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本期主题:拥护三宝住世间







纵使世界迁流无住,若有传承的愿心,
佛法可长可久,所有的圣地将不致荒芜!
佛法是觉悟的教育,觉悟的教育也是我们的使命。


化世瑰宝 普润群生--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佛法住世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和末法时期,正法、像法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佛法住世的末法时代。这三个时期,并不是指法有正法、像法、末法的层次,而是指人的根机有正法、像法和末法三种。末法根器的众生,易对佛经起怀疑、对佛像不生恭敬心,甚至怀疑佛的存在,由此更产生慢心、疑心和毁谤心,因为没有正信,就不容易成就道业。

由相见性 因名召德

  所以,末法时期成道者少,并非佛法不灵,而是人的根机每况愈下的缘故。每一个时代,众生的根机都不同,这是因为信心而有差别;如果信心达到百分之百,就能成就道业,反之没有信心,修什么法门都无法成功。增长信心有事有理,要由多方面努力,大智慧之人能马上契入佛理,契入心性、菩提、涅槃、觉性、真空之理;而一般人虽然无法顿悟,也可藉由庄严的佛像,使其产生信心。我们现在虽然不能亲见释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但仍能看到佛经、佛像;佛像虽然是假相,藉由假相来启发内在的清净自性,由相而见性,以名而召德,这也是悟道的一种方便。

  佛教从印度发展出来,分成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佛像也会因历史、地域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形象。每一个朝代都有它不同的风格,从佛像当中就可以看到佛教的历史发展,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文化,所以佛教文物具有很多的意义、价值,这些都是我们修行学佛的人应该要了解的。例如,唐朝的佛教造像圆满、鲜明,那是因为唐朝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活都很富庶,所以那个时代的佛像很饱满,衣冠、衣着都非常的讲究,佛像头戴宝冠,身配璎珞,手上有镯子,一看就知道这是唐朝的佛像。而佛像的这些特色,一方面反映出唐朝文治、武功都很富庶的历史背景;二方面这么好的雕塑创作、这么庄严的佛像,也显示当时的佛教很兴盛,而事实上也真是如此。所以佛教历史文物有很多道理,透过佛教文物能够了解许多层面的事情,我们看全世界的博物馆,大部分都有典藏中国的佛像,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就修行而言,我们对佛像有恭敬心,看到佛像很庄严、古朴,心当中的烦恼无形中就被佛像庄严、古朴、慈悲的面容转化了。一般人有很多烦恼,想找师父请法,一到道场,烦恼马上被道场的清净、庄严所转化,烦恼就消失了,这就是“无情说法有情听”的作用。

艺以载道 化世瑰宝

  如果我们对于佛教的历史有认识,我们就能产生信心。因为这显示佛教不是从现在才开始有的,是从过去到现在许多发心的菩萨,护法、护教,在佛法上发展、努力,使佛像文物保存至今,我们了解了以后,自然就会产生高度的信心,这就是透过佛教历史文物增强我们的信心。

  佛教文物有这么重要的意义在里面,所以中台山要成立中台世界博物馆以保存佛教历史文物。中台世界博物馆所呈现的功能,一方面是“教育”、二方面是“信心”、三方面是“历史文化”、四方面是“艺术”。从佛教的历史中,能知道佛教从过去发展到现在的情况,具有这么多重的价值,这是相当有意义的,真正值得我们重视、发展。所以我们道场,一方面要落实修行,二方面要保存佛教文物,尽力去做,能够做多少算多少,这是我们的责任。

  中台禅寺有它现代的弘法功能,也有“历史”、“文化”的使命,这个道场包含有“中华文化”、“建筑艺术”、“佛教历史”和“佛法精神”。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了解,不但都要了解,而且还要有信心,不但要有信心,而且每个人还要有这种责任,这就是“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