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本期主题: 宁静以致远







动静闲忙中锻炼自心,
不再追逐外在的境界风,与内在的烦恼欲望,
心安定下来,平静清明,
看清楚因缘,才有知进知退的智慧。


通往定慧的桥梁

文/见畴法师


  《诸葛亮诫子书》云:“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历史上智慧的化身、伟大的军事家──诸葛亮,所留给儿子的家训。全篇八十六字的训文中,全部指向一个“静”字发挥,这不仅是诸葛亮的人生体验,更是对其一生的总结,由此足见宁静的重要性。

  宁静以致远,意指要精神专注、保持宁静的心境,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诫子书》中阐述此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渊博的学问与卓越的才干由学习中得,而学习的成效则源自宁静专一的心,非浮躁怠惰可得。正如《大学》所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唯有将此心源达到定静,才能进一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并非空泛高远的理论,放眼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多是从宁静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因为成功非只是奋力搏斗而获得,若缺乏一分沉静的内观,无法认清身处的境地、找到适当的定位,就容易做出错误决断,而进退失宜。

定静安虑 得失存心

  导师开示:“该退而不知退,则自取其辱;该进时却不进,则错失良机。假使认识这一念心,就有定有慧、能够知进知退,对于任何事都看得很清楚。”人一生的命运其实就是无数的决定串连而成,我们几乎在每个时刻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抉择,成功与失败,幸运与灾厄,往往就在这刹那的判断中成形。心若定静,心眼清明,就能看清因缘,做出适宜的决策;心若浮躁,心眼迷乱,欲观全局却无鸟瞰的高度,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汉朝的开国功臣几乎多被诛杀灭尽,唯有张良全身而退,他从一位血气方刚、刺杀秦皇的冲动少年,经过圯上老人的指点,深折刚锐之气,从此改变气度,懂得平心静气控制情绪,小处忍让而成就大谋,在创国功成后选择归隐山林,急流勇退。

  由此可见,如何拥有沉着清明的心智,在每个时刻做出最佳抉择,这种超凡的智慧来自于定力,如《圆觉经》所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只要以正确的方法与有次第的锻炼,就能使心从浮躁喧腾转为安然明静,开发出人人本具的功德智慧。修习的方法虽广,总归无非“止”、“观”二字。

止观入门 定慧均明

  “止”即是止息妄想杂念、令心不动,“观”则是令心清明,为返照的觉智。止观法门可于静坐中专修,亦可对境随缘修。于坐中修时,要秉持“止其散乱”、“观其昏暗”的原则,以破除极易出现的妄想及昏沉。例如在修数息观时,使心专注于所观的数字、不散乱妄想是“止”;能数的心清楚明白、所数的数字清晰分明,乃至于返照这念能数的心也了不可得,就是“观”。无论静坐、念佛、诵经,止中须有观,观中要有止,心则可逐渐定慧均明。

  端身常坐固然是入道的胜要,但生活日常间必涉事缘,若对境时不修习止观,则心有间绝,伏下的烦恼必在根尘相对时又纷然乱起、造业结怨,所以要在二六时中常行止观,方能生处转熟,亦即《小止观》中的“历缘对境修”──在六根对六尘时,对种种境界不起分别,于好不生贪爱、于恶不起厌憎,心始终保持不动不乱,即是修止;返观真正能见闻的是这念心,反闻闻自性,即是修观。

  乃至于广义来说,放得下烦恼是止,提得起本分事是观;照见五蕴皆空是止,度一切苦厄是观……,简言之,诸恶莫作是止,众善奉行是观,在断恶修善的同时,自净其意、不起执着,就是止观不二,动静闲忙都能如此绵密不断,必能疾速纯熟。

  “止”修成功便是“定”,“观”修成就则是“慧”,虽说各别,然则实为一体,若偏重修止而无观,容易落入枯定的死水,无法具备断烦恼的真智;若着重修观而无止,容易失陷世智辩聪的坑堑,见不到自心本然的清净妙湛。因此止观二门如鸟双翼,缺一不可,同展振翅则飞离暗昧,使定慧均等。如此一来,在世间就能识知因果、巧用因缘,明察时务、善知进退,心境旷达、泰然自若;进而破见思惑、证二乘果,出三界生死牢笼,乃至于成就最高的定慧,寂照一如,定慧不二。

  《永嘉证道歌》云:“但得本,何愁末。”心即是本,无论成就事业或道业,都不能离开这念心。此生有幸值遇佛法,更须提高自己的视野,看清富贵荣华往往倏忽消散,生命顷刻即达终点,唯佛法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应身体力行,将宁静致远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以止观为根本,做为桥梁通往定慧,走向无量众生,由自利进而兼济天下,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是至高至远的目标,也是所有众生真正安稳的归仗处。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