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與勤學
──導師於中台佛教學院結業暨開學典禮開示


(一)970203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世界一家,天涯若比鄰,整個世界的空間縮小、時間縮短了,由於空間縮小、時間縮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更頻繁。佛法講「一花一世界」,我們慢慢觀察,每一個空間、時間就是一個世界,這是從事上來講。有這麼多的世界、這麼多不同種族的眾生,如果沒有達到博學的境界,要傳播佛法就很困難。無論是修菩薩道、弘揚佛法,甚至就整個世界的趨勢而言,每個人都應該要博學。博學、勤學,通達語言,明白一切事理,與人相處自然不會有障礙。

  就個人而言,要提升自己、充實自己,也應該要博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學業、事業,做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得圓滿,先要有好的工具,就如同研究學問要有工具書,切大石頭要有鋸子。想要博學,必須有場所,中台佛教學院就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除了有好的處所,還要有好的教授師、好的課程、充足的時間,這些都是成就博學的條件。例如在普台國民中小學就讀的學生,不但有幽靜的環境、完善的設施,還有很豐富的學習課程。要想在同一個地方學這麼多東西實在不容易,一般家長為了讓子女有所成就,除了在學校所學的一般課程以外,還要送他們去補習,學英文、日文、鋼琴、游泳……我們想一想,時間是有限的,空間又分散在東西南北,家長為了孩子的學業必須來回奔波;但是在普台,家長不需要如此勞累,只要送到學校,要學什麼就有什麼。我們佛教學院也是一樣的,有這麼好的機會在此學習,實在是一個最大的福報,有了這種認知,懂得珍惜現在的因緣,才會自動、自發、自覺,克服一切困難來學習。

  出家眾在佛教學院就讀,一方面是修行,二方面是學習,二者不能分開。道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就是學習,生活就是修行。研究學問是多元化的,有動、有靜,無論出坡作務、研究教理、誦經、打坐,都是修行。在佛教學院研究佛學,既是修行,又是學習,也是在磨鍊自己。不管年紀輕或年紀長,都要不斷地學習,人生是活到老學到老,除非已經達到無學位,成就阿羅漢果,達到寂靜涅槃。

  《八大人覺經》講:「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菩薩要向五明處學習,第一是內明,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煩惱,有煩惱障蔽便無法明見心性,甚而偏離原本之清淨性德,造惡墮落,因此要藉由檢討、反省、改過,來漏盡自己的煩惱。佛所說的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對治煩惱的良藥,參禪、念佛、持咒、打坐、修善,乃至於修四念處觀、五停心觀,都是為了對治自己的煩惱。煩惱是自己妄想所生,別人無法制止我們,唯有靠自己檢討、反省、改過,才能止息妄想、化除煩惱。儒家講「內聖外王」,內聖就是檢討反省,淨化自己、提升自己。心念要清淨、口業要清淨、行為要清淨,三業清淨才能超凡入聖,這是自利。修菩薩道還要以廣大心普度眾生,所以要博學,增進個人的學養,充實弘法度眾的資糧。就如同醫生,要熟悉每一種處方,才能醫治眾生的病,而這些處方必須從現在努力學起。

  大眾做到品學兼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博學多聞,例如學英文、日文,我們所學的這些知識都是度化眾生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台山的教育和弘法是多元化的,所以大眾要博學,什麼都要學習,將來到海外的精舍弘法,必須懂得外國語言;就算不是弘揚佛法,把語文學會了,也能提升自己,不會孤陋寡聞,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這就是博學而來的。希望每一位都要博學,提升自己的涵養、學養,如果不把握現在學習的機會,將來到精舍弘揚佛法,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就太遲了,因為要想再學習就沒有這麼充分的時間和資源。

  學習任何知識、技能,要想有所成就,「會、熟、巧、精」是四個重要的步驟。不但要努力學習,學會之後,還要持續磨鍊。以習字而言,除了學會運筆方式、各家字體,還要經過不斷的練習,先學會一家字帖,或學柳公權、或學顏真卿,要有恆心不斷地練習,熟練以後,寫出來的字與原帖的字體一樣,這個就是會了;所謂「熟能生巧」,到了熟練的程度,運筆自然很流暢,不需看字帖也能寫出自己的風格;更進一步還要精益求精,精通了必然會有卓越的成果。

  今天講博學,是針對目前的時勢因緣。現在道場弘法不只是閉關打坐、誦經、念佛,還要透過多元化的方式來接引大眾,諸位不僅要深入經藏,對於書法、繪畫、藝術、文學、語言都要了解,知識愈廣博,度眾的空間就愈大,也能修更多的福報;假使沒有這些工具,要修福報都不容易。所以佛教學院就是讓大眾努力培植福慧的處所。


(二)970210

  如何達到博學多聞?就是要勤學。所謂勤學,是勤學苦讀,要忍耐、精進、吃苦,學問、技能才會有所成就。任何事情的成就都不是偶然,也不是僥倖得來的。學習技能、研究學問的過程都是先苦後甜,所以不要怕吃苦。大眾都知道「勤能補拙」,勤下功夫,經過不斷的練習,最後必然學有所成。如果覺得自己腦筋不好,該如何補救?腦筋不好是因為妄想執著太多,所以要檢討反省,把過去的妄想執著通通看破、放下,把煩惱妄想空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努力勤勞地博學多聞,要有恆心、耐心、信心,用心學習,如《中庸》所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熟讀、熟記是學習最根本的方法,普台國民中小學連續幾次參加英文千字王比賽得到好成績,就是學生努力的成果,參加比賽的學生至少能熟記數千個單字,如果能背一千個單字是小學的程度,到了大學就要記一萬個單字,乃至於讀研究所要熟記一萬五千個單字,學語文就是要循序漸進地熟記、熟背。不論是學英文或中文都是如此,佛教學院的學僧除了背生字以外,還要背四書、背唐詩、背經典;背經、背古文雖然很苦,但是完全背熟以後就很愉快,可以增進自己的文學涵養。不但佛經要背,儒家的四書也要背,背了以後,自己消化、吸收了,自然而然會有所領悟。四書裡面有很多道理,包括作學問的道理、修行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治國的道理……所以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會通書中的一切道理,事理通達無礙,自然可以學業成就、事業成就、名利成就。出家眾學習這些不是為了追求名利,世間的學問都是弘揚佛法的一種工具,融會了這些道理,度眾的資源就愈豐富。有因必有果,現在大家就是要學習,博學多聞,刻苦耐勞,努力付出,才會有所成就。

  在佛學院深入經教、學習各種法門,都是助道的工具,學了以後,要保持這念清淨心的存在,要歸於自性,不能迷失自己。自性就是自己的本性,悟到了本心本性就是正法住世;如果執著所修的法門,終究不能契悟正法。例如布施波羅蜜,不論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最後都要三輪體空、能所俱空,空也不執著,歸於靈知靈覺、歸於自性,才能了達般若性空。永嘉大師〈證道歌〉講:「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所以六波羅蜜當中的般若波羅蜜很重要,沒有般若波羅蜜,就無法開智慧、無法圓成佛道。大家要了解,前面所修的是事,後面則是回歸於理,要能融通事理,做到事理無礙。即使知道空的道理,光是講空,沒有確實行善布施,這也不是般若空;布施了以後,不執著能施的人、所施之物、受施的對象,達到三輪體空,最後歸於自性,才是般若性空,這才是真空妙有。


(三)970217

  佛法所說的宗和教,一個是心性,一個是教理。禪宗祖師講:「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我們除了知道這念心,也要了解經教,否則對修行沒有幫助。例如有些人誤解「心即是佛」的道理,認為既然自心是佛,就不需要修善、吃素,這就是沒有通達事理,愈修離道愈遠。所以不但要修善,修了善還要不執著,將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達到能所俱空,才能與道相應。如果不了解什麼是宗,不明白心性的道理,學了再多的經藏、律藏、論藏,還是無法解脫自身的煩惱,只是「入海算沙徒自疲」,如同到海裡數沙子一樣,永遠數不清,不過是徒自疲勞。所以,通教又通宗,「如日處虛空」,通達教理,又通達自性,就如太陽在虛空運行,不留一點痕跡。做任何事情就是要如日處虛空,將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檢討反省,心當中始終不留一點痕跡;雖然心無掛礙,可是又能生萬法,這就是妙有。「事理元無二,同居大覺中」,一個是事,一個是理,二者不相妨礙,融通事理,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無論修習禪、淨、密、律,一切法門最終都要歸於自性,自性就是覺性。現在所修的是因,未來的成就是果,如果現在沒有修福德、修六波羅蜜,將來也沒有生淨土的果報。淨土是果報土,淨就是清淨的身口意,不貪、不瞋、不癡,不造殺盜淫,這就是在淨土;心裡起了煩惱、打了妄想,就不是淨土。所以「心淨佛土淨」,心清淨就是淨土,不要另外去找淨土,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在事上打轉,始終找不到淨土。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終極目的皆在於令大眾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提醒我們做任何事情時時刻刻都不要離開本性。

  總而言之,修行學佛、研究經教的目的是要超凡入聖、得解脫。《金剛經》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契入無為法,才能超凡入聖。我們現在所學的都屬於有為法,修了有為法而不執著,就能契入無為法。「聖」並不是一個形相,而是悟到無住心,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住心就是大眾聽法的這個覺性,這念清淨心、無染著心。保持這個覺性,就是養道。這念心保養成功了,就能得解脫。

  《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知道人人本具佛性,明白「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道理,就不要到外面去東求西找,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假使知道本具之理,但由於煩惱、習氣太重,無法安住這念清淨心,就要在事上努力,時時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起善念要保持,起惡念就要立刻對症下藥,檢討反省,使這念心保持安定、光明、清淨。六祖大師說:「有念念成邪,無念念即正」,即使起心動念都是善念,還是屬於生滅法,無念才是究竟。所以要能達到無念,無妄念、無雜念,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清楚明白,這個不生不滅的覺性才是真正的自己。這念清淨心每個人都有,若能真正體解到凡夫心無染著的原本性德就是悟了,悟了以後,還要經過長時間的保任,念念分明,處處作主,方能真正契入聖賢法界。

  勤學、博學是為了要普度眾生,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親眷,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要把心量擴大,觀眾生苦,發菩提心。《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吃苦耐勞,多磨鍊、多學習,才能成就知識、技能。明白了什麼是正、什麼是邪,自己要堅持正念,隨順覺性。堅持正念,隨順覺性,要一直到底,最後才會有成就。

  開學是一個新的開始,從現在開始要重新起步,重新出發。古人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的一切如昨日死,今天有了這個學習的因緣、機會,現在才正開始。不要追悔過去,知道自己以前不夠努力,現在開始用功還來得及,檢討、反省、慚愧、懺悔,重新開始,一定能進步。

  身為佛弟子,每一位都有責任承擔如來家業,如來的家業就是無為法。現在這個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儘管世間上的一切知識、科技不斷進步,站在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仍然不究竟。什麼是究竟呢?我們的菩提心、這念覺性,這就是我們的寶山,是真正的自己。無論這個時代如何發展,世間的一切都是人心的起用,都是眾生心意識的作用。表面上看起來是繁榮和進步,在佛法看來,都是念頭在活動,都不是人生最高的真理。要救這個世界,就是要使每一個人覺悟,明白自己這念覺悟的心。禪宗祖師講:「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心法雙亡性即真」,覺悟到自心,就是活在最高的空間當中,可以超越時間、空間,這個才是真,才是真理常住在世,希望每一個人都要有這種正知正見。修行之人應要知道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時時保持正念、清淨身口意三業,就是安身立命之處,也是最直接了當的。出家,修的是出塵路、解脫路、無上菩提路,大眾要有信心,現在努力,將來一定能達到菩提涅槃的果德。今天是佛教學院開學,希望每一位皆能事理通達、事理無礙,博學多聞,勤苦修學。博學多聞,這一生才有成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