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本期主题:放下得失心自在







「诸法因缘生,无有自在故,因缘生故苦,因缘灭亦然。」
一切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成,
随缘变异,缘尽还灭。
以般若慧观,看清万法真相,
超越虚妄,安住实相,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得失从缘 心无增减--惟觉安公老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佛法讲,诸法缘起。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无论是世间法、出世法,都是仗因托缘产生出来,善果现前是因缘和合,恶果现前也是因缘和合。既然是众缘和合所生,就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是「无我」,没有一个自主、独立的主体,不是实在的东西。

诸法无我 苦乐原空

  古德有一首诗,也是讲这个道理:「有因有缘事易成,有因无缘果不生,不信但看寒江柳,一经春风枝枝新。」春风就是外缘;一棵树要能够发芽、开花,必须假借外面的缘,春天到了,气候转好,因缘相遇了,这棵树就能生长得很好。我们的学业、事业、道业也是如此,必须要因缘和合,才能成就。

  我们这一生当中,一切苦、乐,都是因缘和合所生。缘,有过去的因缘、有现在的因缘。假使过去种了善因、造了善业,今生感得的就是胜报;假使过去造作的是恶因、恶缘、恶业,今生感得的就是恶报。善报现前就是受乐,恶报现前就要受苦。

  如果我们这一生得了胜报,得了好的果报,例如学业成就、道业成就、事业成就……在世间来讲,有了这些荣誉,得到光荣、称赞,一定会感到很欢喜、很快乐。这个时候,如果不知道无我的道理,就会对乐境心生贪着;乃至欢喜过头了,反而乐极生悲。假使明白无我的道理,知道「诸法缘起,缘起性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就绝对不会贪着乐境;进一步,还要懂得把这种胜报、好的果报,回馈、回向给大众。

  佛法告诉我们:「功德归三宝,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检讨。」为什么「功德归三宝」?假使没有三宝,我们也不知道修行;一切功德的成就,都是沾三宝的光明、沾大众的慈悲,所以要把功德归三宝。「好事给他人」,做了一件好事,并不是一个人的成就,假使没有众缘和合,事情也做不成功。所以成就了这些功德,不我慢贡高,也不心生欢喜,知道这是自己过去种了善因,今生善业因缘成就了,众缘和合,才感得这么一个好的果报;虽然是得到了胜报,可是这个因缘也有缘尽的一天,因缘没有了,果报也就没有了,并没有什么值得欢喜的。

  相反地,假使现在遇到的事情都不顺利,总是失败,也不要垂头丧气,不要认为佛菩萨不加被,也不要认为同参道友不来帮忙,这是我们过去所造的恶因、恶缘、恶业现前所感的果报;因缘散掉了,果报也没有了。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明白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的道理,面对外在一切境界,就能够看得破、放得下。

得失不动 随缘自在

  〈达磨二入四行观〉云:「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得失从缘」,得到了也不高兴,失去了也不烦恼;遇到好的事情也不欢喜,遇到坏的事情也不烦恼。得也是如此,失也是如此,随顺现前的因缘,「心无增减」。

  假使遇到好的事情,得到他人的肯定,就欢喜得不得了,心就有所「增」;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听到别人在背后讲几句是非话、风凉话,就垂头丧气,好像什么都没有了、乃至活不下去,这就是「减」,如此不但事情做不好,甚至连道心、菩提心也会退失。

  以前苏东坡先生讲「八风吹不动」,也是告诉我们「心无增减」。八风,就是八种境界之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如果始终执着外境,看别人的脸色,这个心随着外面的好坏境界生生灭灭,心有增减,就属于众生境界。现在要把外面的境界风看破、舍掉,外面的名利、取舍、得失,与我没有关系,人家说我好,我也不高兴;人家说我不好,我也不烦恼。这念心不随外面的境界所转,就是「心无增减」。心当中没有增减,就没有去来;这念心没有去来,达到如如不动,就是如来,当下就是出世、就是解脱,就能得到真实的利益。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和合,都是假相,外面的境界风一来,自己心中还是正智如如,不随外面的境界所转,当下这念心就有定力、有智慧,就与菩提道、涅槃道相应,与平等不二这念心相契合,就能契入实实在在的心境。

  我们的人生,不外乎一个胜报、一个衰报。衰报就是苦,胜报就是乐。在苦乐当中,能够把这个心安住下来,就属于圣位,否则就仍是凡夫。修行,就要在这念因心上用功。苦报现前,我们不忧愁、不烦恼;乐报现前,我们也不欢喜,这念心就是解脱,就能得自在。依着这个道理去修,生活中处处都是佛法。这就是真正的佛法。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