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本期主题:恭敬谦让,和谐人生






古德云: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六祖大师亦言:“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以虔恭之心敬上念下,人与人之间自能相互敬重、和悦相亲,
社会才能真正和谐安定。



善修和敬得安乐--惟觉安公老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修行学佛,要时时保持善念、正念,不要有贪心、瞋心、痴心。起了恶念,做恶事,果报就在恶道──畜生、饿鬼、地狱。做了善事、做了正事、做了大事,将来就是善报──或是在人道、或是在天上、或是为贤为圣,名留千古。所以,修善得善报、造恶堕恶道,因果丝毫不爽。

  怎么样才能使我们做好人、做好事?做正人、做正事?做大人、做大事?提供大众四个原则,作为通达人与事的桥梁──“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无论士、农、工、商、学、兵,无论世间、出世间,掌握这四个原则,这一生就会有所成就──研究学问的,学业有所成就;做事业的,事业有所成就;修行的人,道业也会有所成就。

敬而无失 恭而有礼

  恭敬心,能去除我慢的习气。所谓“对上以敬”,什么是“上”?学校的校长、老师,家庭里的父母、兄长,乃至于社会贤达、公司的主管、政府的首长……这些都是上。在上位的人,以慈悲心照顾下属;在下位的人,以恭敬心侍奉、尊重长上,这些都必须靠“义”才能达成,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义则上下相怜。”古人也说:“见义勇为。”有了义,彼此之间就能产生关怀心、慈悲心、怜悯心。

  六祖大师又说:“让则尊卑和睦。”忍让,就是一种尊重,要尊卑分明。尊卑分明,不是不平等。很多人观念错误,认为尊卑分明是不平等、不民主,而义愤填膺,或是自怨自艾,总觉得自己不如人。

  佛法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佛性,虽然佛性是平等的,但这是指理上的平等,事上则有千差万别。例如佛已经得到解脱,没有烦恼、忧愁、恐怖,心里都是光明的;不但如此,还有大定力、大慈悲、大智慧、大愿行、大神通……万德具足,普度一切众生。反观凡夫众生,时时都在烦恼、忧愁、恐怖当中,脱离不了生、老、病、死,在苦海中头出头没,所以佛是尊、是上,值得我们恭敬、尊重。我们做不到像佛那样的慈悲、智慧,就要向佛学习、向佛顶礼、向佛看齐。

  众生虽然都有佛性,但是佛性的智慧、慈悲没有办法完全显露,这是因为过去造种种业,心中有昏沉、妄想、无明、烦恼,所以是卑;虽然是卑,但本具的佛性,又与释迦牟尼佛的佛性无二无别,所以在理上肯定了自己,又不卑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一个是事,一个是理,就能不卑不亢。对于“尊卑和睦”的道理,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就不会自卑、自怜,看到别人尊贵坐在前面,自己坐在后面,感到很委屈、很伤心。把这些道理想通了,就知道他们有德、有能、有修养、有戒行,自己应该尊重他们。尊重他人,是善法、是功德,自己坐在后面,不是一件卑微的事情。所以,把道理想明白了,就一定会去做,而且一定做得很好。

百事之成 必在敬之 

  儒家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尊敬对方,对方也会尊重我们。用恭敬心,就能除去自己心中的我慢。一般人不容易察觉到自己有我慢的毛病,总自认高人一等;或者是明明比别人差,却认为自己跟别人一样;或是明明跟别人一样,却认为自己比较强……时时都有一种优越感,不服别人。有了这些毛病,我们的事业就不容易成就。其实我们的能力和实力,别人看得很清楚,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了我慢心,就是一个大障碍,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上司也不敢用,因为难以合作。修行人有了慢心,道业也不容易成就。所以,恭敬心要在平时养成。

  佛法告诉我们,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业障;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业障。消一分业障,就能增长一分福德和智慧;消十分业障,就能增长十分福德和智慧。不用等到来世,今生就能得到。

  无论是世间法或出世间法,恭敬心都很重要。来到道场,对于佛、法、僧三宝很恭敬。养成了这种恭敬心,带到家庭、社会,自然而然也能恭敬他人。如果对任何人都有恭敬心,家庭就能够和谐、社会自然就能够安定,人与人之间就能减少很多烦恼和磨擦。这些道理大家都了解,但有时容易忽略,所以如果能够做到,做人一定会有成就;做人有成就,做事情就会减少很多障碍;做人做事都没有障碍,这一生一定会有所成就。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