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一)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本章強調愛欲是障道的根本。要悟道、乃至於證道,就必須捨離愛欲。捨離愛欲,心才能澄淨。

  澄心的方法很多,小乘稱之為「斷」,大乘稱之為「轉」,無上乘則是「煩惱即菩提」,只要這念心安住正念、安住實相,時時刻刻有覺、有照,定慧不二,這樣煩惱是斷也是轉、是不斷也是不轉,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方法,道自然就現前了。

  「佛言」,本章並沒有弟子提問,而是佛無問自說。愛欲是障道的根本,所以無論是修大乘或小乘,都應該要捨離愛欲。有人以為小乘才講捨離愛欲,修大乘佛法就能隨心所欲,這實在是錯誤的知見。

  「人懷愛欲」,這裡的「愛欲」,主要指男女之間的欲愛、色愛。「懷」就是思念、想念、懷念,指的是自己的起心動念。心起惡念,繫念財色、名利,自心就會變得混濁。譬如,看到一個女孩子,聲音甜美、頭髮秀麗、皮膚白皙、身材苗條、氣色紅潤……處處都很動人,心裡就經常想念這個女孩子,不但想念她的外貌,進一步還想與她發生關係,這就是「人懷愛欲」。

  相反地,如果心繫善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死,時時思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心就會愈來愈清淨。清淨心、平常心、不動心、無為心、菩提心,就是道。道是人人本具的,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

  「不見道者」,心懷愛欲,就永遠無法見道。只要心中一想到男女之欲愛、色愛,自己的清淨心就會變得混濁,迷迷糊糊、昏昏沉沉,失去了智慧。接下來,可能就會做錯事、造惡業,將來就要受苦果。人的心中有三把火:欲火、飢火和無明火。社會上有許多亂倫、強姦的案例,就是因為欲火一起,完全失去理智,根本不會想到將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譬如有一缸水,裡面的水原來是澄清的,只是缸底有泥沙沉澱。如果有人用手去攪動這一缸水,沉澱在缸底的泥沙就會被攪動,愈攪、水就愈混濁,最後連自己在水面上的倒影也看不到了。原本澄清的水面如同明鏡一般,可以映現外面所有的影像,但是經過攪動以後,不但水變得混濁,原先平靜的水面生出許多波紋,就更不能顯現任何影像。這是一個譬喻,說明自心因欲愛迷惑,而變得混濁不清,喪失智慧,以致無法覺照自己的心念與行為。

  「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因為自己的心中有欲愛、色愛,就好像不停地在泥水中攪動一般,愈攪愈混濁,所以無法與本具的清淨心、平常心、不動心、無為心、菩提心相應,所以道不現前,不能見道。相反地,只要停止攪動,慢慢地,不但波浪平息了,泥沙也會沉澱下來;最後將沉澱在缸底的泥沙全部移除,就真正是「愛欲垢盡,道可見矣」。要想悟道、想求道,不是在外面到處找,而是要在我們這念本心中求,求自己不打妄想、不起惡念,不生欲愛、色愛的念頭。

  「交錯」,就是二者互相依存、互為牽絆。眾生沉迷於欲愛之中,欲與愛互為因果,因愛而生欲、因欲而起愛……始終循環不停。舉例來說,看到某個女孩子身材苗條、頭髮很秀麗、音聲很悅耳,自己心中就產生了想念,乃至於貪愛;有了貪愛,就想盡辦法想要占為己有,這就是因愛而生欲。愛欲薰心、色欲薰心,有了欲與愛互薰互生,原來的清淨心就變混濁了,就迷失了本心。心念迷迷糊糊,愛欲的念頭更加增長,這就是「交錯」,彼此之間互為影響、互相帶動,心水愈來愈混濁。不但混濁,而且還興風作浪,智慧就愈來愈闇蔽。所謂「色膽包天」,這個時候,即使違反倫常也不以為意了。這就是因為欲火使智慧障蔽的關係,道更不可能現前。

  要想見道,沒有別的,首先要把心定下來,保持「八風吹不動」。第二步,還要有返照、覺照的功夫,把淤泥化除,最後才能達到「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所以,這念心要安住中道、安住實相,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不想好事、壞事,不想美、不想醜。這念心沒有好壞、美醜的分別,就不會產生貪愛和取捨,慢慢地心就可以定下來。心定之後,還要能作主。能作主,就是智慧。有定、有慧,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就是最高的道,不假外求。

  這一章所談的「捨愛得道」,有兩個層次:身遠離和心遠離。大眾發心出家,辭親割愛,離開世俗的家、離開紅塵境界,表面上好像捨離了欲愛,可是如果仍然心生掛礙,就不是真正的捨離。修行、修道沒有別的,就是要在這念心上用功,如果這念心不清涼、不自在、不平靜,即使自己躲到深山中,不與人往來,最終還是與道不相應。

  無論禪、淨、密、律,都強調欲愛是生死的根本。淨土宗祖師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禪宗則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有一些些欲愛,將來必定還有一些些業障;有一些些的業障,將來難逃一些些的果報。「一些些」就是一點點,這一念心只要有一點點掛礙,將來所感的果報是很大的。一念欲愛心起,將來就會感得極大的苦果,所以大眾絕對不可以小看這一些些。要了生死,就是要在這一念心上來了,這念心絕對不能起欲愛的念頭。

  經云:「菩薩見欲,如避火坑」,菩薩遇到淫欲的境界都要遠離,何況是凡夫眾生?無論任何人,只要一沾染上欲火,一定會被燒傷,甚至喪命。本章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大眾,雖然道是本具的,但愛欲之垢蒙蔽清淨本心,所以不能見道,甚至連感應、神通和智慧都沒有;假使能遠離愛欲,愛欲垢盡,大道自然就會現前。

  見道之後,就看看自己這念心站不站得住?站不站得長?站得住,這念心就具足智慧和定力;站得長,能持續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乃至於一天、一月、一年,無論順境、逆境,都能保持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成道了。成道就是這麼簡單的事。

  假使不了解什麼是道,心靜不下來,始終在外面東求西找,東分別、西分別,討厭這個、討厭那個,不了解這些分別、愛憎都是一種攀緣。攀緣,就是波浪──攀緣好的境界,心中就起善念;攀緣壞的境界,心中就起惡念。心念善善惡惡,翻滾攪動,始終沒完沒了,就像一潭混濁的泥水,無法顯現自性的清淨。

  無論禪、淨、密、律,無論是修任何法門,都要歸到這念心。只要回歸到這念心,道自然而然就能現前。否則,天天講經說道,始終只是記一些名相而已,沒有辦法契悟這念心性。哪一念心性?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只要這念心能安住中道、安住實相,一念到底,自然不會生起愛欲心。最後愛欲垢盡,道業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明白這個道理,就算是悟道了。依照這個道理來用功,成功與否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所謂「悟道容易修道難」,悟道要靠因緣,成道也要靠因緣。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在這裡聽法,這就是因緣。要有過去的善根、慧根與福報,才能聽聞證悟無上菩提、究竟解脫的法門;如果沒有善根、慧根與福報,就只能聽到一些方便法門。


(二)

  大眾既然有因緣聽聞究竟法門,並能了悟其中的道理,接下來就要修道。要發長遠心,依心起修、依性起修,這念心時時刻刻都不起欲愛的念頭,定慧不二,直到愛欲垢盡,因緣成熟,一剎那間大放光明,身心就能得到究竟解脫。假使不了解「悟道容易修道難」,就容易以凡濫聖。有些人只了解部分道理,就大言不慚地說:「經上說:『心即是佛。』我有心,所以我也是佛!」因此生我慢心,就容易造惡業。

  明白這個道理,可以自己檢視看看自己的欲垢、愛垢是不是滅盡了?垢,就是污垢。譬如我們穿的衣服,一天不洗,也不一定感覺髒;兩天不洗,可能還是看不出來;如果經過三、四天、甚至十天、半個月不洗,就會有斑點出現;如果再堅持不洗,髒污一層一層地加上去,最後就會成垢、成結,這時想要洗衣服,就得大費周章了。過去沒有意識到要愛惜這件衣服,現在才發現它原來是件寶衣,然而,寶衣上已經沾滿了塵垢。所以,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將污垢清除,寶衣的光彩自然會再重現。

  修行也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經常返照,檢討反省看看自己有沒有欲愛、色愛的煩惱?有沒有貪、瞋、癡?這就是真正的修道。所謂「隨緣盡分」,修道,就是盡自己的本分,勤修善法。修善法能積聚福德,但假使貪著福德,也是一層垢。這種垢與眾生的無明垢、煩惱垢不同,這層垢是功德之垢。古德云:「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因為有所貪著,即使是白雲、是善法,還是一種垢、還是障礙。

  世間上一般人從早到晚的所作所為,大多是在積聚煩惱垢。有了煩惱垢,將來就感三塗惡道的果報。如果是貪著功德的垢,未來的果報就是人天之福──或是生天享樂,或生於人間大富大貴。所以,要進一步,修一切善而不執著善,不但有福德、也具有智慧,這就是菩薩住世。再進一步,返照自心,安住中道實相,直至「愛欲垢盡」,就等於是如來佛的境界了。

  道在哪裡?道不離心。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要時時刻刻覺察、覺照。一起心一動念,有了愛欲心就要把它照住,不繼續起第二念、第三念。《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什麼是「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時時刻刻都要返照,在事相上達到完全清淨,道就能現前。就好像洗衣服一樣,衣服上有陳年的污垢,只洗一次是絕對洗不乾淨的,經過兩次、三次、十次……甚至百次、千次,只要努力不懈,一定能夠洗得乾乾淨淨。

  明白道理,就算是悟道了。悟道以後,還要修道,要靠自己一分一分地去除習氣,要有恆心與毅力。不要只期待佛菩薩來摩頂加持,也不要在外面到處東求西找,一切都在自心當中,只要返照自心,檢討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或是修種種法門──四念處觀、四無量心、六波羅蜜……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慢慢就能夠達到「愛欲垢盡」。

  佛陀時代,有一個修道人在河邊樹下打坐。但這個修道人尚未去除貪心,經過了十二年,還是沒有成道。佛陀知道這個修行人的因緣成熟了,可以度化,便化成一位沙門,來到這個地方與他一起坐禪。

  到了晚上,有一隻烏龜從河裡爬出來,到樹下乘涼;另外又有一隻水狗,也利用晚上的時間出來覓食。水狗一看到烏龜就想吃,烏龜很聰明,立刻把頭、腳和尾巴縮到龜殼裡,久久都不伸出來。水狗等得不耐煩了,就放棄了,到別處另尋食物。佛陀就利用這個機會,向修道人說法。

  釋迦牟尼佛問:「你在這裡修行多久了?」「修了很久了。」世尊繼續問:「對道理有沒有契悟?修行有沒有進步?」道人回答:「修行這麼久,始終與道不相應。」釋迦牟尼佛就說:「剛才你有沒有看到?這隻水狗要吃烏龜,烏龜要逃跑也來不及,但牠很有智慧,馬上把頭縮進殼裡,四肢也縮起來,因此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世間上一般人不知道生死無常,六根經常向外攀緣六塵境界,流轉生死,喪失慧命。修行就要像這隻烏龜一樣,時時刻刻收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謂『藏六如龜』,道業才能有所成就,也才能保全自己的法身慧命。」

  所以,平時收攝六根,向內返照,就不會起欲愛、色愛心。假使過去所造的業識種子現前,就用誦經、持咒、念佛、念法、念僧等方法來化除。佛所說的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用來對治我們的煩惱、化除心垢的,假使過程中出現種種感應、瑞相,也不能生起貪愛、執著,否則又會迷失本心。

  古人有謂:「食色,性也。」他們不知道「食」與「色」是眾生性而非聖性。要想超凡入聖,就要把「食」與「色」看破。凡夫眾生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貪著口腹之欲。假使能把飲食之欲轉化成禪悅為食,就是聖性;眾生心懷愛欲,假使能把愛欲心轉化成無緣大慈,就是菩薩行。

  佛法提到:「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欲愛,就是一種染污。要想超凡入聖,不是逃避凡夫境界,另外去找一個聖境。超凡入聖,必須靠轉念,知道自己起了欲愛心,馬上念一聲:「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當下欲念就轉成淨念,心就清涼了。念佛是一種對治法門,能夠轉凡夫染污的念頭成為清淨心。更進一步,就是靠自己覺察、覺照,要能作主,轉化自己的煩惱,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一般人不了解這個道理,總是希望佛菩薩來摩頂加持,讓自己轉識成智、成道證果,而不了解求佛、念佛的人是誰。念,就是轉念,把原來的惡念、雜念、欲念,轉成清淨的佛號,所以終究還是自己在用功,不是佛菩薩在幫你用功。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法法平等,念佛、持咒、誦經的目的,都是在轉煩惱、都是在斷欲去愛,這就是正法、就是智慧。一般人只知道念佛有功德,卻不知道念佛的功德在哪裡。斷欲去愛、轉煩惱使心清涼,這就是念佛的功德。

  假使不念佛號,也可以用慧觀的方法來斷除欲愛。男女之間的欲愛,有的貪色、有的貪相。假使不了解色是一種假相,就會被種種虛妄的顏色所迷惑,生起愛著。高矮、肥瘦,就是相,相也是虛妄的。譬如女孩子身材很苗條,過了二年、三年,身材走樣了,腰變得像飯桶一樣粗,相貌也不再可愛了,這就是無常。所以,相也要看破。

  有些人則是貪愛對方的聲音。聲音也是會變質的,現在的聲音聽起來好像很優雅,哪天生了病,就成了破嗓門了。所以,一切都是無常的。要時時刻刻起觀行,無論青黃赤白、高矮胖瘦,一切色相都是虛妄不實的。經過一次次的分析、思惟,貪愛的念頭就不會再生起了。這就是慧觀,是以智慧觀照來破除自己的愛著心。

  更直截了當的方法,就是在境界現前時,保持覺察、覺照,檢討反省、慚愧懺悔。起了慚愧懺悔心之後,馬上繼續保持正念。正念,就是無念。有了正念,就有定力,就能產生智慧。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菩提心,當下就能契悟道果。


(三)

  無論是在家或出家,斷欲去愛、了脫生死都是修行的根本。假使不知道從根本上來對治,這一生最多只是修福報。雖然有了福報,煩惱仍是一大堆,自己不知道對治,還怪佛法不靈。要對治自己的煩惱,就要從根本著手。什麼是根本?就是斷欲去愛。此外,還要起大悲心、大願心,用大行來實踐自己的悲願,最後就能達到「一乘任運、萬德莊嚴」的諸佛境界。

  《楞嚴經》云:「菩薩見欲,如避火坑。」菩薩遇到欲愛的境界,都要遶道而行,唯恐被沾染上淫欲之毒。凡夫眾生存在心當中的欲愛習氣,就像不定時炸彈一樣,遇緣就會炸開。所以,最徹底的辦法,就是移除這個不定時炸彈。無論禪、淨、密、律,修任何法門,都要在這個根本的問題上下功夫;否則,就只是在種善根、累積福報而已,沒有辦法超凡入聖、了脫生死。

  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誤以為修行學佛的「任心自在」,就是隨便、自由,什麼都不用管,這實在是錯誤的觀念!甚至還有些人鼓勵出家眾到日本去過在家和尚的生活,這不是顛倒、糊塗了嗎?出家就是要了生死,如果連斷欲去愛都做不到,還談什麼修行呢?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帶著一個小沙彌在深山裡隱居修行。小沙彌從小在山上長大,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男女的欲愛、色愛。小沙彌十七歲的時候,有個因緣必須下山買東西。臨走前,老和尚告誡小沙彌:「街上有老虎,很可怕,會吃人。」小沙彌問:「老虎長什麼樣子?」老和尚說:「老虎的腳很小,頭髮長長的,走路還會扭扭捏捏的。」老和尚特別叮嚀小沙彌:「到了街上,遇到老虎要趕快遠離,千萬不可以去看、去碰。」等到小沙彌從山下回來後,老和尚問小沙彌:「街上什麼事物最好看?」小沙彌回答:「老虎最好看!」

  欲愛、色愛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無明煩惱,藏在八識田當中,遇到因緣就會被牽引出來。所以要了生死,一定要從這上面下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三業不犯──身不犯、口不犯、意不犯。

  大眾對佛法要有絕對的信心,對自己的修行也要有信心。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要確實地把功夫落實,就要靠自己的發心,要有願心、有願行,時時檢討反省、慚愧懺悔,更重要的是要安住正念,這樣才能真正契入道果,了生死、證菩提。如果沒有辦法時時刻刻安住正念,就先修一切善法,因緣成熟時,也能悟道、證道。方便法門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連方便法門都不修,就真正是門外漢了。

  耶穌教中有一位聖者,名叫保羅。為什麼稱他為聖者?保羅知道要保持清淨心,但他仍有欲愛的煩惱,到了晚上,假使欲火一起,無法克制。為了要使自己的心清淨,每當欲愛的念頭一生起,就到雪地上去打滾,利用這種苦行的方式來磨鍊自己,對治自己的欲愛心。

  以小乘的角度來看,就是要遠離染污的境界。除了身遠離,最重要的是心要遠離。假使心沒有遠離,即使身遠離,這念心也不會真正地清淨。譬如,犯人被關在監牢裡,十年、二十年,甚至無期徒刑,為什麼不會成道?因為身體雖然遠離了犯罪的環境和因緣,但心並沒有真正地遠離。

  佛法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從大乘的角度來看,境界現前時,不需要到雪地裡去打滾,只要這念心回光返照,用智慧的觀照把欲愛的惡念轉過來,修行就是四兩撥千金,這就是大乘佛法。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了這個功夫,即使身處在花花世界裡,心也能不著塵境,這就是真正的遠離。

  菩薩在哪裡?菩薩不離世間。大眾看到佛像、菩薩像都是在蓮花台上,或站、或坐、或臥,這是什麼道理?代表諸佛菩薩行、住、坐、臥,心都不生染著,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這念心始終清淨、清涼。修行學佛也要如此,無論行、住、坐、臥,都要能觀照自己的心念,要念念分明,絕對不要染上欲垢和愛垢,要像蓮花一樣。

  佛經中提到,如來入甚深禪定,破除無始無明,是金蓮花;菩薩的心,是白蓮花;眾生的心,則是生了銹的鐵蓮花。雖然是生銹的鐵蓮花,但不失鋼性,只要經過一番錘鍊,去除無始以來的無明垢穢,終究會回復清淨。

  修行人捨俗出家,妻子兒女、名位權力……什麼都放下了,就剩下欲愛、色愛這些根本的煩惱。欲愛、色愛的種子,無始劫來蘊藏在每個人的八識田裡,無論到哪裡,始終跟著你,逃也逃不了。假使逃到天上,天上也會變成穢土,乃至於變成地獄、餓鬼、畜生。陶淵明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假使心念轉過來了,一了百了,即使身在紅塵,心不染著,當下就是天堂、就是淨土。

  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由於每個人的心念和心境不同,對於所處的環境認識也就不同。假使欲愛、色愛心完全轉為清淨心了,心常在定中,看到整個世界就是大光明藏、就是淨土。相反地,心懷愛欲之人,心常在散亂之中,看到這個世界就是穢土。所以,佛說:「人懷愛欲,故不見道。」無論面對任何境界、無論處在任何環境,這念心才是最重要的。要想超凡入聖,就要從這念心上來轉。能夠時時刻刻在心上用功,無論是學業、功德或道業,一定都能有所成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