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本期主題:人生,因付出而成長







「施」其實是「捨」,捨去貪瞋癡三毒,捨而復「得」,得到福德智慧。
透過財施、法施、無畏施,學習成長、淨化自心。
付出,是每個人盡其一生值得實踐、圓滿生命的功課。


「施」而復得

文╱普恩精舍研經班學員 傳園


  身為國小老師,教書是職業也是志趣,大半輩子都在傳道、授業、解惑。知命之年,因緣具足,所謂「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值遇大善知識學習佛法,建立正知正見,是何等的福報!因此十分珍惜重回學生的時光,像小學生般,對於師長的教誨,絕對是依教奉行。

珍惜緣起 直下承擔

  佛法強調解行並重,一個是理解,一個是付諸行動。於事上漸修、於理上契悟,也就是儒家說的知行合一。每週上禪修班聽經聞法、學習禪定的功夫,也要出坡作務。法師常說:持續福慧雙修,假以時日,成就佛道自然水到渠成!經年累月的佛法薰修,自然而然實踐在日常生活上,落實「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佛法提到:「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建立良好的緣起,無形中,在家庭、工作與人際關係上,都變得更和諧、更美好。

  隨著年紀漸長,決定擔任以行政為主、教書為輔的主任職,規劃幾年後退休,有更充裕的時間在佛法上精進用功。就在以為修行之路如此理所當然時,法師希望我能擔任兒童禪修班小老師,一時內心非常糾結,心想好不容易快要擺脫這些小毛頭,又要重操舊業;再者,孩子會不會排斥年紀大的「小」老師?之前的小老師個個都是年輕力壯哩!但法師認為有專業與實務經驗者加入,兒童禪修班可以更上軌道,我只好直下承擔了。

  從此週末要「加班」,帶小學員們讀誦經文、玩遊戲、講佛典故事,配合精舍活動設計兒童班表演節目……有一回,法師布達兒童禪修班放香,我興奮得手舞足蹈,他不解地問:「明明每次來兒童禪修班,都讓大家法喜充滿,為什麼放香時如此開心?」當下心中一愣,細細思惟,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教學相長 任重道遠

  佛法提到:「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住持法師在禪修課時開示,布施是一種付出,而在付出前要有捨己為人的發心,為了利益他人而付出。藉由布施,利益比自己更需要的人,是自利利他,修善積福,增長慈悲心,廣結善緣。是啊!大部分的小學員,學佛的時間比我久,佛典故事比我精熟,靜坐功夫比我紮實……為了兒童禪修班,必須督促自己更精進用功,蒐集資訊,配合法師講經說法的主題,規劃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員們動也動得,靜也靜得。法師上課時常提醒大家:「人在哪裡,心在哪裡。」我和小學員們共同砥礪,一起薰修。從孩子們單純的眼神中,就能看到未來佛,一個個都是小菩薩,彼此亦師亦友,心理完全沒有掛礙。

  有位師兄總愛稱呼我「老師師兄」,小學員們聽到後大笑:「你是老∼師兄」,令我哭笑不得。有了這群忘年的同參道友,大家都說我愈來愈年輕,愈來愈有活力,果真「境隨意轉,相由心生」。感恩法師給我發心的機會,同時也提醒自己,清淨身口意三業,畢竟身教重於言教。教職有退休的一天,但在精舍的執事,任重而道遠,永不退轉。

  未學佛前,認為布「施」就等於「失」,會失去時間、失去錢財、失去自由;學佛之後才發現,「施」其實是「捨」,捨去貪瞋癡三毒,捨而復「得」,得到福德智慧。如黃檗祖師開示:「大捨如火燭在前,更無迷悟;中捨如火燭在旁,或明或暗;小捨如火燭在後,不見坑阱。」此言真實不虛。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