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本期主題:學佛,成為更好的自己







經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學佛,向聖人看齊,
行住坐臥,像佛形儀,
三業清淨,具佛戒律,
寂照一如,得佛受用。
與聖賢同行,成為更好的自己!


仰止唯佛陀

文/普恩精舍夜間研經禪修班學員 傳園

  科學家牛頓曾言:「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於佛弟子來說,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則如同修行、學佛道路上的巨人。所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因為有大善知識的引導,不會繞遠路或是走錯路,依教奉行,朝著菩提涅槃的方向前進,必定能圓成佛道。

信解行證 了諸苦

  學佛前,自己就像《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桀傲不馴,自以為是,總認為人生不如意事,都是命中註定,無可奈何。直至聽聞佛法,才知道早在三千多年前,成道後的釋迦牟尼佛,便以自己體悟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真理,為當時在鹿野苑修行的五比丘,宣說一切眾生皆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進而提示五比丘「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修行大道,令五位比丘個個證得阿羅漢果,解脫自在。

  自己因此才恍然大悟:原來人生所有的煩惱,都沒有逃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我們只要依循佛陀的教法,了知所有的苦皆源自於無明煩惱與業力招感,滅盡一切煩惱惑業,就可以從人生的無邊苦果中徹底解脫。

  每每回到山上參加法會,住持和尚也經常開示修行的四個過程──「信、解、行、證」。信仰宗教,首先要了解當中的道理,進一步,要將了解的真理在生活中去實踐,如此一來,不但今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來世也能得善果,所以佛法是非常科學的,落實佛法的道理,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與體證。佛法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修行學佛即是學佛的身口意三業,時時以佛行為己行,佛言為己言,佛心為己心,就不會起惑、造業、受苦。

三環一體 大受用

  多年來在精舍,依循著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指導的「三環一體──福德、教理、禪定」修行原則,除了持續聽經聞法、法會共修,乃至於誦經、打坐、出坡等個人定課外,也愈來愈有機會擔任各種執事,於動靜之間磨鍊自我。古德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為佛弟子於舉止言談、行住坐臥,保持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具足威儀,如此身體力行,即是落實佛法,也能與大眾廣結善緣。

  然而當自己朝著這樣的修行方向精進努力時,曾一度感到力不從心,唯恐工作、家庭與道業間顧此失彼,正當不知所措之際,想起了經典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修行,離不開日常生活,離不開眼耳鼻舌身意,一切煩惱都是源自於自己的起心動念。靜下心來,察覺到自己家庭和諧、職場上的工作夥伴都是善緣、同修事業順利、在精舍領執事、師兄們都全力支持,這些不正是落實三環一體修行的果報嗎?

  常言道:「學佛一年,佛在心中;學佛三年,佛在眼前;學佛五年,佛在天邊。」修行之路,精進心易發,長遠心難持,每當稍有懈怠之心,總會看到世界各地天災人禍不斷的無常景象,彷彿警醒自己修行是一輩子的功課。經云:「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唯有持續精進,累積智慧與福德資糧,才能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儒家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人人皆可為堯舜,換言之,人人皆能成佛。達磨祖師云:「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人人都有本具的菩提心,只要有信心,直下承當,定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