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的展現,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般若性海。











  佛教造像的三大材質

 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館藏石造佛立像(正面圖)
北齊(550-577
石灰岩
H134.5×W38×D27cm

  古佛像因長期受人們供奉,歷經煙火薰染、空氣氧化、水氣銹蝕、手澤人氣等因素作用,表面自然形成一層化合物,過去古董界稱之為「包漿」,是古物身上的一種陳舊色澤,一襲歷史大衣、一縷遠古氣味和一種文化傳承。或因長期埋藏於地下,覆蓋於大地之天然恆溫保護,受泥土地氣的包覆沁浸,層層積澱,逐漸形成包裹外表的堅硬外衣,稱為「皮殼」。緊裹依附在古物上的包漿、皮殼的層次變化,是歷史的歲月痕跡,展現出溫存的古雅之氣和靜謐的幽光之美。

  佛教造像有多種質地,金、玉材質昂貴,傳世品較少;木、陶、瓷,容易毀壞、不易保存;銅、石的造像傳世數量最多,而石質造像一般不易移動,單尊的金銅佛像則易於流動,分布較廣泛。本館常設展包含石雕造像、金銅佛像和木刻佛像三種材質:石雕造像經於風雨、堅毅千年,是信仰與毅力的雕銼;金銅佛像,金色身相、鑄寫真容,是信仰與佛法的鎔鑄;木刻佛像,操斧斫木、劈削磨光,是信仰與宗教情操的刻劃。

堅毅千年的石雕造像

  隨著佛法的傳播,出現石窟、佛寺、塔廟等佛教建築,並安置、供奉佛教造像。唐代以前,重視石窟的開鑿,石雕是窟中主角,石質堅硬,千年不毀。古代匠師們運用圓雕、浮雕、透雕、平雕、線刻等工法,在石質材料上創造出各種氣勢雄偉、生動精美的石雕藝術。

  館藏歷代石雕造像,以歷史的軸線呈現千年文物石雕藝術風格,如希臘文化與印度文化完美結合的犍陀羅菩薩像;佛法流布中土後的南北朝石雕造型──北周的厚重古樸、北齊的簡練典雅;隋唐時期的華貴豐潤與恢弘氣度……匯聚歷朝造像珍品,體現各時代的造像特徵,釋放各朝代的歷史能量。

  佛的「三十二相」是形容佛陀色身的莊嚴勝妙,依據《中阿含經‧卷十一‧三十二相經》、《大智度論‧卷四》所載,以館藏北齊石造佛立像為例,從佛首、佛身、佛手至佛足,解析三十二相之相關顯性特徵如下。「頂髻相」,佛首肉髻低平,髮螺右旋。「師子頰相」,臉頰飽滿結實,面部圓潤。「真青眼相」,佛眼雕刻微妙,遠觀慈眼垂視,如青蓮花;近看承淚處滿,猶如牛王。「身端直相」,外型筆直、站姿挺拔,神情端嚴、深具威儀。「上身師子相」,胸部厚實、簡潔俐落,自信高貴、如師子王。「肩圓好相」,兩肩圓潤豐滿,寂靜安定、充滿力量。「如鹿王相」,股骨如鹿王般纖圓堅實,此像雙腿修長,左膝微彎,充滿動態張力。「七處隆滿相」,兩手、兩足、兩肩及頸,皆隆滿端正。「手足柔軟相」,右手施無畏印、左手與願印,佛手柔軟優美,能使眾生無所畏怖、所求皆遂。「足趺高滿相」,足趺端厚、足背高起圓滿之相。

  此尊館藏北齊石造佛立像,飽含佛陀慈悲濟世之情懷,同時呈現北齊佛像沉靜端嚴之意境。佛衣為低開領通肩袈裟,內著僧祇支貼身法服,袈裟表面彩繪福田相;帶有印度笈多式樣之「薄衣貼體」風格特徵,又有「曹衣出水」漢化痕跡,融合了笈多形體與漢文化線條,為典型的山東青州風格。

金色身相的金銅造像
  館藏金銅觀音坐像
(正面圖)
明宣德年(1426-1435)
鎏金銅
H25.2×W16×D14cm

  金銅佛像之「金色相」亦是三十二相之一──身黃金色如紫磨金,其相微妙。所謂金銅佛,就是表面鎏金的銅佛像,又稱鎏金佛像。「鎏金」,漢代稱黃塗、金塗,近代稱火鍍金。《集韻》:「鎏,美金謂之鎏。」鎏,金之美者也。鍍,「以金飾物」、「通作塗」。鎏金,就是將金和水銀合成之「金汞齊」,塗在銅器表面,加熱使水銀蒸發,讓金留在銅器表面,是古代傳統金屬工藝技法之一,始於春秋戰國,興盛於兩漢。

  關於金汞齊的記載,最初見於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同類合體章第十二》:「金以砂為主,稟和于水銀。」黃金,具化學穩定性;水銀,易揮發性。水銀即汞,是古代重要的煉丹原料。南朝梁代道士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記載:「(水銀)甚能消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是也。」鎏金銅佛像由於材質珍貴、製作不易,所以形體大多偏小而精緻。

  館藏明宣德年金銅觀音坐像,用失蠟法合鑄,表面鎏金處理,金質純厚。整體造形寬肩細腰、略成S形彎曲,雙手一上一下,各執長莖蓮花,一足結跏趺於台座上、一足下踏一莖仰蓮,通體華麗優美。菩薩頭戴花冠,冠上有化佛,紡錘形髮髻巍峨高聳,頂嵌圓形寶珠,兩條髮辮分垂於雙肩。兩耳側有緊縮之U字形翻卷束冠繒帶,兩耳各垂一大圓環耳飾。面相寬大,臉頰豐腴,眉眼較長,神態沉靜,略帶微笑。上身坦露搭帔帛,帔帛順肩繞臂而出,富有立體動感。胸前及腰間配帶華麗的U字形連珠瓔珞,全身搭配手鐲、臂釧和足釧等飾物,繁縟精美。下著薄裙貼體,小腿部衣紋密集,衣褶起伏流暢自然。

  雙層束腰蓮花座,蓮瓣圓潤飽滿,蓮瓣頭部內飾卷草紋,蓮座上下邊緣各飾一道連珠。台座上刻有「大明宣德年施」款識,從左至右六字陰刻年款,標示此像為明宣德宮廷製。蓮座底部保留有完好封藏,中央部位刻有十字金剛杵圖樣,是由四個帶有蓮花座的金剛杵組成,代表佛智可除魔、斷煩惱,象徵絕對的禪定、佛性的圓滿。
館藏金銅觀音坐像
(局部圖)

  此館藏鎏金銅造像,璀璨金光、華麗無比,具有皇家藝術氣派,體現了明代「永宣宮廷造像」之鮮明特徵,即永樂和宣德宮廷製之藏式佛像藝術風格,由當時隸屬御用監的宮廷造像機構所出,為皇室贈禮之作。款中「施」字含有布施之意,主要用於賞賜西藏僧侶,證明了明代漢、藏民族之間的友好關係與文化交流。

生機盎然的木刻造像

  從五代開始,宋、遼連年戰爭,為了鎔鑄武器,銅資源大量短缺,限制了傳統金銅佛像的鑄造。五代兩宋開始,因為石窟式微,石雕銳減,木構寺廟興起,木雕藝術大放異彩。木雕由於取材方便、用材質輕、具生機性、造型可塑性高,符合樣式多變之造像需要,因此形成木雕造像的興盛。木刻造像成為兩宋、遼金時代最為風行的佛教藝術潮流,佛教造像的藝術性被加強,使得形象更生活化、人性化。
  館藏木造誕生佛立像
(正面圖)
明(1368-1644)

H50×W21.5×D16cm

  明清時期工藝美術的發展迅速,拓展了佛像藝術的創作範圍。館藏明代木造誕生佛立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佛身斑剝的歷史氣息,生動傳神的眼神雕刻,天真無邪的純真展現,是佛誕浴佛法會之太子佛原型。

  依據《佛祖統紀‧卷二》記載,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八日,摩耶夫人見無憂樹花葉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菩薩漸漸從右脅出,時樹下生七寶蓮花,大如車輪,身墮花上自行七步,舉右手作獅子吼云:「我於天人之中,最尊最勝。」誕生佛造像標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象徵表現。事上而言,佛於聖中最為尊貴,為世間眾生所尊敬;理上來說,人人本具的佛性,最尊最貴,不生不滅,亙古常在。

  《佛說造像量度經解》:「佛為救度眾生,發菩提心,屢劫勤行精進,並修慧福二德……相好莊嚴,奇特超絕,世無可比……未得親睹者,乃有造像之術遺於世間,作為方便第一福田。」莊嚴精美的各類造像,迥脫凡俗、法相莊嚴,雖然材質不同,但所表現的重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佛」。謝靈運《佛影銘》中說:「摹擬遺量,寄托青彩,豈唯形像也篤,故亦傳心者極矣。」故知,佛雕之美能撫慰人們的心靈,是其他藝術品難以比擬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