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本期主題:樂在學習的高飛人生







「學,覺悟也。」
學習令人提升,成長令人歡欣,
智慧增長,眼界開闊。
以覺性為導,
步步邁向樂學不倦的高飛人生。


多聞博學勤進道--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世界一家,天涯若比鄰,整個世界的空間縮小、時間縮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頻繁。無論修菩薩道、弘揚佛法,或是就整個世界的趨勢而言,每個人都應該博學多聞。博學、勤學通達語言,明白一切事理,就不會處處障礙。

  學習,是人生最大的福報。所謂「學然後知不足」、「書到用時方恨少」,現在雖然不覺得,等到真正進入社會才知道不足,那個時候就悔之晚矣。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是這個道理。

五明處學 具足方便

  現在的社會講究競爭力,什麼是競爭力?就是透過競爭所顯現我們平時所學的實力、資糧。《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弟子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什麼原因?就是要廣學。

  菩薩要向五明處學習。什麼是五明?第一是內明,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煩惱,煩惱障蔽,就沒有辦法明見心性,乃至背覺合塵,造作惡業,墮落三塗惡道。所以,要藉由檢討、反省、改過,來漏盡自己的煩惱。

  第二個是醫方明,要懂得醫學。第三個工巧明,要懂得科學、技藝。第四個因明,要懂得邏輯學、哲學。第五個聲明,要懂得語言學。博學,就是要廣泛地去研究。研究了以後就能通達,通達了以後就要「約」。約,就是要把它歸納起來,取其「精」華,所以說「博而約,約而精,精而明」。「明」就是要把這些學得很高明,「明」就是歸於自性。真正到達「明」的境界了,世間法就是出世法。

  儒家說「內聖外王」,「內聖」就是檢討反省,淨化、提升自己。心念要清淨、口業要清淨、行為要清淨,三業清淨才能超凡入聖,這是自利。修菩薩道,以廣大心普度眾生,所以要博學,增進個人學養,充實弘法度眾的資糧。就像醫生一樣,熟悉每一種處方,才能醫治眾生種種毛病,而這些處方必須從現在努力學起。

  學習任何知識、技能,要想有所成就,「會、熟、巧、精」是四個重要的步驟。不但要努力學習,學會之後,還要持續磨鍊。所謂「熟能生巧」,到了熟練的程度,自然能運用巧妙自如。進一步,還要精益求精,精通了,必然會有卓越的成果。所以,要達到博學多聞,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學。

  所謂勤學,就是勤學苦讀,要忍耐、要精進、要吃得了苦,學問、技能才會有所成就。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僥倖得來的,過程都是先苦後甜,所以不要怕吃苦。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腦筋不好,不是讀書的料,所以不肯下功夫。所謂「勤能補拙」,別人讀一遍就會,我讀十遍才會,就要比別人更努力。腦筋不好是因為妄想、執著太多,所以要檢討反省,把過去的妄想、執著統統看破、放下,把煩惱空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努力不懈地博學多聞,要有恆心、耐心、信心,用心學習,如《中庸》所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攝事歸理 入真實教

  學習各種法門,都是助道的工具。佛法中有「三慧──聞慧、思慧、修慧」,到最後要把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上,身體力行。最重要的是,學了以後,要歸於自性,保持這念清淨心的存在,不能迷失自己。自性,就是自己的本性。悟到了本性,就是正法住世。

  相反地,假使執著所修的法門,始終不能契悟實相。如布施波羅蜜,不論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最後都要三輪體空、能所俱空,空也不執著,歸於自性,才能了達般若性空。永嘉大師〈證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所以,六波羅蜜當中的般若波羅蜜很重要,沒有般若波羅蜜,就無法開智慧、無法圓成佛道。前五度修的是事,後面般若度是回歸於理。要能融通事理,達到事理無礙。

  什麼是事?什麼是理?禪宗祖師說:「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告訴我們,除了知道這念心,也要通達經教。像有些人誤解「心即是佛」的道理,認為既然自心是佛,就不需要修善、吃素、持戒……,這樣的想法,就代表沒有通達事理,這樣來修,愈修反而離道愈遠。所以不但要修善,修了善還要不執著,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達到能所俱空,才能與道相應。假使不了解什麼是宗、不明白心性的道理,學了再多的經藏、律藏、論藏,還是無法解脫自身的煩惱,如祖師所說的「入海算沙徒自困」,就像到海裡數沙一樣,永遠數不清,不過是徒自疲勞罷了。

  所以,「通教又通宗,如日處虛空」,通達教理,又通達自性,就如同太陽在虛空中運行,不留一點痕跡。做任何事情,就是要如日處虛空,將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檢討反省,心當中始終不留一點痕跡;雖然心無掛礙,可是又能生萬法,這就是妙有。所以,「事理元無二,同居大覺中」,一個是事,一個是理,二者不相妨礙,融通事理,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