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本期主題: 寧靜以致遠







動靜閒忙中鍛鍊自心,
不再追逐外在的境界風,與內在的煩惱欲望,
心安定下來,平靜清明,
看清楚因緣,才有知進知退的智慧。


不離自性 即是福田

文/基隆佛教蓮社護法會副會長 傳奉


  科技帶來許多便利,日常生活、工作、讀書都少不了它。辦公室裡經常可見,邊工作、邊開會、邊回電話,或眼睛盯著電腦螢幕,手指在鍵盤上不停地移動,一心好幾用……但是,似乎總有許多瑣碎的訊息干擾,愈來愈不容易集中精神思考,專注地處理完一件工作。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人彷彿日復一日地在趕路,以至於很少停下來思考:為什麼總是被周遭的事情推著走,或者盲目追逐著某些事物,少有片刻的寧靜?人生的意義為何?真的只能這樣過一生嗎?

少欲無為 身心自在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眾生的苦來自眾多煩惱,只因貪求無厭,勞心勞神,汲汲營營,日日疲憊不堪;或貪慕虛榮、享受,放縱眼耳鼻舌身意,沉醉於五欲之樂,乃至造了惡業、墮入三塗惡道,不能自出。唯有少欲知足,心不貪求,才能出離欲望的牢籠,真正得身心自在。

  馬鳴菩薩《大莊嚴論經.卷三》提到:「人身極難得,信心亦難生,財寶難可足,褔田復難遇。」當知無常一來,錢財乃五家所共有,真正的福田只在這念心中。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何不回歸每個當下,如六祖大師體悟:「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莫在夢中說夢,猶如莊周迷蝶,蝶迷莊周,惘然一生。

身語意業 謀定後動

  如《周易•繫辭下》:「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儒家認為,君子必先安穩自身,才有所作為;總是為人著想,多方斟酌後,才開口說話;平日誠信待人,有了深厚的交情,必要時則有求必應。若能從這三方面修身養性,待人接物可圓滿無失。傳奉從學佛以來,也學會透過靜坐,給心靈多留點空間,能夠覺察、轉念、返照、歇息、沉澱,經由靜中養成、動中磨鍊,時時照顧好心念,方能清楚明白,作得了主,由安心、定心、淨心、明心,保持覺性常在。

  如是遇順境不驕傲、不執著,喜風不動,以平常心待之;遇逆境不怨天尤人,不氣餒、不消沉,勇於承當,反省改過,安忍守之。日常之中,勤修六波羅蜜,而以般若波羅蜜為要,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修而無修,三輪體空,破除心中的無明癡暗,法才能入心。

  有些人以為,學佛就可以仗佛的力量消除一切障礙,或得到一切所求,殊不知學佛不是求佛消罪業、得福報,而是要端正知見、依教奉行,掃除自己的迷惑、執著而明見自性,以脫離煩惱的窠臼。先要自覺,開顯本具的清淨心;還要覺他,幫助眾生明悟心性,如此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則稱為佛。累劫以來,眾生只因妄想執著、習氣牢固,而不能證得。若能時時觀照自心,具有正知正見,努力修持戒定慧,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修善亦不執著功德。無論動靜閒忙,皆不離當下這念清楚明白的心,妄念一起馬上覺察、覺照,提起正念,念佛、持咒、誦經、禮佛,轉煩惱為菩提。念念皆善念,念念歸自性,則心淨佛土淨,心平世界平。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只要努力不懈,自然產生轉化的力量,破除我執、法執、無明,轉識成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條菩提路就是正確的人生之路。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