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七的意義
──九十五年夏季學界精進禪七開示

(一)960617


  今天是禪七第六天,在這六天中有沒有坐到一支好香?什麼是一支好香?就是坐在這裡很清楚、很明白,身體不在了,禪堂也不在了,只有這念心。這念心由相對達到絕對、由粗到細,超越了時間,這念心是無住心,是人人本具的清淨心、無為心現前,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聽到引磬一響,覺得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下座時感到身心很寧靜、很喜悅,這就是一支好香。坐到了好香,不要執著,還要繼續用功;沒有坐到好香,也不要煩惱,只要繼續用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坐到好香。所以千萬不要認為過去的努力都是白費的,因為有過去才有現在,有前前才有後後,就如吃飯一樣,吃到最後的半碗飯才吃飽,不能說之前吃的都沒用,如果沒有之前吃的,最後怎麼會吃飽?打坐、修行也是如此,平時誦經、持咒、參加法會、護持道場,現在來打坐用功,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堅持到了最後,自然而然心就清淨了、這念心就不動了,好香就現前,這是求也求不到的。《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契入無為法,就能超凡入聖。

  佛法的道理一是有為,一是無為。平時修善積德,功德法財屬於有為,屬於福報;在禪堂靜坐用功、返照自性,屬於無為,只有當下這念心,就是智慧。沒有過去的薰修,福德因緣不具足,要想來參加禪七也不容易,所以修行要福慧雙修。

  打坐就是調身、調心、調飲食、調睡眠,管理自己。佛有十種稱號,其中之一就是調御丈夫。修行就是要能夠調御自己,調心,心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最後善念也不執著,歸於無念;調口,口只講好話,不講壞話,管理自己的口;調身,身體也要管理,不應該做的事絕對不做。這些都能做得到,善調身心,這一生就能解脫。管理自己,先要有正確的知見,若不了解道理,就沒辦法管理自己,乃至懈怠、放逸,認為吃喝玩樂是正常的,久而久之積非成是,不應該做的也就成為習慣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以前不抽煙的人,慢慢抽煙上癮了,時間一久就認為那是正常的,說他抽煙不對,他反而搬出一大堆理由。

  學佛就是要把習氣轉過來,「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平時很少打坐,就是生,現在禪七一坐下來,腿又酸又麻又痛,心煩意亂,就認為:「打坐太辛苦了,修行何必這麼苦?種個善根就好了!」因此就打退堂鼓。要知道,打坐先要定得下來,要耐得住寂寞,不然始終是沒辦法得到禪悅。因為打坐這個法門以前很少薰修,很生疏,現在要生處轉熟,靜坐七天,慢慢地勉強自己,由勉強成了習慣,由習慣就變成了自然。以前喜歡動,這雙腿帶我們到處跑,甚至走小路,到黑暗的地方,做了很多壞事。身體喜歡動,就造業;心喜歡動,就打妄想;口喜歡動,就惡口、兩舌、綺語、妄言,造了很多罪,現在要把它調過來,熟處轉生。過去幾十年都在過這種生活,我們現在要把它轉過來,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儒家說:「克念則聖,罔念則狂。」「克念則聖」,能夠克制自己的惡念、妄念,就可以超凡入聖。克念,檢討反省,絕對不造惡業,心不起貪、瞋、癡,只起善念,絕對不起惡念;口只講好話,絕對不講壞話;身體只做善事,絕對不做壞事,心當中就是清涼。「罔念則狂」,放縱自己的念頭、放縱自己的行為,這樣就是凡夫,狂妄的凡夫就會墮落。所以佛教與儒家聖賢所講的話,理是相同的,差別在於有深有淺而已。



(二)960624

  禪七是究竟的法門,禪宗講打禪七,淨土宗講打佛七,道理是一樣的。什麼是打禪七?什麼是打佛七?「打七」有事、有理。七就是七天,為什麼不是八天、九天、一個月?因為要閉關一個禮拜以上並不簡單,在事上來講,騰不出這麼長的時間。此外,時間太短也難以達到效果,就像燒開水一樣,這一鍋水剛剛有了暖氣,還沒燒開就要停止了。我們打坐也是如此,一天、兩天時間太短,一個月、二個月時間太長,所以七天剛剛好。譬如煮飯,需要半個鐘頭才能煮熟,煮過頭就燒焦了;若煮不到半個鐘頭,飯還是生的,也沒有用。所以從事上來講,七天剛剛好。

  就理上而言,「七」是指第七識。從唯識學來講,人有八識,眼、耳、鼻、舌、身識是前五識,第六識就是想東想西、精打細算,第七識就是執我。例如看到一只手錶,是金錶、是名牌,這是第六識在分別;花錢買這只手錶要幾十萬、幾百萬,自己沒有錢,乾脆來個順手牽羊,就把手錶放到口袋裡去了,這是第七識在作用。無論善、惡,都是一個種子,這個種子就落在第八識,所以第八識又稱為含藏識,我們從過去生到這一生的所作所為,善善惡惡,通通在第八識當中,有因就有果,沒有哪一個逃得掉。所以,佛經講:「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明白了這個道理,做人、做事就找到一個方向了。因此絕對不要做壞事,現在做壞事聲名掃地,乃至於家敗人亡,未來還要受惡報。

  打禪七就是在轉識成智,把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所謂冤親平等,無論男眾、女眾,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法講的平等,是立足點的平等,雖然每個人都能成佛,如果不去努力,不去轉識成智,不修善斷惡,不藉由打坐淨心、定心,那麼還是薄地凡夫一個,仍會墮落、輪迴,這就是不平等了。雖然如此,佛性還是存在,這又是平等的。所以佛法是絕對的智慧,真正講民主的鼻祖就是釋迦牟尼佛。



(三)960701

  我們坐在禪堂裡就是要明心見性,這念人人本具的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成了佛、成了菩薩,這念心不增加一絲一毫;現在在這裡靜坐,雖然沒達到絕對的心、清淨的心,但是也和十方諸佛的心一樣,不曾減少一絲一毫。

  以唯識的角度來講,第八識是含藏識,什麼善惡種子都有,所以一打坐靜下來了,就會看到很多的境界,這些境界並不是外來的,就如晚上做夢一樣,「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八識田中的種子所顯現。如果用照相機來比喻,我們的眼睛就像照相機的鏡頭,鏡頭一掃,外面所有的東西都入到鏡頭裡面。我們的第六意識則是在分別哪個影像好、哪個不好。第七識則一一執取。照相機的快門一按之後,外面一切好的、壞的境界通通落入八識田中。第八識就好像膠卷,一落入第八識,要把這些影像洗掉,那就要轉識成智,使八識成為真空、妙有。如何將八識田膠卷中的種子洗得乾乾淨淨呢?就要靠打坐、誦經、持咒、懺悔。

  打坐時看到種種境界現前都不要理它,因為是八識田中現出來的。看到佛祖向你微笑,不要理它;看到喜愛的人出現了,不要理它;看到親戚朋友來了,也不要理;乃至於看到七寶宮殿、重重山水,也不要理它,這些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我們要體悟的這念心是本具的,就好比把膠卷洗得乾乾淨淨的,裡面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什麼都有。所以,我們打坐就是養成這功夫。《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打坐時,看到好的、壞的都不理它,覺性一定要存在,若心跑掉了,就容易打瞌睡、打妄想,昏昏沉沉,起不了作用,只是身體在坐。因此,善調身心,不打妄想、不落昏沉,使自心念念分明、處處作主,這就是打禪七。

  打佛七,也是同樣的道理,用這一句佛號作為方便,對治昏沉、對治妄想。昏沉來了,「阿彌陀佛」,不要昏沉;妄想來了,「阿彌陀佛」,把妄想念掉。念了以後,這句佛號也不要執著,最後仍要歸於本心,歸於無念。「萬法歸宗」,明白了這個道理,行住坐臥堅住正念、隨順覺性,任何地方都可以修行。



(四)960708

  祖師大德有一首偈子,將八識比喻為八個兄弟:「八個兄弟一個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在外作買賣,一個在家把帳開。」八個兄弟都在一心中,「一個伶俐一個呆」,第六意識是最伶俐的,很會精打細算,「呆」指的是第八識,就像是倉庫的看守員。前五個兄弟「眼、耳、鼻、舌、身」識在外作買賣,客人來了,要去招待客人,東西少了,就要去買東西,到外面交涉,這是前五識,在外面跑堂、作買賣。眼一看到有好東西,馬上就通知第六、七、八識。「一個在家把帳開」,精打細算的第六識結帳後,就把帳交給第七識,最後就送到八識倉庫裡去了。「八個兄弟一個胎」,八識都是我們這念心,但為了方便為大眾講解而用了種種譬喻,從體、相、用三方面來講,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要如何才能管理自己,以轉識成智、轉染成淨?

  平時我們都是在起心動念,善念、惡念、雜念……沒完沒了,禪七當中要做到無念,一進禪堂,修數息觀對治妄想,妄想沒有了,也不需要再數息了,因為數息是一種方便法。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如同藥方,是對治的方便法門,藥是用來治病的,病治好了,就不需要吃藥了。所謂「藥無貴賤,治病者良」,最貴的藥不一定有效,例如感冒的時候,吃最貴的補藥也達不到效果,因為不對症,反而用便宜的阿斯匹靈比較有效。

  「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佛為令大眾了解種種道理,演說的法有深亦有淺,眾生的根器有上根、中根、下根,有些人聽不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法門,就告訴他禮拜、懺悔的方法,「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句,福增無量」。其實,念佛也是不簡單的,佛法有事、有理,上根的人,了解念佛是對治煩惱的方便,內心起了煩惱,念一句「阿彌陀佛」,煩惱就沒有了;昏沉時,念一句「阿彌陀佛」,提醒自己不要打瞌睡。阿彌陀佛是指我們本具的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念阿彌陀佛是在以名昭德,目的是喚醒自己本具的良知良能、喚醒自己本具的覺性,所以念阿彌陀佛,也是對治煩惱的藥方。但是,對不懂佛法、下根的人這麼講,他可能就不來信佛法了;要是跟他說念佛可以得到佛的加持、庇佑,可以消災延壽,他就很願意念佛。講法雖然不一樣,卻都能得到好處。



(五)960715

  念佛,主要在對治自己的煩惱,念佛就是提起一句佛號來返照自心。念一句佛號之後,心中沒有煩惱、妄想、昏沉,就繼續堅住正念,正念就是佛,無念就是佛。

  以前有一位居士,每天都很精進地念幾萬聲佛號,有一回孩子哭鬧不停,怎麼勸都不聽,於是這位居士就拿起念珠來打孩子,而且還邊打邊念「阿彌陀佛」。我們想想看,念佛怎麼還發脾氣拿念珠打人呢?這就是不了解念佛的目的。脾氣一來,念一句「阿彌陀佛」,氣就消了,念佛的目的是在這裡。一般人都有貪、瞋、癡的煩惱,例如貪財、貪吃、貪睡,起了貪心,一句「阿彌陀佛」,就把貪心轉過來了。念佛就是淨心、定心,轉識成智,這個道理明白了,任何時刻佛都在我們身邊。正念就是佛、無念就是佛、慈悲心就是佛,覺察、覺照、平等心就是佛,既然如此,到哪裡去找佛?找不到的。坐下來,把心靜下來,心清淨了就是佛。

  修行就是要轉識成智,打坐、禮佛、經行,這是在轉前五識。如何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平時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有了過失,知道檢討反省,靜坐思惟,就是在轉第六識。打坐時一念不生,就能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打七就是在打第七識,第七識不平等,所以要轉識成智。如何去轉?相信人人都有佛性,用平等心看待大眾,平等心就是佛,尊重心就是佛。以前有一位國王邀請出家眾去應供,但守門的人總是阻攔穿著破舊的法師,不允許他們入內。有個出家眾為了應供,特地向同參道友借新衣服來穿,到了會場正要開始吃飯時,這個出家眾就先將飯菜供在新袈裟前,旁人問:「師父!您為什麼將飯供養袈裟呢?」法師說:「沒有這件袈裟,我今天沒辦法來應供啊!守門的人只讓穿著好衣服的法師接受應供,所以我今天能來應供,要感謝這件袈裟!」像這守門人的心態就是不平等,因為不管穿好的、壞的,人人都有佛性。

  由於走路容易打妄想、睡覺容易昏沉,所以用靜坐的方法最適當。打七就是在打第七識,就是用靜坐的方法來轉識成智。靜坐的目的在淨心、定心、明心,心無雜念,不想東想西、不患得患失,才能定心。如何明心?靜坐時,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清明在躬,不能打瞌睡,一打瞌睡就糊里糊塗,心就不明了。平時只起善念、不起惡念,這樣就能找到一條菩提大道。



(六)960722

  什麼是佛?什麼是道?這當中有究竟說法,也有方便說法。今天在禪堂裡開門見山地講,無念就是佛,有念就是眾生,達到無念,才能契入菩提、涅槃的境界。此外,不但要無念,還要不打瞌睡,這念覺性不能迷失。

  一般眾生都不知道無念,一生總是在有念當中過日子。《六祖壇經》講:「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打坐時不但不起惡念,連善念都不起,起惡念如同渾水中起了波浪,起善念就如清水裡起了波浪,不論是善念或惡念都不對,有念,心就沒辦法像明鏡一樣光明。離開有、無兩邊,這念心就是正念。我們現在先學無念,如果以為達到無念了,心當中還有一個執著無念的念頭,這也不對,所以,最後「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不執著有念,也不執著無念,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這念覺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昏沉、妄想,就是我們的本心,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明白這些道理,打七才有意義。

  依《禪宗永嘉集》所說,我們靜坐的時候有五種念頭,這五種都是妄念。第一、故起念,故意起一個念頭,例如,初初到禪堂打坐時,腿酸、腿麻、腿痛,始終定不下來,為了轉移這些煩惱,就故意起個念頭,想一些事情讓自己的心有所依靠,使自己不覺得腿痛難耐,但是,這與靜坐達到無念的目的是相違背的。

  第二、串習念,心靜下來以後,過去的念頭紛紛浮現出來,這就是串習念,是過去已經成了習慣的妄念。過去有哪些朋友,就想到那些朋友;過去有哪些嗜好,就想到那些嗜好……,想這些成習慣了,這就是串習念。

  第三、接續念,坐在這裡自己作不了主,善念、惡念就像海水中的波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始終停不下來,念念相續不斷地在打妄想,這就是接續念。

  第四、別生念,已經覺察到這些持續不斷的念頭,自己發一個慚愧心:「今天來這裡打坐,為什麼還在打妄想?實在對不起自己!下座後一定要去拜佛懺悔……或者,乾脆不要打坐,去護七好了……」這是和打坐不相關的念頭,是別生念。

  第五、即靜念,「參加禪七是無量的福報,這一年當中好不容易才排了七天的假,怎麼可以放棄?打七就是打七!其他的念頭都是錯誤的,一定要達到無念……」在佛前懺悔之後,心慢慢地清淨下來,沒有任何念頭,坐下來一片清涼,感覺很寧靜,認為自己得到禪定了,聽見外面的一切聲音反而很討厭,這是「靜念」,只是一個靜的境界。

  以前有個禪和子,心達到了靜境,聽到別人講話、走路的聲音都感到不對勁,就決定到沒有人煙的深山裡修行。在深山裡住茅篷,總要有吃的,於是他就種菜,可是雀子卻來吃他的菜。白天要趕雀子,晚上又會聽到野獸吼叫,沒完沒了,他乾脆就去行腳了。有一天,遇到一個老太太,這個老太太是開悟的人,住在茅篷裡養道。老太太問禪和子想不想閉關,她願意護關。禪和子心想,這是難得的機會,於是接受了供養。很快地,三年過去了。老太太告訴每天為禪和子送飯的年輕女兒:「明天師父出關,你把關房打開後,先做一個動作,測驗師父有沒有開悟。師父一出來,就上前去把師父抱住,問他當下是什麼感受?看看師父坐了三年是怎樣的心境?」禪和子很有功夫,他講:「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坐了三年,都沒有起個心、動個念,被女孩抱著,好像枯木靠在寒巖上,一個念頭也沒有,不知道對方是男、是女?是美、是醜?大家想想,自己有沒有這種功夫啊!這個境界算是很高了。但是老太太卻講:「我三年白供養了一個死漢子!」就把禪和子趕走了。能達到「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這個境界也算不錯了,可是卻不是真正的開悟,因為「死水不藏龍」,其中只有定而沒有慧,覺性沒有現前。

  禪和子知道自己確實沒有開悟,繼續再去行腳。過了三年,又走到老太太這裡,老太太又成就禪和子閉關三年。到了出關那天,老太太還是像上次一樣,請女兒把禪和子抱住,看看師父講什麼?開悟的人說出的話果真不一樣,這回他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給你婆婆知!」這就是個「知」字,不只是定,不是「枯木倚寒巖」了。時時刻刻「知」都要存在,我們坐在這裡不能像木頭,所以諸位打坐時不能含糊,不但是要無念、無想、無住,覺性更要存在。覺性就是菩提心,「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從第六意識契入,第六意識清清楚楚,就能轉識成智,這念心清楚明白,才是發菩提心。



(七)960729

  神秀大師有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屬於漸修的法門。心當中有了煩惱、妄想,知道檢討反省,把不好的念頭化掉,就是「時時勤拂拭」,到最後連好的念頭也要放下,心如明鏡,沒有一點塵埃,可以照天照地。「身是菩提樹」,要保持清淨,身、口不能造惡業;「心如明鏡臺」,心要保持和明鏡一樣,不能有一點灰塵,灰塵落到明鏡上面,要趕快把它擦掉,只要一攀緣外面的境界,一起心動念,就知道是善念或是惡念,是惡念就要馬上看破,這是漸修的層次。

  六祖惠能大師則是更進一步契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念心是空性,哪有什麼樹?哪有明鏡臺?所有一切形形色色、善善惡惡、是是非非都是空,諸法畢竟空寂。這時六祖大師悟到的是空的境界,尚未悟到本心。後來,五祖弘忍大師為六祖大師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師一下就開悟了。所謂「無住生心」,也就是這念心清楚明白、寂然不動,也可以動,也可以不動,動也動得、靜也靜得。這念心有體、有用,「用而常空非有,空而常用非無」,諸位讀經、看書、寫作,這是心的作用,作用有生有滅,用了以後要歸於體。

  「用而常空非有」,這念心作用之後不要執著,要保持寧靜,保持覺性。「空而常用非無」,這念心是真空妙有,不能執著,但是如果什麼事都不管也不對,還要行菩薩道。既不能執著空,也不能執著有。以《六祖壇經》講開悟的三個層次來看,一是悟到假有,二是悟到真空,最後契入中道實相:「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念心有體、有相、有用。一般人多半執著空、有,而不知道中道實相的道理,才是究竟的開悟。這三種境界,一是神秀大師悟到的假有,二是六祖大師之前悟到的真空,最後悟到了這念心,既非假有也非真空,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這念心才是最重要的。這念心不打妄想、不落昏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要在這裡來用功。

  前面所講的「故起念、串習念、接續念、別生念、即靜念」,這五種念頭都不正確。靜境雖然好,但不是無上道。《楞嚴經》講:「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縱然把見聞覺知、把外在的「色聲香味觸」等塵境滅得乾乾淨淨,也不過是內守靜境,住在很幽靜的靜境當中,並不是真實的菩提境界,不是真正達到無念的境界,仍屬法塵分別影事。所以在靜中還要有覺性,這五種念頭都突破了,最後才能真正達到菩提涅槃。



(八)960805

  世間上許多宗教,甚至哲學、科學、心理學,都沒有提到佛法的這些道理,其實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是在傳這個道、這個心法,這個道理是「歷千古而常新」。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究竟是明哪一個心?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佛」從兩方面來解釋,一是智慧佛,一是如如佛。智慧佛就是我們的覺性,要動就動、要靜就靜,只起善念,不起惡念,知道檢討、反省、改進的這念心,就是「智慧佛」;這念心寂然不動,空而常寂,安住在寂然不動、真空當中,就是「如如佛」。

  《六祖壇經》講:「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菩提自性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本具的,覺即佛,迷即眾生。覺與迷都在於自己,起貪、瞋、癡,造殺、盜、淫,這個就是迷。現在知道這是不好的習慣,知道造惡業將來會墮落,就絕對不去做,只做正事、做善事。人有物質生活,還有精神生活,一家之主把家庭照顧好,學生用功於課業,在社會上從事正當的職業,不投機取巧,除了做到以上這三項,還要建功立德,做功德、做善事,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心靈世界,例如大眾來這裡打禪七。這五個方向就是在家的菩薩行。

  在禪七中,最低限度要領悟這些知見,依照這個方向修行,就不會走錯路。現在社會上有些邪知邪見的人說自己開悟了,說自己是如來、菩薩轉世,大家聽到了這些話,要懂得辨別。什麼是菩薩?「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學問淵博的人通常很謙虛,不會去吹捧自己的能力,也不會膨脹自己、不會要求別人向自己看齊。同樣地,真正有修證的人,不會吹噓自己是佛菩薩轉世,以此拉攏別人來作他的徒弟。

  打七也好、護七也好,最重要的是知見要正確,知見不正,就會走遠路、走錯路;知見正了,絕對不會走遠路、走錯路。什麼時間到達目的地,只是遲早的問題,現在知道這條路到台北是沒有錯的,只要邁開步伐,走一步就少一步,走十步就少十步。如果知見不正,不知道台北在北方,欲往北卻跑到南方去,反而愈走離目標愈遠。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正確的知見,一定要了解道在哪裡、佛在哪裡。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怎麼去修?「道」不是有所得,道是本具的,把貪、瞋、癡、慢、疑、邪見的煩惱都修掉,心清淨了就是道。佛法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七佛通戒偈〉也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修福報;「自淨其意」,時時檢討反省,六根清淨了,才能超凡入聖。禪七當中六根都是清淨的,假使沒有開悟,也有清淨的功德,坐在這裡七天,眼睛不亂看,耳朵不亂聽,嘴巴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身體打坐、禮佛、經行,乃至於聽經聞法,縱然沒有開悟,七天當中也有無量的福報、無量的功德。



(九)960812

  道是現成的,不用去求,「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心歇得下來就是。心要能看破、放下,如果看不破、放不下,如何歇得下來?所以要用智慧看破。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嗜好,舉喝酒的例子來說,很多人因為喝酒上了癮,造成高血壓、中風,要想把酒戒掉,一定得看破,但必須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看得破。酒為什麼不能喝?第一、喝酒會亂事,開車的人喝酒,容易出車禍;學生喝酒,會荒廢課業;當老闆的人喝酒,可能口無遮攔而妨礙事業,跟人家簽了契約,或許就成了城下之盟。第二、酒能亂性,喝了酒之後,連帶嫖、賭都來了。第三、酒能傷身,酒喝多了,可能引發肝硬化、中風,所以酒絕對不能喝。把這些道理認識清楚,知道喝酒沒有一點好處,自然容易戒掉,以後看到酒也不會想喝,這就是看破了。如果沒有真正看破,勉勉強強戒酒,哪天看到朋友大吃大喝,還是會想去湊熱鬧。

  再舉個例來說,學生為什麼要如此辛苦地讀書?現在是講究智慧技能的時代,若沒有學問、沒有技能,將來怎麼會找得到理想的工作?認清了現實與目標,就知道必須勤奮學習,博學多聞、增長智慧,現在辛苦一點也無妨,吃苦就了苦。同樣地,我們為什麼要打坐?打坐也是苦,但是打坐是先苦後甜,一旦證得了禪定,無量劫的生死一下就了了,就是有金山、銀山那麼多的財富,也比不上這種喜悅。所以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知道打禪七是大福報。

  所有的事情都要運用智慧理解,看清楚、看明白,打坐雖然辛苦,若能坐到一支好香,這一生就絕不虛度。想要坐一支好香,就得忍耐,覺得腿實在太痛了,甚至可以放下腿來,禪七當中有坐香、有行香,除了調身,更重要的目的是在調心,心不要散亂、不要昏沉,心能夠作主,就找到一個方向了。「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不要打妄想,把心歇下來,保持正念、保持靈知靈覺的這念覺性。我們的本心是無形無相的,沒有男相、女相,沒有在家相、出家相,但只要一執著就有了形相。什麼是執著?執著現在的年輕貌美,每天要擦脂粉,很注重自己的形象,久而久之,晚上都會夢到自己是女眾。要想解脫,必須保持覺性,清楚、明白、作主,不落任何形相,這就是靈知靈覺。想要得到這些果報,必須靠自己努力,清理自己的六根門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了,這一生就與道相應。

  禪宗祖師有首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什麼叫「退步」?檢討、反省、往內看,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些都是人生的真理,可以在禪堂裡實踐。能夠在禪堂靜坐打七是最大的福報,自己要珍惜,要對得起自己,不打妄想、不打瞌睡,堅住正念,隨順覺性──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