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師大藝術教育研究所參觀中台普台心得


研究生 沛晴/
八月十四日,來到莊嚴的中台禪寺,心中有著無限的感動,思緒也慢慢地沉澱下來。見到了副住持見尊法師,心裡真的很感動,能與修行好的法師一起喝茶,多麼榮幸!不僅覺得佛法是那麼的親切,法師的教誨也富有哲理。人若學會清心寡欲就會快樂,不要為了私心而傷害周邊的人、事、物;與人相處要「真」,不用矯柔造作,把自己真誠的那一份情感奉獻出來,帶著一顆「善」良的心,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暴力,事情也容易溝通。凡事多為別人著想,社會的亂象就會減少許多;心中常保「美」的意念,就能多欣賞別人,提升自己的心靈,這就是見尊法師所說的「真、善、美」。

   人要自覺才能覺知、要謙虛才能得道,放下後才能提起,勇於承擔自己的過錯。每天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時時反省檢討,因為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要懂得修行,從「做中修、修中悟、悟中覺」,只要我們有心向佛,就能隨之開悟。今日能到中台禪寺參訪,真的要感謝很多人的幫忙,也感謝開山方丈 覺大和尚建造這麼一座莊嚴又有哲理的殿堂,攝受人心,走向正道。

  這裡的建築結合了佛法的宣揚與藝術的美學精神,每個環節都是眾人的智慧結晶,令人歎為觀止。這將會為台灣的建築寫下崇敬的歷史,希望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接觸佛法,迎向光明的未來,社會將會和樂融融。

研究生 瓊慧/雖然我是個基督徒,但中台禪寺給我的感動絕對不少於其他同學。這是我第一次參訪中台,說真的,跟我印象中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這裡沒有令人感到壓迫的灰暗空間,取而代之的是明亮寬敞的參拜環境;沒有令人不舒適的煙味,取而代之的是使人放鬆心情的清香;沒有被煙燻得焦黑的神像,取而代之的是莊嚴清美的佛像;慈悲跟友善,是我在中台禪寺不斷感受到的氛圍。

  普台中小學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在於完善的設施及制度,更在於辦校的理念及熱忱。普台的校訓:「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簡簡單單的十六字,卻涵蓋了我們做人處事應有的態度。

  我不是佛教徒,但我會想讓我的孩子接觸中台禪寺;我是個基督徒,但我會想將我的孩子送往普台就讀,因為這裡有許多令人感動之處。

研究生 文佳/第一次到中台禪寺是因為靜芳老師的因緣,來擔任佛教文物展義工研習的領隊老師。雖然此次已是第四次上山,仍舊滿懷著期待與喜樂的心情,心想:「不知還能否聽到法師講解佛教經典的故事?」當然,在老師的用心安排下,絕不會讓我們錯過這麼短暫又精彩的「旅程」。

  一進入莊嚴的大殿,便看見滿面笑容的彌勒菩薩,菩薩將布袋踩在腳下,告訴我們要能提的起、也要能放得下;能放下是智慧,能提起是行菩薩道,而有智慧才能行菩薩道。這是我第二次中台巡禮,在法師詳細的解說中,腦海裡反思的是平時的自己,以及上次巡禮又遺忘的「智慧」。常常「提起」許多心事、雜務的自己,盡了力「放下」卻總是做不到,修行是何等困難!再次提醒自己佛法須常修,才能時時受用、刻刻現前。

  中台禪寺的一磚一瓦,都有其代表的意涵,還有法師們的用心。印象深刻的是禪堂入口開山方丈 覺老和尚所題寫的楹聯:「教貴當機施言施棒皆玄音,禪本平常吃茶吃餅揚古道。」師父的「教貴當機施言」,讓身為教師的我體會特別深刻。在學校教育學生,該如何「當機施言」讓學生受益,是我們該有的智慧與責任。隨著法師巡禮的步伐,感受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皆是「修行」,「敬、慈、和、真」是待人處事該保持的生活態度。下一回若有因緣再到中台禪寺,還是會提醒自己要持續莊嚴自己的心。

  這一次的參訪,完全改變了我的想法,也非常肯定 覺大和尚及法師們對台灣建築藝術史上的貢獻。從山門的結構材質、石材的選擇、佛像的雕刻、漆器的設計與雕工,到天花板的色彩構成,這些令人咋舌的種種作品當中,不僅體驗了建築的壯闊氣勢,也真正體會到宗教之美。中台禪寺在今日的台灣,不僅傳承了佛教的藝術文化,更突破以往,結合了傳統與現代的意象。更甚,我已不認為它是一座寺廟,而是一座結合宗教與美感的佛教藝術館。

  普台中小學的成立,讓身為教師的我對於教育有更多的憧憬和信心。情境、語言、藝術、定心的學習,應是普台的教育重點,而這些正是其他學校目前最缺乏的部份。如果所有的學校都能朝此目標邁進,教育是有希望的。普台中小學的校訓「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道盡待人接物的內涵。對人懂得感恩,對事適時放下,「自覺」才能「覺他」,這一趟的宗教巡禮,讓我在心靈上有了不同層次的體會。

研究生 嘉祥/走進禪寺,看到結合各國建築形式的樣貌,有種很不一樣的感覺;被迎面而來的巨大銅門及四大天王威儀所震懾,佛像雕刻之精美及質材之講究,令人歎為觀止,禪寺是如何做到的呢?原來有願,力量是如此大。每層樓的格局採對稱形式,佛像除了本身材質獨特的美感外,空間的氛圍是傳統與科技的結合;除了能感受佛心、佛緣之外,科技更能讓參訪者感受不一樣的體驗。

  參訪後,內心有不一樣的體會,不論是建築形式、材質、技藝、科學應用,乃至於法師的慈悲與信眾無私的奉獻,都有說不出的感動。

研究生 進興/我是一位基督徒,二十五年來不曾踏進任何一間廟宇,在我的認知裡,民間的習俗很迷信,既不科學也不環保。但這次我來中台沒有半點勉強,自然感受到一股平和,除了與我認知的民俗宗教不同外,也可能因為我是為藝術教育的學習而來,我知必有令人驚豔之處。

  受到極為重視的款待,有受寵若驚之感,不是熱烈歡迎,而是靜穆帶著莊嚴,聆聽法師的開示;娓娓道來如沐春風,道盡人生哲理、淨化人心的教育理念,令人感受其內在的修持與學問。我側觀其顏、聽其言,沒有高言大志的高傲言論,沒有造作矯飾的態度,亦無博取人的榮耀,而是一種自然流露的人文與教育「法相」。

  最後,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開山方丈 覺大和尚所開示:「藉由動中磨鍊,實踐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及中台禪寺「敬、慈、和、真」的清淨智慧心,由此可知其教育理念。莘莘學子有此福氣,當珍惜感恩。

研究生 慶東/來到中台山,一句「阿彌陀佛」給彼此祝福的問候,雙手自然合十,感受來自十方莊嚴的氣息。

  很幸運的,除了有緣在二樓大雄寶殿親睹釋迦牟尼佛的慈顏之外,我們也參觀了五樓金碧輝煌的大莊嚴殿、九樓清淨如雪的大光明殿、十六樓巧奪天工的萬佛殿、神聖莊嚴的藏經閣及至高無上的金頂。

  參訪的過程,心中充滿感動:感動 覺大和尚對每一件文物的重視,感動雕刻文物時所流下的汗水,感動每一件作品背後的故事、感動禪寺維護文物的心、感動法師對文物的了解如此詳細。今天我們很有福報能夠到中台參訪,我會珍惜這段難得的回憶,將所見所聞時時刻刻放在心中。

研究生 雅雯/這次有幸參訪中台禪寺,如同靜芳老師所言︰「我們真是有福報啊!」本身對佛教文化認識並不深,但在這次參訪行程中,從法師親切詳細地導覽,聽到許多富含意味且有趣的佛教故事;從手勢擺放的奧妙,座騎的緣由,法器的執拿等等,都有其智慧之處。感恩法師的分享,獲得的不只是故事情節,更感受到佛教精神的宏大。

  此外,巡禮中更見識到難得一窺的佛教藝術,莊嚴明淨的佛像,繁複精美的藻井繪畫,富含寓意的法華經變相漆瓶雕刻,以及山西兵工廠的青銅佛像鑄造,都令人歎為觀止。最後,能在金頂中返聞聞自性,聆聽「來自自己的聲音」──原來塔頂收藏的不只是佛教經書的智慧,科學的智慧也潛藏其中。

  對於被一般人定位為宗教學校的普台中小學早有耳聞,身為老師最感興趣的就是課程安排,尤其發現課表上有「武術」二字,頓時腦海即浮現學生活力滿滿的畫面;再加上一路參訪下來,寬廣的校地確實是鍛鍊體力的好地方。對於任教於公立學校的我們而言,背負著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卻又常常感嘆現代孩子難以教導。看到普台教育強調孩子心性學習的課程,造就了那麼多的好表現,內心有著深刻的感觸,思索著自己還可以多做些什麼呢?

  豐碩的一天,雖然體力耗盡,但心靈卻有滿滿的收穫,期許自己能將這些美好的經驗散播分享,在自己教師的角色上妥善發揮運用。

研究生 怡菁/普台中小學的校園內,處處可見經營者的用心良苦,教學環境無論是硬體或軟體都以學校為本體,學生為本位。印象最深刻的是「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的校訓,因為它不同於一般學校的校訓,具有深一層的真理存在,將其運用在做人處事上有警惕作用;不僅能培養孩子創意思考、獨立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培養學生宏觀的國際視野。

研究生 悅慈/兩年前就聽朋友說想到普台中小學教書,這次初探這個學校,算是開了眼界!佔地十三公頃、七棟相連的宏偉建築,四種外語教學、多元藝術教學、雙導師制度、生活規約的訓練,豐富的週末休閒及藝術欣賞活動,羡煞了我們這群在公立學校任教的教師群。同學說參觀後會心理不平衡,但我覺得可以轉個念頭,把任教的學校當成是普台中小學,努力耕耘才是!

  普台中小學的校訓「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在現今的教學體系中相當重要。現代社會充斥著許多衝突,皆因失去了倫理觀念,沒有適當的軌範可依循。假使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盡的責任和義務,多元的精神表現在民主上,能夠尊重彼此,即使沒有很優質的物質設備,也能有優質的教學品質,如此才是經營一座優質學校的基本原則。

  人的競爭條件在於具有充足的學習和表現能力,以及寬廣包容的胸懷格局。能以佛法的精神和軌範做為教育的理念,在這個充滿變動紊亂的功利社會,更是彌足珍貴的高明見地。往後,將時時以今日的想法為鑑,從自身做起,將開放多元的民主精神,落實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謝這一天豐盛的旅程,在心靈及知見上都是豐收的參訪。

研究生 文怡/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台禪寺與普台中小學,經過一整天的巡禮後發現,唯有走進佛法,才能得知佛法無邊。

  這次有幸與副住持見尊法師茶敘,過程中副住持說明中台禪寺的建設過程及開山方丈 覺大和尚創辦普台中小學的原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宣揚佛法是為了人類的幸福與快樂,唯有心的提升,世界才不會有戰爭、紛爭;也藉由辦教育讓善法奠立於孩子的心中,進而改變社會、改變目前漸漸流失的善心。」

  下午,我們到普台中小學巡禮。在這個綠意盎然、環境清幽的校園中,我感受到副住持所說那段話的深意,以「敬、慈、和、真」的感召,孩子怎可能不達到至善、至真、至美、至聖的理想呢?幸賴台灣仍有這樣遠大宏觀的師父存在,未來台灣的教育才有希望存在。我也寄望這次巡禮後,也能在自己服務的中學,念著普台的精神實行於自己的孩子身上,讓自己也成為一顆小種子,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善的信念。

  雖然我不是佛教徒,亦對於佛教儀式、佛像代表的意義不是很清楚,但巡禮時心靈卻不自覺的得到安詳與平靜。看著佛菩薩肅穆地端坐在蓮花台上,不禁有股祥和的愉悅自心中油然而生,彷彿符合在天花藻井上的圖騰,中台拈花,我的心也跟著微笑。

研究生 淑雲/我沒篤信佛法,但今日的參觀,卻帶給我感動莫名。不知如何表達內心之感受。

  看到普台中小學,一個設備如此周全的學校,兼俱美學價值和深厚的宗教意義,實在不是一般人所能為。當然這些工程絕非單憑一人之力就可完成,但想到師父老人家平常吃、住、行的風範,捨卻信徒之布施,轉施於眾人,此心可為眾信徒之表率,為其執事者當效法其風範而努力。若以藝術的眼光來審視中台與普台這兩件作品,不論是設計或材料施工,都幾近完美。這種打從心底的震撼與體驗,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研究生 慧潔/普台中小學,一花一木都是那麼地潔淨,處處充滿法喜與自然之美,讓人十分感佩。

  有幸參訪普台中小學,這麼清淨、環保、雅緻的校園,不但硬體設施完備、人性化,教學理念更是以孩子的全人發展為主,不僅僅注重語文、國學、藝術、體育……等多元的學習面向,更重視孩子的品格教養,這樣圓滿的教育方針,可以說是台灣教育界的一個典範。參訪普台中小學的經驗,讓我們感悟到 覺大和尚的願力有多麼宏大,他以淨化人心為本的佛教理念,著實地讓人們感動。普台教育團隊的無私奉獻、對事以真,讓每個普台孩子成為善的種子,將大愛散播到全世界。內心充滿著感動,對於未來有著更多的希望和期許,此行真是法喜滿載!感恩!

研究生 婷筠/普台中小學寬敞的活動空間設計及對學生品格的薰陶最令我印象深刻。國中小學生年紀上有極大的落差,管理本不易,加上成長階段及青春期的孩子,常需要較大的空間活動,參觀完多處的活動設施與空間(例如:網球場、棒壘球場、射箭空間及游泳池)並配合多元化的課程實施,連身為中學老師的我都極受吸引。普台中小學處處營造知識的情境(例如:洞穴迴廊、國學牆、圖書館、音樂教室、教室休息學習角、外語教室走廊),讓學生活動其中也能接觸趣味及知識的薰陶,亦不忘國學及開闊國際視野,這是在一般中小學校園情境營造上不易見到的。

  公校與私校的經營模式果然有極大的差異,對於自己工作的場域環境或許不是自己所能主宰的,但是教育傳承的精神在於教育者如何藉念傳念。警惕自己亦以「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待人以和、處事以真」為圭臬,傳遞教育知識種子時,也不忽略端正品格的教育。這趟視覺饗宴真是令我滿足且喜樂,不自覺地也浸濡於平靜的氛圍中。即便是無任何宗教信仰的我,也感動於這裡設計者的用心及佛法精神的薰陶。

研究生 德仁/真的很有福報!首先要感謝許多善心人士的幫忙,讓這次佛國巡禮之旅得以成行。參訪普台中小學時,發現校舍的走廊都有三公尺以上,是一般學校三倍之多,讓我印象深刻,這樣的環境能讓孩子有更寬闊的胸襟。此外禪修教室的設立,由於國中小的學生好動,禪修能讓孩子的心定下來,真是一個良好的教育方法,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走進藝術表演廳內,更瞭解學校辦學的用心。與鍾小姐對談中,了解到學校對於兩個禮拜不能回家的學生,安排了才藝表演、電影欣賞……等,讓孩子不會寂寞。孩子返家後,父母也發現孩子在心性上有所改變,變得更獨立、更自動自發,親子關係更和諧。不像居住在家的孩子,父母為了催促其功課、吃飯、睡覺,反而造成親子關係不佳,甚至敵對狀況。

  另外學校的圖書館、語言教室、體育館,除了情境布置良好,更符合綠建築「節能減碳」的需求,而校園的樹木也都栽植臺灣原生種的樹木,更符合永續校園的規畫原則。最後,在普台高中籌備處蔣主任的解說下,讓我更清楚未來普台高中的校園規畫,真的很令我期待。回程中,我告訴自己:有空時我還是會再回來的。別了,中台山!別了,普台中小學!



普彰精舍

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忠誠路108號
TEL:(04)728-2772
FAX:(04)728-2840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