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普賢菩薩章


(一)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現在講《圓覺經》〈普賢菩薩章〉。在佛法當中,「普賢」在事相上代表一個「行」字,所謂「普賢十大願行」。就理上而言,廣大沒有邊際稱為「普」,修一切善、斷一切惡稱為「賢」。每個人只要有這種心量、發了這種心願,就入了普賢法界。修善斷惡有深、有淺;有事、有理。事和理本來就是一體的,執事廢理,容易起無明;執理廢事,容易生邪見;要事理圓融,修行才沒有障礙,才能得到正知正見。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這是請法的禮節。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禮節,就佛法而言禮節更是重要;因為覺得佛法很可貴、真實,所以發了真實心、稀有難得的心,有了這樣稀有難得的發心,一定會虔誠恭敬來祈求佛法;相對地,有些人並沒有發出這樣虔誠的心念,面對佛法就是虛偽、乃至我慢。

  這裡普賢菩薩除了代與會大眾啟請之外,也代末世眾生來啟請。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問法、求法,即使知道,也知而不深;或是雖然想求法,但自己沒有發無人無我的心,這樣也無法啟請。普賢菩薩便是本著這些因緣,代大眾來請佛說法。

  「大悲世尊!」佛是大慈大悲、平等普度、冤親平等、大公無私,悲愍眾生有生老病死苦、愚癡的苦、邪見的苦、迷惑顛倒的苦,不知道因緣果報、人人都有佛性……因為觀眾生苦、悲愍眾生,在一切國土中普度眾生,所以稱為「大悲世尊」。

  「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圓覺清淨的境界,就是法身佛、就是我們自己的法身。佛法講,要圓觀三諦──真諦、俗諦、中道第一義諦,要修空假中三觀,面面俱到,這就是「圓」。人人都有圓覺清淨的境界,但由於迷惑顛倒,落到一邊去了,不是執有、就是執空,不是著空、就是著有,乃至於執著亦空亦有、非空非有……有種種執著,就成了二十五有的邪見,所以不能稱為「圓」。就像目前社會上有些人觀念偏左、有些偏右,無論落到任何一邊都不是「圓」。

  所謂「圓覺」,是指我們覺性的圓滿;我們的知見要圓,事行也要圓。

  每一個人都有「本覺」、就是本具的覺性;覺性人人本具,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都是這念覺性所顯現。由於這個「本覺」迷惑了,從無始以來,造了種種惡業,起貪瞋癡、造殺盜淫,所以變成「不覺」;眾生就是不覺,社會上一般人就是如此、不知不覺,覺性迷迷糊糊、昏沉顛倒,根本談不上圓滿。

  我們現在開始覺悟、知道修行了,稱為「始覺」。雖然有了始覺,但還沒有圓滿覺性,所以要慢慢薰修。悟到生、老、病、死苦,發心出離三界、了脫生死、證悟涅槃,藉由各種法門,除去凡夫的顛倒邪見,漏盡見思二惑,到達二乘聲聞羅漢、緣覺的境界,就稱為「正覺」。正覺還不是圓覺,但是和不覺的眾生已經不一樣了;眾生不覺、顛倒,偏到一邊去了,所以不是正覺。證到了正覺,不要得少為足,繼續用功,契入中道實相,證入菩薩的境界,覺悟的層次又提升了,無明一分一分斷除,真如法身一分一分顯現,就是「分證覺」。一直到十地滿心,乃至四十一品無明漏盡,就稱為「等覺」。等覺還沒有圓滿覺性,要一直到入金剛喻定,破無始無明、最後一分無明漏盡,就稱為「妙覺」。到達妙覺,覺性就圓滿了,又稱為「圓覺」。

  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每個人都有「覺」,這是本覺。無論是始覺、正覺、分證覺、等覺,這些都還不是圓覺;要一直到四十二品無明漏盡,才是圓滿覺性。覺性圓滿了就是清淨境界、就得自在,永遠不會受輪迴,這時就可以隨自己的願行來普度眾生。

  這裡普賢菩薩向世尊請法,一方面為自己而問,一方面慈悲代眾生請問。「聞此圓覺清淨境界」,聽聞如來圓覺清淨的境界,「云何修行?」要如何修行,才能達到圓覺清淨的境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普賢菩薩就本著這些問題來請問如來佛,如何才能遠離凡夫這些不實在、顛倒的境界?

(二)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佛對普賢菩薩說:「善哉善哉!」你問得非常好、問得非常好!「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佛經裡說「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所謂「無學」,是指證到阿羅漢的境界,也就是證到偏空涅槃,已究佛之教法,無惑可斷,亦無可學者,稱為無學。可是偏空涅槃的境界還是不及如幻三昧,所謂「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證到如幻三昧就超越了聲聞、緣覺的境界。大眾不要一聽到「彈指超無學」,便誤認為只要證到如幻三昧就好了。「如幻三昧,方便漸次」,唯有如來圓覺的境界才是究竟,在沒有達到圓覺境界以前,所修的一切法門都是方便,所以如幻三昧也是一個方便。眾生有我執、二乘有法執,修如幻三昧,破除我、法二執,超越聲聞、緣覺的境界,就能究竟圓滿覺性,所以修如幻三昧是達到圓覺境界的方便。

  佛法講「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這是菩薩的境界,觀一切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金剛經》也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有一切都是虛妄不實、幻化的境界。就像我們晚上作夢,在夢沒有醒以前,執著這個夢為實有,認為夢中確實有苦、有樂;等到夢醒後,才知道這是夢境、虛幻不實,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一般人晚上作一個夢,隔天還要憶念一下;然而這個心只要一回憶、一想,又是一個夢境,所以絕對不能回憶;如果晚上作了很恐怖的夢,隔天醒來還在回憶昨天作的夢,覺得今天可能會遭遇種種不測、心中起了種種煩惱,這就是沒有智慧。知道這個道理、明白夢境是虛妄的,醒來以後,一點都不去回憶,作了好夢不要管它,作了惡夢也不要管它,這就是智慧。

  以前有人問永明延壽禪師,你作了《宗鏡錄》這麼大的一部著作,有什麼感想?永明禪師說了一個偈語來回答這個問題:「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一切法都如夢幻泡影,沒有一法可得,能所俱空,最後空也不執著;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就是圓覺淨性,這才是真正達到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

  「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我們六根、六塵、六識所見到、所聽到的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如夢如幻;這個夢沒有醒,我們就不知道它是虛妄不實的。如何才能脫離這些虛妄不實的境界?就要修如幻三摩提。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佛就告訴大眾,怎樣修習如幻三昧。三昧就是正定。在佛法中,三昧有很多,例如修如幻觀稱為如幻三昧,觀佛像是觀佛三昧,修水觀是水觀三昧,修火觀是光明三昧,修不淨觀成就也能達到三昧……所以佛法有百千三昧。三昧是藥,用來對治我們的我執、法執、妄想顛倒。什麼樣的三昧才是究竟、真實的?《六祖壇經》講一相三昧,一相三昧就具足一切三昧,這個三昧不假修證。凡是修證得來,有得就必有失,有成就必有壞;而我們本具的這念心性,無成亦無得、不去亦不來,這才是最真實的。

  一相三昧,不是另外去找一個有相的東西;也不是離開我們的身心,到外面去找一個一相三昧,這樣修怎樣也無法契入一相三昧。《六祖壇經》云:「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我們常說修戒、修定、修慧,有修就是有得、有成,這些都是有為、都是方便;所以進一步要修而無修,修了以後,要歸於無修,無修的這念覺性,才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一相三昧,這個三昧為三昧之王,所有一切三昧都不離這個三昧。

  三昧是一個定境。修如幻三昧,就是觀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實、如夢如幻,經常起這個心念,看到任何境界都是虛妄的;所謂虛妄,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就像看電視一樣,電視裡確實有影像存在,不過這些影像是虛妄的。當我們看到種種境界時,測驗一下自己,會不會隨這些虛妄的境界所轉,看到好的就歡喜、看到壞的就厭惡?歡喜就是取,厭惡就是捨,這個心一旦有了取捨就落入兩邊。如果我們看到好的境界,知道是好的,心不起歡喜;看到壞的境界,知道是一件壞事、醜惡的事情,心中不排斥,這樣就是不隨境界所轉。自己可以考驗、測驗自己,看看這個心達到什麼境界?假使還沒有達到這個心境,就要練習保持在這樣的境界。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普賢菩薩聽到佛的教誨、聽到佛要講這些道理,非常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和參與這場法會的所有大眾「默然而聽」,靜默、安詳地佇聽。

(三)

  佛就對大眾開示:「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這個道理很重要!所有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一切幻化境界最後統統滅盡了,我們這一念靈性、覺性還是存在、不動的。想想看,假使連這一念心都不存在了,誰來成道?誰來成佛?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進一步要了解,所謂的覺悟,也是幻;因為有幻才有覺,如果沒有幻,覺也不立。我們的身心如幻、世界如幻、根塵如幻,十二入、十八界都如幻。因為有這些幻境,所以如來才說覺、說我們有一個覺性;要使覺性圓滿,就必須離開這些幻境。假使外面沒有幻境,也不須有一個覺的存在了。就像人有男眾、女眾,所謂男眾,是因為有女眾才說有男眾。假使世界上根本沒有一個女眾,也不會說這些人是男眾;所以如果女沒有了,男也不立。同樣地,「依幻說覺,亦名為幻」,幻沒有了,覺也不立、覺也不存在了。覺性是本具的、本來就是覺;依幻才立覺,由於有這些幻化不實的境界,佛才說覺。所以我們也不要執著有一個覺,為什麼?若說我們現在有了覺、有了靈知靈覺,這個覺又變成相對的境界了,因此「亦名為幻」,這個覺也是幻,也是相對而立,是一個虛妄不實的境界。

  「若說有覺,猶未離幻」,如果執著有一個靈知靈覺存在,這樣還是沒有離開幻境;正因為執著有一個幻境,所以才會執著有一個覺性。「說無覺者,亦復如是」,相反地,若說沒有覺,認為一切法皆空,哪裡有個覺?執著沒有一個靈知靈覺的覺性,這樣也是錯誤,這個認定也是相對、虛妄不實的。

  「是故幻滅,名為不動」,禪宗祖師說:「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有也不執著、無也不執著,不著空有兩邊,這樣來用功,等到所有幻境統統滅盡、統統沒有了,覺性自然而然就現前;真正達到這個境界,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一切都是現成的。如果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心當中一定有執著、有掛礙;執著有、就墮入有邊;執著無、就墮入無邊。心有掛礙,就一定墮入兩邊。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如果聽到要遠離,又執著遠離,這個「遠離」又是一個幻境。所以「亦復遠離」,連「遠離」、「離幻」的這個心也要放下。因為眾生的心,跟他說黑的、就執著有黑的,說白的、就執著有白的,說空、就執著一個空,說要遠離、就執著一個遠離,這樣遠離又變成了幻化不實的境界。所以「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如果執著一個遠離,這樣遠離又是幻,所以遠離也不執著。「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最後什麼都不執著了,自然而然就離開這些幻化不實的境界。

  就如同我們誦經、靜坐、布施、供養……修種種善法,都要回向一樣。為什麼要回向?因為眾生執著功德,所以要把功德回向,等到回向後什麼都沒有了,連回向的這個心也要回向。因為只要還有一個回向的心存在,就還不是本心。所謂「實際理地,一法不立」,要一直觀照這念心,把心中所有一切掃得乾乾淨淨;不但幻境要遠離,遠離也要遠離、不執著遠離。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修行一個是境、一個是心;一個是幻,一個是遠離。幻是外面的境界,遠離是我們這個心。下面就舉了一個譬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譬如鑽火」,就像鑽木取火,鑽子也是木頭做的,用木鑽子拚命去鑽木頭,「兩木相因」,互為因果。木頭是一個境界,能鑽的鑽子也是木頭,也是一個境界。鑽的時間一久,一摩擦、就起火了;一旦起火,「火出木盡」,鑽子也燒掉了、木頭也燒掉了,能所俱空,就是這個意思。

  能觀之智、所觀之境,正是這個道理。這裡用「兩木相因」來譬喻。木鑽比喻能觀之智,木頭比喻所觀之境,「火出木盡」,火燒起來,把木頭燒完了、鑽子也燒完了,統統燒得乾乾淨淨,能所俱空;但還剩一團灰,還有一個境界。「灰飛煙滅」,到最後灰也沒有了、煙也沒有了,就是一個畢竟空的境界。畢竟空是最真實的境界,就是指我們這一念心。等於古人所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時時刻刻都要「損」、都要放下,放下、放下……到最後通身放下了,無可放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本心、自己的覺性;這就是這裡所說「灰飛煙滅」的道理。假使不了解,始終認為要留一個能觀之心;外面一切皆空,而能觀之智還存在,這個境界就還有一重塵,這個智就是一重煩惱、一重塵勞。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我們能修的這念心也是幻;以前不知道修行,沒有修行的這個願心,直到發出想修行這個願心後,才開始修行。以前不知道返照、檢討,沒有反省檢討的這個心;現在知道要出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經常藉此檢討反省自己有沒有過失?過失是「境」,能反省的這個是「心」,心、境成了兩個相對的境界。到最後所有一切過失統統沒有了,就不用再反省了,因為起一個反省的念頭又是一個妄想,所以最後連反省的這個心也要放下,就是如此。

  「以幻修幻」,明明知道反省的這個心是幻,但如果沒有反省,修行也無法成就,所以稱為「以幻修幻」。能修的這個心是幻,外面的境界也是幻,雖然是幻,但還是要修;修了以後,能所俱空,統統不執著,歸於當下這念心,就是萬法歸宗。「以幻修幻,亦復如是」,我們知道這是幻化的境界,還是要去修;道場也是如幻、眾生也是如幻、自己修這些善法也是如幻、能修的這個心也是如幻……還是要以幻修幻。

  「諸幻雖盡,不入斷滅。」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實的境界,這些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假有,所以虛妄不實。要諸幻滅盡,對這些幻化不實的境界不要執著、不理它,就滅掉了;看到好的不理它,看到壞的也不理它,這樣就是滅!相對地,心中只要有執著就是理它,認為這個東西是實有、始終在我們八識田中想念、牽腸掛肚,這樣就不會滅。所以我們「不入斷滅」,修行如果入了斷滅境界,就糟糕了!不要認為什麼都沒有,而是要知道它是虛妄的境界,這念心始終安住正念、不理它;不理它就是不入斷滅,保持堅住正念這念心存在、這念清楚明白的靈覺存在,這樣就不是斷滅。

(四)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所謂「離」,不是用我們的身體去離開這個世界,這樣做是沒辦法離開的,而是指這個心不染著,才是離。「知幻即離」,知道這些都是幻化不實的境界,心不染著;如同陶淵明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就是指這個心對外境不染著、不貪著、不掛礙,自然就能離開這些境界。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燈就是指我們這念心,這盞燈現前,什麼境界都離開了;這盞燈熄滅了、心中失去正念,什麼境界都來了。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知道境界是幻化不實的,有佛處亦不住、無佛處亦不住,堅住正念,不想它,不著有、不著空,自然就離開一切幻境,不用另外再修一個方便,這就是「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離幻即覺」,「離幻」就是覺悟。不執著這些虛妄的境界就是覺悟,不用另外再去找一個覺悟。「亦無漸次」,「覺」有本覺、不覺、始覺、正覺、分證覺、等覺,最後是妙覺、圓覺。看起來有漸次、有次第;其實說這些次第,是為了方便讓大眾了解修證的過程、生起信心。我們明白了以後,「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離幻就是覺,並沒有漸次,沒有本覺、不覺、始覺、正覺、分證覺、等覺,乃至沒有無上正等正覺之分;假使認為有一個無上正等正覺,又是一個執著。佛法講,一切無所著,諸佛常現前,諸佛就是指我們這念心。哪念心?我們的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都是這念心所顯現,這個就是諸佛;這念心時時刻刻都存在,就是諸佛常現前。

  「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不要以為自己剛剛覺悟,就慢慢等待,認為將來還會有一個更大的徹悟;假使這樣想,就糊塗了。我們現在覺悟的這念心,就已經和如來的心同一個鼻孔出氣,現在只是保任時間長短的問題;這念心要堅住正念,而且要堅住得長久;否則習氣一來就跟著習氣跑掉,這念心不存在了,又成了不覺的眾生。因此,不用另外去找一個正覺,也不要另外去找一個大徹大悟,就是安住這念心、這念覺性,沒有次第,就和十方諸佛這一念心是相同的。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一般人認為現在是末法時代,修行不能成道、不能得解脫;我們看了這部《圓覺經》,就知道這個說法並不正確。佛告訴我們,一切菩薩、也包括現在所有一切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依這個法門來修習,離盡一切幻化,一定能夠成就道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為什麼要說偈?因為佛在開示中講了很多道理,恐怕大眾忘記了,或是沒辦法歸納,不知道在這麼多語言文字中、哪個才是重點,無法真正了解離幻即覺的境界,所以佛大慈大悲,最後重新再把道理總結說一遍,用簡潔的偈頌,四句、六句、八句、十二句……來補充說明,使大眾更容易了解。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我們常說要斷無明,其實無明也是幻、是虛妄不實的,所以稱為「幻無明」。既然是虛妄不實,怎麼去斷?例如眾生也是幻,如果執著地水火風四大為實有,就是眾生;如果不執著,當下就沒有眾生的存在、就不是眾生了。「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無論眾生也好、無明也好,這一切都是依圓覺心來建立;依圓覺心建立,依種種層次而分成十法界。語言文字說有十法界,也只是為了方便大眾了解;事實上,這十法界也不離這念心、都是從我們這念心生出來的。成了道、證了果,就稱為圓覺心;沒有成道、證果,就稱為如來藏心;十法界都是從這念心建立起來的。

  「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就像虛空中的花一樣,是依空而有相,因為有虛空,所以看到空中有花。「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空花是假相,並不是虛空中真的有花;空花是從我們這一念心幻無明、幻執著所生;如果沒有幻無明、幻執著,虛空就沒有花了;空花滅掉了,虛空還是虛空,本來就是寂然不動的。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所有世間、出世間,一切執著、一切境界、善惡諸法……都是虛妄不實的。就像過去梁武帝問達磨祖師,自己這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所做的這些有沒有功德?達磨祖師回答:「沒有功德。」梁武帝又問:「什麼才是真功德?」達磨祖師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聽了這段開示,還是不了解,心想:「既然你說我做的這些都沒有功德,你講的道理我又聽不懂,那你是什麼人?是菩薩?是羅漢?還是佛?」於是最後又問達磨祖師:「對朕者誰?」達磨祖師說:「不識。」我不認識自己;若說認識自己,就有能、有所,就不是如來的心法;所以達磨祖師說「不識」,只有絕對的這一念心。

  究竟什麼才是真功德?「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淨智」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這念心沒有形相,只能用智慧心來說明;「淨智」就是清淨的智慧、不動的智慧,稱為妙智慧;這念心就是一個智、一個理,這是本具的。如果執著外面一切境界為實有,不是執有、就是執空,不是執善、就是執惡,這一念清淨心就不會現前。古人說:「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一片白雲橫谷口」,谷口就是比喻我們的心眼;眾生顛倒,被惡業迷失心眼;我們修行,如果執著好的境界、執著善法、功德,就如同白雲橫谷口,也會迷失心眼。「幾多歸鳥盡迷巢」,無論出家、在家,假使執著功德、執著淨土,迷失了本心本性,這就是歸鳥迷巢。

  我們明白以後,並不是不要做功德,而是要知道這些善法、功德也是幻境,所以不要執著。《金剛經》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法都是虛妄的;知道一切法無我、如夢如幻,還是要修一切善法,只是心當中不執著。如果執著一切善法,就成了福報;不執著一切善法,心就得清涼、得解脫,這就是真功德。

  最後做一個簡單的結論:「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就像木中生火一樣,木頭燒完了,火也不存在了,最後連灰都會滅掉;如同油盡燈竭一樣的道理。「火」是代表我們能觀的這念智慧心,一切幻化虛妄的境界統統滅盡了,最後能觀之智、能觀的這念智慧心也要放下。「覺則無漸次」,這念心現前了,幻心就是佛心、煩惱即是菩提,沒有次第。「方便亦如是」,我們平時所修的一切法門都是方便,這個地方講木盡火滅,是沒有方便、不假方便,所以方便也不要執著。

(五)

  佛開示這些道理,就是告訴我們如何修證無上菩提。我們每個人都發了成無上菩提的願,就是要這樣來修。觀察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這是一個方便;既然外面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就要遠離;所謂遠離,不是用身體去遠離,而是這個心不執著。有些人認為要離開城市、跑到深山裡,才是遠離,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因為身體雖然遠離了,如果心沒有遠離,也沒有用。假使住在深山就能遠離,那麼毒蟲猛獸也是住在深山、並沒有到城市去,牠們為什麼沒有得解脫?這就證明住在深山只是一個方便。我們修行也是如此,住在郊外也是一個方便,目的是藉由清淨的環境,讓我們返照自心,增進修行的工夫。

  以出家來說:有些人覺得家庭是一個罪過、罪藪,是罪惡之源,如果不出家、繼續在紅塵俗世裡造惡業,始終也找不到一個清涼的地方。所以出家,想遠離家庭,認為這樣就能了脫;但遠離家庭,只是離開了紅塵家,如果心中的無明煩惱還在,一樣沒辦法得到解脫。出家是一個方便;我們出了家,身現出家相,這是身出家,但這只是身體上暫時遠離、離開了造惡業、起煩惱的地方,最低限度不會造惡業了。假使出了家,心裡還在想世間的事情,心還在塵勞當中、沒有遠離塵世,這樣心就還沒有出家,就不是真出家。所以進一步要做到心遠離、心出家。我們心當中有煩惱,要把煩惱化掉,才能離開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樣出了三界家,三界當中就沒有自己的一份了。要想離開三界,不是用身體跑出三界,因為這個身體無論跑到哪裡去,都有生老病死;而是要把心當中的貪、瞋、癡、慢、疑、邪見化掉,這些煩惱沒有了,就出三界了。

  雖然出了三界,但還有無明尚未破除,所以再進一步,要契悟中道實相,所謂無明分分斷、真如法身分分現,這樣不但出了紅塵家、三界家,也出了無明家。出了無明家,就是真正的圓滿菩提、圓滿覺性。這就是出家的層次。

  這個地方不講這些層次,因為《圓覺經》所講「圓覺」的道理,屬於頓悟法門,如同《六祖壇經》也是屬於頓悟法門。「圓覺」,就是圓滿覺性。我們了解了以後,就是堅住這念心,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沒有漸次。所謂「萬里途程,不離初步」,我們走一萬里路,剛開始起步的那念心,與最後圓滿、到達目的地那念心,還是一個,並沒有兩個。我們初初發心出家、求無上道的那念心,與真正成就無上道的那念心,還是一個,並沒有兩個。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在理上契悟了。

  這一章告訴我們遠離幻化,所謂「遠離」,是心遠離,而不是用身體去遠離。就像維摩詰居士告訴舍利弗,怎樣叫做打坐?「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於三界內不動身口意,這就是遠離。我們在這裡靜坐、一念不生,就遠離三界、遠離生死;只要一動,生死又現前了。古德云:「一念妄心纔動,即具世間諸苦。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即刺不傷。」我們靜坐用功,就像一個人掉到荊棘叢裡面,上下左右都是刺,往前走也有刺,往後退也有刺,往上也有刺,往下也有刺……怎樣才能不被這些刺所刺?不動,就不會被刺,不受東西南北的刺所影響,就是在形容這念心的作用,因為東西南北都是幻化不實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就是幻化不實;我們要起這種覺照,有了這種覺照就是遠離。如果知道是虛妄不實,卻還去執著它,就不對了。

  過去有位出家眾喜歡吃酒,不但吃酒、還泡毒蛇酒。有人問他:「出家眾不是不吃酒嗎?」他說:「我吃酒,是在度吃酒的眾生。喜歡吃酒的人,就會到我這裡來;不吃酒的人,就到不吃酒的地方去。」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這些話都是找藉口自圓其說,他為了自己想吃酒,所以找一個理由來搪塞。真要以吃酒來度眾生,也得要有工夫才可以;像濟公吃酒,把酒喝下去,可以吐得出來,而且吐出來的酒統統變成黃金;吃肉,吃死的進去,可以吐活的出來;要達到這種工夫才可以這樣,否則講出這種話來都是邪見!

  佛法是真理,是真實的工夫,不能只是光用嘴巴來講,還要去實踐;否則,「說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嘴巴雖然可以講出種種道理,可是自己卻做不到,這樣道理是道理,始終與自己的生死大事、圓覺淨性、菩提、涅槃、淨土,還是兩回事。

  這個地方講如幻,所有一切法都是虛妄的,如果不知道境界是虛妄的,心中就會生憎恨、貪愛。就像晚上作夢一樣,夢中有惡法、有善法,如果夢沒有醒,在惡夢中始終感到驚慌恐怖、很苦惱;在好夢中,又心生執著。其實好的也是夢、壞的也是夢,這些夢境都是虛妄不實的;既然是虛妄不實,我們就不貪不愛;不貪不愛就是遠離。

(六)

  我們對大乘法門要有信心,信心很重要;一切法不離我們這念心。這個心染著了,就是穢土;心清淨了,就是淨土;心堅住正念,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寂照一如,就成無上正等正覺。因此,我們要把這個心安住在哪一個法界?這是最重要的。受持五戒,這個心想到五戒,就安住在人道。這個心想到十善,就安住在天界。這個心修四諦,就是聲聞;修十二因緣,就成了緣覺。這個心住在六波羅蜜上,就是菩薩。如果直接了當,把心安住在中道實相上面,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一法界顯,九法界隱」,「一法界」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寂然不動,這樣就安住在無上正等正覺、一真法界上面;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就看看自己這個心,和哪一個法界相應?就入那一個法界。

  社會上一般人不了解這些道理,心住在財色名食睡、貪瞋癡上面,就和地獄、餓鬼、畜生這些法界相應。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要想入一真法界,就要靠工夫。在打坐的時候一念不生,可以入一真法界;一旦不打坐了、心又散掉了,就沒有辦法入一真法界。所以時時刻刻都要堅住正念!要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修一切善,是福報;不執著一切善,這個心要安住在實相、安住在清楚明白、如如不動這念心,這非常重要!我們出家要明白這個道理,否則心不能安住,就會感覺無聊,乃至和世間人一樣不斷向外攀緣,始終離不開財色名食睡。明白了這些道理,就知道出家真正是很大的福報,有這麼好的環境、這麼好的因緣能夠修菩薩行,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修善法就有福報,修了以後不執著,這念心安住實相,馬上就契悟一真法界,這些都是百分之百的真理!

  今天我們講《圓覺經》〈普賢菩薩章〉,這一章很有意義。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就是這麼簡單。知幻即離,知道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心不執著。離幻即覺,這念心就安住在覺性上面;如果連覺性都不存在了,要怎麼修行?我們修行就是要成無上正等正覺,「覺」就是我們的靈知靈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所以離開眼耳鼻舌身意,也沒有一個靈知靈覺;假使我們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了,哪裡還有一個修行的人?

  修行不能離開眼耳鼻舌身意,而《心經》上又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什麼道理?《心經》是先講空,因為眾生都是執有,所以要先遠離一切境界、「照見五蘊皆空」,空了以後,就遠離了十八界,這時還沒有證到圓覺、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所以進一步還要不著空,銷歸自性,這念心才是無上正等正覺;證到無上正等正覺,依舊還是這一念心。

  我們無論講佛法、看佛經,都要圓融,不能離開這念心;離開了這念心,什麼都沒辦法成就。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修證方法。不論是《圓覺經》、《六祖壇經》所說的道理,或是其他經典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深淺有別而已。

  希望大眾除了建設道場、普度眾生以外,還要建設、安住自心的道場,淨化自心眾生,這樣才不辜負自己出家修行這一大事因緣。〈普賢菩薩章〉講到這裡為止,大眾休息。(全文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