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本期主题:人生,因付出而成长







“施”其实是“舍”,舍去贪瞋痴三毒,舍而复“得”,得到福德智慧。
透过财施、法施、无畏施,学习成长、净化自心。
付出,是每个人尽其一生值得实践、圆满生命的功课。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文╱见穑法师


  以前喜欢阅读历史人物传记,从科学家、文学家、书法家的故事,了解对一门学问认真付出努力,能进而利益天下。学佛后喜欢阅读佛传故事、高僧传,见古德为法忘躯,秉“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利他精神,不畏困难,启发自己对修行弘法的愿心。不论是世间的伟人传,还是出世间的高僧传,之所以能撼动人心,是因为这些人物的成功事迹,充满正向力量,为后世开路架桥,激励世人突破险阻,奋发努力。

智慧通达 非关生龄

  然而,人人资质不同,所处环境各异,不可能百分之百复制别人的经验,看了许多别人的故事,如果没有将这种开路造桥的精神,运用在自己身上,故事终究只是故事。许多人认为一己的所作所为,于社会无关痛痒,抱持“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是不成熟也不正确的知见。所谓的成熟,非关年龄,而是对世间万事万物了解的程度;在佛法来说,即是对因果、空性、佛性的真理通达的智慧。成熟的人看到的世界,充满值得付出的机会,无处不是值得舍身布施之处。反之,不成熟的人,只顾眼前的利益,一旦所求无法如愿,就认为未来是黑暗而没有希望的。

  陀昔日行菩萨道时,曾有一世为鹿王,统领鹿群在森林里快乐地生活。不料,国王因为喜欢吃鹿肉,经常带领军队来猎捕鹿群,造成鹿群大恐慌。仁慈的鹿王十分不忍,便与国王协商,每日送一头鹿至皇宫,供国王享用,请国王不要再大肆猎捕、惊扰鹿群了。

  然而,有一天轮到了一头怀孕的母鹿,它恳求鹿王,希望等到小鹿出生后,再去皇宫,于是鹿王默默挺身而出,代替母鹿到皇宫赴死。国王见到鹿王,十分惊讶,鹿王便说出代替母鹿的因缘。国王听了非常惭愧,自己身为人却不如一只鹿的仁心,从此全国戒除杀鹿。由于鹿王的舍身付出,以无私无我的大慈悲心,打开一条光明的生路,使鹿群不再受猎杀之苦;也唤醒了国王的善根,群臣百姓皆受感化,遵仁不杀。

造桥铺路 登菩提岸

  开路的人,眼光放得长远,使后人受益无穷。自己很有福报能在中台菩萨道场出家,由于老和尚的带领,身为弟子,始终走在开好的路,架好的桥,不仅有佛教学院可以薰修佛法,有常住照顾食衣住行,还有精舍可以弘法度众。自己应该见贤思齐,发愿也做个开路之人;深信因果佛性之理,举凡打扫、梵呗唱诵、接众等都要尽心,使大家来到道场能够欢喜,就是开启众生对佛法的信心、菩提心。放下自我,奉献己力,不抱怨批评,即是成熟。常欢喜赞叹,把正向的力量带给身边的人,就是一种付出。若逢烦恼山,愿开解脱路,与众生齐上涅槃顶;若遇欲望水,愿架无私桥,与有情共登菩提岸。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应只是成功伟人传记的一页,而是每个人尽其一生,值得圆满实践的生命功课。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