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七章 明來暗謝



(一)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前一章提到眾生因為貪欲、貪色,所以心中的光明隱晦不顯,道也不現前。如果自己心當中的無明、煩惱太多,與善法不相應,晚上睡覺時不是黑洞洞的、糊里糊塗,就是做惡夢,不會夢到自己在打坐、在修善法等光明的境界,也不會夢到大善知識、同參道友。夢隨心生,起好的念頭是好夢、起惡的念頭是惡夢、起清淨的念頭是清淨的夢,假使什麼念頭都不起、什麼夢都不做,就是如來的境界,心當中一片光明,這就是真正的明。

  本章承接前一章的道理。「夫見道者」,「見」就是契悟、明白、了解;「道」,有深、有淺,本章所說的道,是指我們這一念清淨心,這一念光明、自在、平等、絕對的心。「見道者」,是指契悟本心的人,契悟哪一念心?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處處作主、定慧不二,就入了「見道位」。所謂「道不離心」,這念心迷了,就屬於眾生境界;契悟到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就是「見道」。悟了以後,心經常安住在道上,這念心就愈來愈清涼、愈來愈自在、愈來愈光明。這一念光明,是從自心的智慧、禪定與慈悲所產生的。

  「見道者」,就是見到這念清涼心、菩提心、涅槃心的人。見道者與未見道者的差別,不在於外相,雖然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都跟一般人一樣,但是心境完全不同。見道者的心,時時安住在定慧、安住在中道實相上。所以,凡聖的差別,只在這一念心。《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處處作主、寂照一如,這就是道。道,有高下深淺,就看這念心能安住多久?一分鐘、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乃至於一天……,這就要靠功夫了。

  「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佛陀舉一個譬喻來說明見道的境界。「冥室」,就是黑暗的房間,沒有燈光、沒有光明。如果有人拿著火把走進這個房間,立刻就能把黑暗照破。修行也是如此,還未見道時,這念心就像冥室一樣,沒有光明;一旦見了道,心地一片光明,沒有黑暗,這就是淨土。

  「明」,有善法的光明、智慧的光明、禪定的光明和神通的光明。無論是什麼光明,都離不開這念心,這念心若能時時刻刻保持禪定與智慧,就能時時都有光明;如果禪定心、智慧心消失了,煩惱、業障就會現前,當下黑暗又出現了。

  打坐的時候可以檢視自己的心念,看看能不能時時起覺照?看看自己的清淨心是不是能夠持續?是不是站得住、站得長?瞌睡、昏沉、迷糊、妄想,是過去生的習氣、是心當中的黑暗,只有自己才能轉化、破除。破除了這些黑暗,心光自然現前,因為定慧不二這念心始終存在、是本自具足的。

  見道之後還要修道,繼續保任這念心,這才是真正的自己,這才是無量光、無量壽,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脫。這念心只有自己知道,安住在這念心上,什麼人都找不到自己。佛法所說的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常寂光淨土、諸佛法身、大圓滿、大手印、大威德,都是指這念心,〈永嘉證道歌〉云:「但得本,莫愁末。」這就是根本。這念心是因,有因就必定有果。

  開悟的人親證這念清淨心,所以知道要修道;還沒有開悟的人,則要增強信心,相信自己這念清淨心絕對存在,信心達到百分之百,就能與清淨心相應,清淨心現前,自然會有許多感應。心清淨,瑞相自然現前,這些都是清淨心當中本具的,也不用去執著它。如果不了解這個道理,就會去攀緣、執著瑞相和感應,一產生了執著,心隨境轉,落入五陰業障當中,就會失去定境、失去心中的智慧與光明。所以,無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要不執著、不攀緣、不理它,心始終安住在正念、正定上,一念到底。修行沒有別的,就只有這一條大路,找到了這條路,還要靠自己去走,才是最實在的。

  修行有事、有理。中根、下根的人,多半在事上用功;上上根機的人,則多在理上琢磨、從理上契悟。從理上契悟,無論行住坐臥都不離當念,一切無所求,這一念心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不作眾生求,因為「有求皆苦,無求乃樂」。這念心是本具的、是現成的,如果另外再去找一念心,就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了,就好像在太陽底下找影子,是絕對找不到的。

  無論是求東求西、求南求北,乃至於求生淨土,都是有所求,只要一求,就離道遠矣。淨土在哪裡?這念心回到至道上,就是淨土,與清淨心相應,就是淨土;相反地,與染污心相應,就是穢土。上根利智的人,只求當下這念心安住善念、正念、實相,求而無求,當下就是光明、就是淨土,這才是究竟法門。從因上、理上而言,當下這念就是淨土,這就是「即因即果」。

  有人以為死了之後才往生淨土,這是就事上、果上來說,屬於方便法門。就好像讀書一樣,要拿到博士學位,必須從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勤苦修習,兢兢業業地一步一步升上去。雖然從事上來說,淨土、解脫是未來的果報,但仍要從因上去努力;假使不從因上努力,一切都是枉然,明白這個道理,心就落實了。

  一般人在事上拚命地東求西找、南參北學,從早到晚忙的不得了,看起來好像很用功,實際上是因為沒有見諦的緣故。道不離心,淨土只在淨心中,始終不離當念,就能與道相會,就能見到真理,這就是見諦。見諦以後,修行就是四兩撥千斤,行住坐臥、動靜閒忙都不離當念。


(二)

  「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佛法有事、有理。「諦」,就是真實的道理,學道者,就是要能見諦。但有些人聽到學道要見諦,心生追求、想念,又成了妄想。

  諦,有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俗諦,指待人處世的道理。但是,做人做事再好,也免不了生老病死之苦,要想脫離老病死苦,就要觀空,證到空性就能免除世間的苦。再進一步來說,空的境界雖然很好,但缺乏大慈悲心,仍然不能破除無始無明,所以說藏身空境並不圓滿,在空境當中,可以暫時休歇一下,還要再進一步用功,契入中道第一義諦,這就是實相、就是如來佛的境界。悟到了實相,就是見諦,見諦以後,功夫還有深淺,還要繼續努力,時時安住在實相,念念分明,處處作主,清明在躬,動也如是、靜也如是,就能滅掉無始無明。

  「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菩提心是明、涅槃心是明、智慧心是明、善法也是明,所以,明也有深淺的差別。要達到常明的境界,就要滅盡無明,無明滅盡,大圓鏡智、菩提涅槃妙心自然時時現前,這才是最究竟的明。

  修行人學道見諦,就好像尋礦者找到了金礦,在找到金礦之前,必須花費許多的時間、精力、財力去尋找礦脈。既然找到了礦脈、找到了寶山,就要去開採,採到了金礦,還要披沙煉金,就如同儒家所說的「精益求精」,經過了千錘百煉,才能把純金從礦脈中分離、提煉出來。修行也是如此,要開採自心中的寶山,就要斷欲去愛、披沙煉金,真如法身、菩提涅槃妙心才會現前,這是最直接的大路。我們的自心寶山蘊涵著無量的智慧、定力、慈悲與神通,事理無礙、內外一如,十方世界都在這一念心當中,這就是最明的。了解這個道理,就要用功修行,去沙存金、滅暗存明。

  滅暗存明才是真正的修道,小乘講愛欲永斷,無明滅盡,大乘也是如此,《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禪宗有所謂的「破三關」──破初關,屬見道位;破重關,則法執滅;破了生死牢關,才是「無明滅盡,而明常存」的境界。無明漏盡了,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無論行住坐臥、吃飯穿衣,無不是淨土。

  佛法所說的明暗與世間的明暗不同,世間人以為白天是明、晚上是暗,開燈是明、關燈是暗。但是,明暗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譬如,我們認為現在是白天、是明的,但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人卻認為現在是晚上、是暗的。此外,人類的白天,對許多夜間動物而言卻是晚上。這種相對的明暗,就屬於眾生境界。

  一般人認為善法是明、惡法是暗,這個觀念也只對了一部分,因為每個地區、每個民族判別善惡的標準都不一樣。例如,我們認為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是善法,儒家也說:「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但有些國家、文化,並沒有孝順父母的觀念,他們也不認為這是善法。所以,世間善惡、明暗的標準是相對的假相,而不是絕對的實相。

  這裡所說的「明」,是絕對的明。悟到了這念心,就是見道、見諦,無論是白天、晚上,無論在台灣、大陸或世界的任何角落,乃至於在天堂、地獄,這念心都是常明常照、大放光明,這就是真正的明,這就是最高的真理。

  釋迦牟尼佛傳法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傳法阿難尊者,一直傳到菩提達磨尊者,是西天第二十八祖,也是東土初祖。菩提達磨尊者的師父──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是東印度人,在悟道得法之後,就開始一路南行,弘傳法要,度化有緣。

  有一天,般若多羅尊者來到南印度香至王的國家。香至王是虔誠的佛教徒,非常恭敬三寶。得知般若多羅尊者到自己的國家來度化臣民,機緣難得,便供養尊者一顆無價寶珠。

  當時香至王有三個太子,般若多羅尊者為了驗證他們的善根、慧根及對佛法的領悟程度,就拿著寶珠問三位王子:「此珠圓明,有能及此否?」這顆寶珠渾圓明亮,價值連城,有沒有其他寶物能夠超越這顆寶珠呢?香至王的大王子月淨多羅和二王子功德多羅都回答說:「這顆寶珠是七寶中最尊貴的,沒有任何一物能超越它,只有尊者的德行和道力才配擁有這顆寶珠。」

  此時,第三王子菩提多羅卻說:「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於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

  這位三王子就是後來的達磨祖師,他在出家前就已經悟到這念心才是最明的。一般人認為世間的寶貝是最可貴的,但達磨大師分了幾個層次來說明,世間的寶物和世間的光明都不是最高上、最尊貴的,唯有法寶、智光和心明才是絕對無上的。


(三)

  「於諸寶中,法寶為上」,「法」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通達了有為法,也能契入無為法,所以,法寶都是至高至上的。佛法是寶,以佛法為依歸,最低限度可以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更進一步,了悟心即是佛,則能超越生死,這種寶才是照天照地的無上珍寶。

  凡夫俗人以為世間的寶珠是寶,但如果遇到了強盜、小偷,身上的寶珠可能就會讓自己喪身失命。這樣看來,寶珠到底是不是寶呢?所以,只有契悟了佛法、心法,超越生死,不但是這一生,生生世世都受用不盡,所以法寶才是最珍貴的。

  「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智慧之光才是所有光中最高、最上的。智慧,與一般世間人所說的知識、聰明不同,是一種出世法、無漏法。智慧之光能明辨是非、正邪、善惡,知道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方便法與究竟法的差別。現在是科學時代,但科學的發現與發明仍然要靠智慧。智慧是從清淨心中所產生的,科技的運用也不離這念心。科學發明的目的,應該要以人類的福祉為依歸,如果不是用慈悲心、平等心,而是以貪瞋癡的心來發明科技、運用科技,科技就會成為一種毀滅世界人類的禍害。

  假使這念心不清淨,心光闇蔽,智慧心不現前,就會造惡業,可能就會導致坐牢,甚至沒命,人生愈走愈黑暗,將來還會墮入無間地獄、三塗惡道。所以,「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悟了這念心就是明,就能超凡入聖,時時刻刻處處作主、清明在躬,能夠分辨是非善惡,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智光、心明是最高上的。

  在中國歷史中,有提到關於夜明珠的記載。夜明珠的光芒,在白天陽光的照耀之下顯現不出來,必須在夜晚沒有光亮的時候才能顯現,是一種無價之寶。但即使夜明珠非常珍貴稀有,仍然屬於相對的世間之光,不是最上的光。

  「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於此」,夜明珠雖然能放光,但是還是要靠智者的慧力去分辨。寶珠是無情物,不能自顯其寶,要靠有情的智慧才能明辨。舉例來說,中國歷史上有伯樂與千里馬的公案,千里馬如果沒有遇到伯樂,也顯不出千里馬的才能。所以,如果沒有智者的慧力,就沒有辦法辨別出寶珠的光明。又如中國的和氏璧,它的外表就像普通的石頭,但裡面卻藏有價值連城的寶玉,不識貨的人不知道它是寶貝;但即使識貨,若沒有智慧,卻可能因它而喪命。

  「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師」指般若多羅尊者。「師有其道」,尊者道行深厚,道就是寶;人人都有佛性,佛性就是寶。眾生在迷,不識自心之寶本自具足,假使覺悟了,自心的寶珠自然現前。

  從菩提多羅的回答中,尊者知道三王子很有慧根,於是又問:「於諸物中,何物無相?」什麼是沒有形相的?大眾或許會回答:「心是無相。」但菩提多羅卻答道:「於諸物中,不起無相。」不起心、不動念才是無相的。這念心只要一動念就有相,善有善的相、惡有惡的相。只要有相,就有成、壞。無相,就沒有成;沒有成,當然就不會有壞。什麼是「不起無相」?這念心達到無念,就是無相的境界。無相,就沒有去來、沒有生滅。安住在無相的境界,才能夠真正得到自在。

  如何才能達到無相的境界呢?就是契悟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念心一念不生,就是無相。保持無念、無相,什麼人都找不到自己,佛也找不到、魔也找不到、閻王小鬼也找不到,所以,當下無念就能了生死。要了生死就要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這才是最高的智慧法門,這就是無上大法。有大福報的人才能聽聞到正法,只有信心達到百分之百,才能契入無相的境界。

  尊者又問:「於諸物中,何物最高?」菩提多羅答曰:「人我最高。」貢高我慢的人,眼睛長在頭頂上,以為自己最高、最上,其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修行最基本的功夫就是破除我執。以眾生境界而言,妄想、五欲、人我是非,是最高的。中國有一句俗話:「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多欲之人貪得無厭,欲望無有窮盡,貢高我慢、人我是非也是最高。

  「於諸物中,何物最大?」菩提多羅答:「於諸物中,法性最大。」法性就是空性。法性空寂,如虛空般無有邊際,所以說法性最大。

  「尊者知是法嗣。以時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尊者從和菩提多羅的問答中,知道菩提多羅是個法器,將來可以繼承如來大法,但當前機緣尚未成熟,所以就沒有說出來。有些事情在時節因緣成熟之前講出來,就會生是非、招罪過。所以般若多羅尊者「默而混之」,含含糊糊地沒有點破。

  「及香至王厭世,眾皆號絕,唯三子菩提多羅,於柩前入定,經七日而出,乃求出家。」「厭世」就是厭離世間。世壽圓滿,結束這一生的果報,就得離開這個世間。「眾皆號絕」,「號」是號啕大哭,「絕」就是氣絕、氣悶,傷心太過就會哭到氣都沒了。因為香至王篤信佛法,是個賢明的君主,所以當他往生時,所有的家屬、親眷、臣民都悲痛欲絕,對香至王的離世感到很傷心、很不捨,只有第三王子菩提多羅,不但沒有哭泣,而且還在棺材、靈柩前打坐入定。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哭泣對往生者不但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還有害處。人往生時,如果有人在附近哭哭啼啼的,會干擾到往生者,使其神識也產生悲傷的情緒,進而對世間更加留戀。世間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以為不哭好像是不順孝道,勉強也要哭一哭,有些人哭了半天也哭不出一滴眼淚,就乾脆請哭喪團來假哭一番,這就更離譜了。

  三王子在香至王的靈柩前保持定心,入了禪定。禪定有無量的功德,真正入了禪定,就能夠度脫亡者,最低限度也可以將禪定的功德回向給亡者。菩提多羅入定七天,出定後就決定捨棄榮華富貴的生活,出家修道。

  「既受具戒,尊者告曰:『如來以正法眼付大迦葉,如是展轉乃至於我,我今囑汝。』」菩提多羅受了具戒以後,尊者就將佛的心法傳給他,並改其名為菩提達磨。這一段是說明傳法的經過。


(四)

  「靈山拈花,迦葉微笑」,世尊將正法眼藏傳給了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再傳阿難尊者,如此展轉傳到般若多羅尊者,為西天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度眾的因緣已經圓滿,便將釋迦牟尼佛的正法傳給菩提達磨尊者。「囑」是囑咐、遺囑。二十七祖的〈付法偈〉,囑咐繼承者要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度化眾生,同時也是尊者一生修證的記錄。

  「聽吾偈曰:『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心地生諸種」,心生萬法,這念心能生出無量無邊的法,十方世界一切種子都在這一念心當中。「十法界圖」中間就是一個「心」字,上有四聖、下為六凡,為賢為聖,在於這念心;墮入三塗惡道,也不離這念心。所以,古德言:「三點似星相,橫鉤似月斜,披毛從此出,成佛亦由它。」智慧愚癡、富貴貧窮、天堂地獄、淨土穢土,無一不是這念心生出來的。悟到不生不滅、不起無相的這念心,就是最高、最究竟的境界。

  「因事復生理」,世間的事事物物離不開因緣果報的道理,事出有因,事中有理。中國有一句格言:「事成不成於成事之時,其成必有因;事敗不敗於敗事之時,其敗必有因。」成功不是巧合的,成功的背後一定有辛勤的努力與奮鬥;也沒有偶然的失敗,失敗的背後必定有導向失敗的原因。以佛法中的十二因緣為例,為什麼有老死?為什麼有生?……追究生老病死的根本原因,就是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乃至於有緣生,生緣老死。從行、識至老死,就是事。事有粗、有細,有遠、有近;理也有粗細、遠近之別。

  孔子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一般人都認為孔子很有智慧,孔子卻說自己「無知」。孔子所謂的「無知」,並不是指什麼事都不知道,而是不起心、不動念,安住在了了常知、清明在躬的這念心。一般人的知是有分別的,有第一念就有第二念,有二必有三、有三必有四……念念遷流,就成了相對的眾生境界,這就是《大乘起信論》所說的:「一念不覺生三細」,所以孔子的「無知」,其實就是最高的智慧。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如果有人問孔子事情該如何解決,孔子一定會詢問對方事情的本末終始。本末終始,就是因果事理,任何事情都有它背後的理,一定要把理找出來,理才是最重要的。

  「因事復生理」,理存於事,事相也有事相的重要性。要證到果位,必須要腳踏實地用功修行,圓滿自己的福慧,成就自己的果報。悟到了不生不滅、真空妙有、本自具足的道理之後,還要在事上來努力,修戒、修定、修慧、修六度萬行,所悟的道理才會究竟顯現。修行如果只是在事上用功,就容易生無明起煩惱。假使契悟了理,理不礙事,事理並進,道業就容易成就。

  雖然如此,還沒有契悟理的人不要灰心,事中有理,只要依照佛法的教導腳踏實地去實踐,「因事復生理」,等到事相上圓滿了,理自然就會現前。例如,佛法告訴大眾要布施,就老老實實地布施,沒有半點懷疑;還要修忍辱,遇到一切境界都要忍,從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最後到寂滅忍,忍到最後,心自然止住不動,寂滅就現前了。

  「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這些都是事,最後心當中沒有一點點執著和掛礙,就能契入理。所以,事中有理、理中有事,事理無礙,齊頭並進,修行一定會有所成就。

  「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付法偈〉前二句是講因地修證的道理,後二句則是般若多羅尊者陳述自己的修行境界。尊者這一生漏盡煩惱,菩提涅槃的果德究竟圓滿,而萬行因花所開敷的就是清涼解脫、不生不滅的淨土世界。

  「尊者付法已,即於座上起立,舒左右手,各放光明二十七道,五色光耀,又踊身虛空,高七多羅樹,化火自焚,空中舍利如雨,收以建塔。當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丁酉歲也。」尊者將法傳給菩提達磨之後,就從座上站起來,兩手一張,各放出二十七道五色光芒,然後身體一躍而起,離地有七多羅樹高,在空中,自心中發出三昧真火,把色身焚化掉,入無餘涅槃。二十七祖傳法給菩提達磨尊者的時候,相當於中國宋孝宗大明元年,歲次丁酉。

  這一段公案闡釋了世間明暗和佛法明暗之間的差別。世間人只知道事相上的明暗,佛法的明暗不但有事有理,而且事理一如,才是究竟的真理。

  世間上的明不能永久存在,白天過去,暗夜就來了;太平世界過了,接著就混亂……始終是善惡消長、明暗互生。佛法講的明,指漏盡欲愛、色愛、煩惱、無明等惑業,自性光明自然顯現。這個明,才是究竟的明。

  如來藏,就是大光明藏。大光明藏是本具的,雖然是本具的,還是必須漏盡無明,光明才能彰顯。心當中的欲和愛,是眾生歷劫以來的無明習氣,這就是佛法所說的思惑。轉化惑業,也是一種菩薩行。把所有的惑業都轉化掉,最後唯有心明常存,就是如來法身。

  修行就是要契悟這念心,這念常住不滅的真心,就是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如來法身,都不離這念心,不要另外去找,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時時刻刻清清明明、處處作主,這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地隨緣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

  古德云:「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大眾既然出家了,就要藉著建設道場、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因緣,用功修行、磨鍊自己,絕對不要再產生新的過失。有了這種決心和信心,這一生一定可以把無明滅盡,得到解脫,成就道業。如果沒有這個信心,自己輕賤自己、患得患失,修行就不容易成功,自心的光明也不會顯露。大眾一定要有信心、有擔當,隨緣任運,不造新殃,堅持到底,成道證果,指日可待。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