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本期主題:淨戒莊嚴 福德自來







經云:「持戒之人,種種妙樂無願不得。」
受持淨戒,蠲除無明染習,
增長善根,淨化心靈;
戒如大寶樹根,成就枝葉華實,
福慧人生,不求自來!


因戒重生

文/普嘉精舍住持 見模法師

  未出家前,初初接觸佛法時,對於受戒敬慎畏懼,唯恐犯戒而不敢受戒。直到有位法師說道:「戒是佛的慈悲!」頓時如醍醐灌頂,毅然決定受持五戒,自此開啟了菩提心路!

  當時的自己年少輕狂,曾因戒法感到不自在,而迎向燈紅酒綠,蓄意沉溺於虛幻的五塵境界!記得有一次,獨自面對內心的空虛,涕淚縱橫,久久不能自已。在那一刻,終於明白,寂靜無為的清淨心,才是自己的真生命!因此在佛前真誠地懺悔發露,回復清淨。感恩三寶慈光加被,令遊子迷途知返,知慚知愧,因戒重生!

  惡業如同一條隱形繩索,牽引我們走向惡友,步入險坑;清淨戒體卻如金剛利劍,斬斷迷根,豁然清明,透過持戒調和三業,制伏過惡,滅除煩惱。《探玄記》云:「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我們若能隨順覺性、依循戒法,調身不犯殺盜淫,調口無有四過,調意不起貪瞋癡,三業清淨,就能業障消除,福慧增長。

  《涅槃經》提到,有一個人帶著浮囊渡海,突然出現羅剎鬼向渡海人索取浮囊,渡海人不給,羅剎退而求其次,只要一半、三分之一、手掌大,乃至微塵許,渡海人始終不給,並且堅定地告訴羅剎:一旦給你些許浮囊,浮囊的氣就會外洩,我將如何渡過大海之難?最後必定在海水中溺斃。

  故事中,羅剎鬼譬喻五欲迷境、破戒造罪因緣;浮囊即是戒法,守護浮囊就是持戒清淨。眾生想要脫離生死大海,首先要堅持淨戒;如果沒有浮囊,連渡海的工具也沒有,如何解脫?發心受戒便擁有渡海浮囊,受了戒,又能嚴持淨戒、保護浮囊,不論路途多遙遠,最終,一定能橫渡生死大海,順利抵達解脫彼岸。

  佛陀以清淨戒法,指引眾生走向光明的人生,幫助我們調伏身口意無有毀犯,心如清蓮,不為泥污,三業清淨,戒香馥郁。當我們明白了戒法是佛陀慈悲為眾生所開立的法藥,就能無憂無懼受戒、持戒,安住戒體,因戒重生,依戒安隱,脫離一切煩惱業障,為自己開闢全新之路,獲得真正的安穩自在。

  經云:「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如是因,如是果;唯有自己發心受戒、持戒,才能擁有穿越生死大海的渡海浮囊,以淨戒開啟菩提心路與人生新頁!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