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二章 斷欲絕求


(一)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這一章是講頓悟法門,前面講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屬於漸修。透過漸修,慢慢薰習,業障減輕了,然後聽頓悟法門,也能悟到當下這一念心,哪一念心?「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這一念心。

  《四十二章經》有漸修法門,也有頓悟法門,這一章完全是講頓悟法門。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就會產生疑惑:「為什麼在前面第一章是講斷見思惑、講證果,心要繫道,這裡又說『心不繫道』呢?」

  「繫」,就是繫心一境。舉例來說,持戒,心就繫在戒上面;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也是一樣,把這念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面,就稱之為「繫」。那麼,為什麼這裡講「心不繫道」?是不是有些矛盾呢?其實沒有矛盾,前面屬於漸次修證位,這裡則是講「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屬於頓悟法門。《六祖壇經》提到,不談禪定、不談解脫,只談心性。心性,就是「不繫道」,也「不歷諸位」,是一個絕對的境界,這一章的主旨就在這裡。

  「佛言」,是指釋迦牟尼佛。「出家沙門者」,出家的目的是什麼?「斷欲去愛,識自心源」,「欲」是心中的五欲境界,「愛」是男女之間的欲愛、色愛。「識自心源」,要認識自己這一念菩提心。心,有肉團心、有妄想心、有真實心。真正的「心源」,不是肉團心、不是妄想心,而是本具的覺性。師父在說法、大眾在聽法,是誰在說法、誰在聽法?明白這念心了,就找到心的根本。

  以參話頭來說,「話頭」就是念頭,藉由參話頭這個法門,找到沒有生滅的那個地方,這就是心源;就像水一樣,找到了源頭,水始終是用不完的。一般人天天都在用心,用的是什麼心?生滅心,所以就有生老病死。如果契悟了這念覺性、這念不生不滅的心,就是「達本」,這就是心源。這念心在哪裡?所謂「平常心是道」,師父說法、大眾聽法的這念心就是,不假絲毫造作,「當體即是,動念乖真」。

  「識自心源」以後,還要保養聖胎。大家都打過禪七、修過中道實相觀,中道實相這念心,就是心源。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是一種定境;有了定,還要生心,如《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念心不要打瞌睡,不但不打瞌睡,而且還要能作主。所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當下寂照無為這個心,就是心源。要在這念心上來契悟,契悟以後,就是「達佛深理,悟無為法」。

  「無為」,是指我們這個心,不起心、不動念,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寂靜無為,一念不生。古人說,有為就是方便,無為才是究竟。要想達到無為的階段,也不離有為,不執著有為就是無為,如《金剛經》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善法而不執著善法,這就是無為。

  誦經、念佛都是有為法,誦完、念完以後,沒有能念之心、沒有所念之佛,這念心寂靜無為,就是無為法。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內無所得」,我們心中得到什麼呢?沒有得到什麼,是本具的;「外無所求」,心是本具的,求什麼呢?《六祖壇經》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有求皆苦,無求乃樂,道是本具的。

  修道,不是修一個道出來,而是時時刻刻檢討反省,把我們的煩惱、執著化掉;化掉了煩惱、執著,一切都是現成的,所以說「內無所得」,因為有得就必有失。《楞嚴經》中,阿難尊者以為佛陀會送給他三昧,假設佛陀送給我們三昧,這是有所得,既然是從外而得,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到了以後,還是會失去。所以,道是無所得,也是無所求。

  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一念心,有沒有所得?有沒有所求?這一念心是本具的。每個人一生下來,這念心都存在,餓了就知道吃、高興了就笑一笑、煩惱了就哭一哭,能夠哭、能夠笑、能知道吃的這個心,是誰給我們的?不是父母給我們的,也不是閻王給我們的,也不是菩薩給我們的,是本具的。既然是本具的,所以「內無所得,外無所求」,一切都是現成的。


(二)

  「心不繫道」,「繫」,就是靠。心繫道,是一種方便。以念佛來說,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把心靠到佛號上面;靠到佛號上,就是繫道。心裡想到六波羅蜜,想要開始行布施,這就是繫道;心想到法,就是繫在法上面。

  為什麼要「繫」?假使心中不是想到布施、持戒、誦經、持咒……心就跑掉了、就打妄想去了,所以誦經、持咒、持戒的目的,就是「繫」,把這個心靠到一個善的境界上。進一步,「心不繫道」,什麼都不想,為什麼?因為道是本具的,「起心即錯,動念乖真」,「內無所得,外無所求」,一切都是現成的,還想什麼?一想,起了一個念頭,就成了生滅,所以要「心不繫道」。

  過去有一位梵志,拿了一束花來供養釋迦牟尼佛,佛問:「你來供佛,是求什麼?」一般眾生都是有所求,求佛菩薩給他增福慧、消業障。這位梵志說:「世尊!我什麼都不求,我是來求道的。」佛就說:「你是來求道,好,放下。」這位梵志是個清淨修行的人,就把這束花放下了。放下以後,畢恭畢敬地合掌,準備聆聽佛陀微妙的開示。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他:「還要放下。」梵志便把手放下來,心裡感到疑惑:「我雙手合掌,很恭敬、很虔誠地在這裡聽法,為什麼世尊要我把手放下來?這是什麼道理?」想不通,心裡還在思惟、還在想念,釋迦牟尼佛就跟他說:「還要放下。」梵志回答:「我實在什麼都沒有了,還要放下什麼?」釋迦牟尼佛說:「你能想的這個心,也要放下。」通身放下,一念不生,真正是達到「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這時就完全與道相當了,這個境界必須自己去體悟,這就是頓悟自心。

  有些人很疑惑:「既然什麼都沒有了,我們的心究竟在哪裡?」這個道理也必須要了解,假使不了解,就落入頑空,產生邪見。社會上有些人提倡「自在禪」,認為什麼都不去想,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才是自在,這就是一種邪見。雖然什麼都要放下,但是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這念心要存在,這是最重要的。

  「亦不結業」,不要求道,也不要造惡業,這念心寂照一如。業,有黑業、有善業、有淨業、有不動業。起了貪瞋癡,造了殺盜淫,就是黑業;造了黑業,就要受三塗惡報。所以,要做善事、修善業。出世間的善業,有三皈、五戒、十善,雖然是善業,還是業。善業是一個好夢,惡業是一個惡夢,都要受報。善業的果報是在天上、人間,惡業的果報是三塗惡道。

  再進一步,誦經、持咒、念佛、念法、念僧、回向、修善斷惡、修六波羅蜜……這還是業,是淨業;淨業也要受報,將來的果報是在淨土。修四禪八定,是不動業,但四禪八定定多慧少,如石頭壓草,只是把煩惱伏下去;定散掉了,還是要受報。所以,必須「不結業」,什麼業都不造,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不作眾生求,這就是不結業、就是頓悟自心。所以,「心不繫道,亦不結業」,一切都是現成的,這個心就是清淨法身,沒有去、沒有來。因為沒有業,哪裡有去來?有去來,就有業;有業,就有去來。

  「無念無作」,我們這個心不起一個念頭,沒有任何造作,《圓覺經》裡提到「作、止、任、滅」,心當中念頭一起,就是「作」,無論是想到修空觀、修假觀、修中觀,都是「作」。頓悟自心的法門是一個念頭都不動,沒有「作」,這樣就是沒有修;沒有修,就沒有證。沒有修、沒有證,我們這個心就是絕對的;有修、有證,就是有能、有所,是屬於相對的。

  舉例來說,一般修行人都想入涅槃,希望證得空、智。但是,能入這個心和所入的涅槃境界,還是相對的。羅漢有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就是位;三賢十地,也是位。這裡所講的是「非修非證」,不經過四果羅漢,也不經過三賢十地,「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當體即是,動念乖真」,這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道,就是最高的道。    


(三)

  《四十二章經》前面提到的「四真道」,屬於漸次修證;這個地方是講最高的如來境界,是菩提心和涅槃性的境界,是頓悟自心的法門。悟了這念心,「非修非證,不歷諸位」,師父說法、大眾聽法的這個心,「當下即是,動念乖真」,沒有修證、沒有去來,直下承擔。這個法門,不是一般小根小器的人所能信受;能夠信受者,就是上上根器的人。但是,相信了以後,為什麼還不能得解脫?因為我們過去的習氣很重、執著很重,信心不夠,所以後面就要漸修。這一段是頓悟,頓悟了以後,要漸修;漸修了以後,要歸於「無念無作,非修非證」這一念了了分明的菩提心。

  所以,漸要漸得,頓也要頓得;否則,認為頓悟的法門很高,執著這個道理,就忽略事上的修行,這是有理無事。相反地,如果只執著在事上修,而不知道心性的道理、菩提心的道理,也是不究竟。所謂:「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佛經裡面提到,雖然證到阿羅漢果,佛仍稱之為焦芽敗種,什麼原因呢?就是有修有證,證到我空之後入涅槃,入了涅槃,出離三界,但沒有契悟菩提心。

  這個地方講「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是指菩提心這個道。《菩薩戒經》提到,菩薩不入三界,又不離三界;不入五蘊,又不離五蘊;不入四大,又不離四大,以大慈悲心在三界當中來來往往,卻始終沒有出入──不即不離,當下這個心,「名之為道」,是最高的菩提和涅槃。

  《四十二章經》的道理有大乘、有小乘,有漸修、有頓悟,非常有意義,大眾要背熟。前面的「三十七助道品」屬於漸修,是三乘所共學;從初果到四果,每一個果位所斷的見惑、思惑,也要了解。從五停心觀到別相念、總相念,再到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最後用八忍八智十六行觀的方法斷見思惑,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次第。

  佛教有顯教、有密教,有些人認為密教講「即身成佛」,顯教並沒有告訴我們如何成佛,顯教不及密教高明。其實,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成佛的方法。所以,修行學佛要研習經教,否則就會被邪知邪見所影響。

  佛法有漸修、有頓悟。頓悟是先悟後修,先悟到我們這念心,然後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當中,使這念心站得住、站得長,時時刻刻都能作主。漸修,是漸次修證,因為我們心中的煩惱很多,必須藉由種種法門來對治我們的習氣。自己檢討反省,如果瞋心比較重,就專門修慈悲觀,慈悲觀能對治我們的瞋心,譬如有「四無量心」、「七周緣慈」,這是屬於漸修。漸修法門就如同到醫院看醫生拿藥方,我有什麼病,就服什麼藥,個別對治。什麼是頓悟?只要把這念心掌握住了,百病消除,什麼藥都不用服,只服一味藥,這一味藥能醫百病。哪一味藥?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心,寂然不動,行住坐臥、時時刻刻不離當念,又有定力、又有智慧,這念心定慧不二。只有這一味藥,沒有第二味,這一味藥服下去,百病消除,無始以來的生死,一下就了了。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這盞心燈要存在,這就是頓悟。

  禪宗祖師說:「大悟幾十次,小悟幾百次。」出家學佛也是悟,悟什麼?悟到人生是苦,只有佛法才能斷煩惱、了生死、出苦海。相信人生有三世因果,也是悟。這些都是在事上悟。頓悟自心的法門,就是當下這念心,其他什麼都不要管。了解什麼是頓悟、什麼是漸修,就不會受邪知邪見的影響;明白頓悟怎麼悟、漸修怎麼修,這一生絕對可以達到不退位。

  《四十二章經》第一章屬於漸修,第二章屬於頓悟,希望大眾把《四十二章經》讀熟、背熟,不但要背熟,而且每一字、每一句的道理,都必須去了解,了解了,落實修行,這一生道業就有所成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