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本期主題:人生,因付出而成長







「施」其實是「捨」,捨去貪瞋癡三毒,捨而復「得」,得到福德智慧。
透過財施、法施、無畏施,學習成長、淨化自心。
付出,是每個人盡其一生值得實踐、圓滿生命的功課。


作德日休 為善最樂

文╱見聰法師


  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舉凡吃穿用度,均來自於眾人的付出。所謂「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若能了解生命中「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而心存感恩回饋,代表我們開始邁向成熟。反之,如果總將所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把「我」的感受、想法、看法當作衡量一切的準繩,則往往成為吝於付出,卻又處處苛責別人不肯配合的性格,常因一點不如意的事,心煩氣躁,遷怒他人,因此與人的相處時有挫折、糾紛。當心中少了感恩的觀照,便不容易生起回饋、付出的善心,凡事以自己為重,人生的道路就容易因此布滿了荊棘與障礙。

廣結善緣 量周法界

  《法華經》云:「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菩薩的修行法門以布施為首,布施可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在理上,透過布施可以捨離慳貪、我執,解脫自在,成就福慧圓滿;事上則須觀察因緣付出時間、智慧、體力、財物,廣結善緣、提升心量。

  俗諺說:「施比受更有福。」主動付出的生命操之在己,等待恩惠的人生則操之在他人。佛法是因緣法,一切法皆眾緣和合所成,當我們主動分擔一些,少計較一些,就是在建立好的緣起,因為念頭是想著如何利益他人,心心念念都是大眾,就不會因為一己的執著,與人意見不合而起煩惱、紛爭。進而不論付出之後結果如何,在過程中,以一顆歡喜心廣結善緣,擴大了心量,增長了慈悲、智慧,提高了生命的高度與廣度,待人處事便更加圓融;也因為知因識果,所以愈發心愈歡喜,愈付出愈充實,也愈能清楚並掌握人生的方向。

  近來天災不斷,生民受苦,但在百孔千瘡之中,總看得見溫暖。善心捐款、大量物資、種種醫療設備接踵而至,護理、救難人員、義工團隊也輪番上陣,以專業的技術、不輕言放棄的毅力,盡全力協助所有需要幫助的生命,乃至於許多跨國界的支援,讓人感受到──愛心無國界、付出不分親疏,只要我們願意去做,無形中整個大環境也會變得更美好、更友善。

善觀因緣 予人為樂

  生活中,學習付出可以讓生命更成熟,人生更有意義。言談之際,多一分關心慰問,取代冷漠或表相的客套;待人接物之間,多一分體諒與寬容,用心觀察他人所需而給予協助;舉止行為之間,多一分收攝,不觸惱眾生,令人常懷安樂。古人云:「作德日休,為善最樂。」真正成熟的人,安於心靈的富足,注重修身養性,物質生活少欲而知足,日用尋常中總是樂於分享,而不須為己汲汲營營。如此躬身力行,善觀因緣,隨時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信心,不捨涓滴,自能匯聚福德,打造安康的家庭、詳和的社會。

  佛法告訴我們,透過布施,從利他當中完成自利,只要多一分設身處地的體諒,就少一分計較;只要多一分反省檢討、觸物起照,就少一分煩惱執著;只要多一分感恩,就多一分智慧。當生命中不再只有自己,當眼界更廣、心量更寬,當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變成一種習慣,就能放下希冀付出後得到回饋的欲求,這念心始終保持安詳自在,不為外境所動,體會無所求的歡喜自在。當這念心不因付出後有所得而雀躍歡喜,不因付出後無所得而埋怨失望,也不因得到後失去而悵然若失,能處處作主、念念慈悲喜捨,行善而不執著善,我們的生命就能趣向解脫,得到自在。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