緣,鏨花技術精湛,捶打鏨出細膩的蓮花浮雕圖紋,將衣緣裝飾得非常華麗,流露出高貴與典雅,展現出明代鎏金銅佛精緻典麗的風格。

  此像頂上肉髻有髻珠、眉間白毫相、足跟廣平相、足心有輪寶、頸有三道紋、胸前刻卍字、童子面相,神態清淨、純真、沉穩,身著漢式雙肩袈裟,結跏趺坐於蓮座上。雙層蓮瓣台座,厚實飽滿,下層為束腰蓮座,是明代佛像底座之特徵。左手置腹前,結定印,表禪定之意;右手垂直指地,施觸地印,此印亦稱降魔印,表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降魔成道,召喚地神見證之手印。佛陀成道像,代表了佛陀在人間覺悟、成道,表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佛性本具,人人皆當成佛的思想。

  館藏金銅童子立像(半側圖)
明~清(1368-1911)
鎏金銅
H34×W14×D10cm

  館藏明~清「金銅童子立像」,鎏金色澤渾厚,衣緣邊飾鏨花精美,天真活潑的中國童子造型,臉龐飽滿,頭上三綹蝴蝶形髮髻,可愛討喜。佩戴頸飾、臂釧、腕釧,身披飄帶,菩薩裝扮。雙掌當胸合十,前傾躬身請法姿態,是善財童子的化身。

  《華嚴經‧入法界品》載,善財童子詢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經文殊師利菩薩的指點,共參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公案來由。觀世音菩薩是善財童子所參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識。《華嚴經》中常稱菩薩為童子,如「文殊師利童子」,即指文殊師利菩薩清淨之身,相好莊嚴,一切天人莫能思議;因菩薩為法王之子,清淨無欲,如世之童子。

結語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身黃金色,有三十二相,光明徹照,上至二十八天,下至十八地獄,極佛境界莫不大明。」表示佛智和德行如火熾盛,能燒掉一切無明煩惱和愚癡迷妄。金銅佛像的金色身相,鎏金光象徵降妖伏魔之金剛光,相以表法、鑄佛形像。《達磨大師破相論》言:「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鎔鍊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此即金銅佛像「鑄寫真容」之意涵,透過光明晃耀的金銅佛像,讓大眾照見自在本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