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本期主题:禅与情绪管理







禅者,佛之心。
忙碌的生活中,心绪也易随之纷乱;
且提起觉照之心止息妄想,化波澜于无形,
以定慧不二的“禅”心,
体现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清凉自在。

念念省觉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见冥法师

  现代人虽然处于科学发达、经济繁荣的社会,但伴随而来的却是与日俱增的压力。医学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压力和强烈的精神刺激,会影响免疫系统,因而诱发疾病。在中医经典《内经》提出“形神共养”的理论,认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人必须经常保持心情平静,良好的情绪,不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更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相反的,情绪管理不当也将影响个人的身心状态。

  “情绪管理”即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即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古人养生之道,是“清静无为,恬澹虚无”,只要心灵纯净而不杂,保持闲逸清净的思想,便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儒家贵于调和,《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保持心宁静、不动,心能随处作主,进退得宜。佛法中更进一步,面对外境,这念心能够清楚明白、如如不动,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就是禅,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

  人为什么会烦躁、焦虑、情绪失常?因为心不得安宁。禅是安定的心,这念心安定下来,就能产生智慧,转化烦恼。故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透过禅修净化身心,令身心清净、安详自在;此外,禅修更有助于沉淀思绪,增强正向思考,以无碍智慧面对生活中的顺逆境界。

  过去有一位老太婆家里走失了一头牛,上山找投子大同禅师帮她卜爻找牛,禅师便召唤老太婆的名字,老太婆应诺,禅师则回答:“牛还在”,老太婆一听就开悟了,欢喜下山去。牛比喻这念心,找到这念清净心,生活就能自在,不要因外在的境界,而迷失了本心,要常保清净心存在,始终是正向思惟。祖师云:“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未悟之前,心随境转,受外境影响,是人逐法;开悟之后,知道境界虚妄,安住当前这念心,以心转境,是法逐人。

  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曾开示,“佛法以人为根本,人以心为根本,心以觉悟为根本。”所谓“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念念省觉是最好的情绪管理,时时收摄六根,把心收回来,随顺觉性,坚住正念,一念不生,万法无咎,心静、心平,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