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本期主题: 自利与利他








当自己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相冲突之际,
先成就一己之私,或许是有些人的选择。
然而,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往往也损及他人,
痛苦、忧患和纷扰,也因此随之而来。
佛法教导我们,修菩萨行首要利他,在利他中完成自利。
付出当下,收获最多的往往是自己;
成就他人,其实就是在成就自己。
悲智双运,自度度人,
人生的圆满、世界的和谐,不求自得!


利他中完成自利--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佛法中,有大乘、有小乘,大乘和小乘是以法门来区分的。例如,四谛法门完全是自利,只有自己得到好处,所以称为小乘;六波罗蜜又能自利,又能利他,所以称为大乘。

顿渐不二 事理俱成

  什么是自利?小乘修四谛,只能自利,例如,五停心观、四念处观,完全是自己断烦恼,所以称为自利;最后入涅槃,也是自利。什么是自利又利他?以布施为例,我现在修布施,是种因,将来能够得到果报,因果循环丝毫不假。其次,布施能舍除我的贪心,他人得到这个钱财,又能增加方便,解决目前的痛苦。按照这个方面来讲,布施就是大乘法。所以,大乘和小乘是以法门来区别的,其实小乘也通大乘,所谓“三乘共学”,四谛法门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所共学。修行学佛,必须以四谛为根本。

  所谓“菩萨向五明处学”,第一个是“内明”,也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自利。利他,就要开种种世间的方便,如:工巧明、因明、声明、医方明,这些方便都是一种工具。虽然是工具,这些工具也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心,例如:早晚课诵唱梵呗,可以化除烦恼,提起道心。所谓“法法平等”,观念要融会贯通。

  学习种种方便法门,就像医学院的学生一样,要认识很多处方、要学习很多技术。医生是治疗众生生理上的疾病,出家众则是治疗众生心理上的疾病。什么是心理上的疾病?就是无明烦恼。所以,必须了解种种烦恼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学习了种种法门,藉由这些法门来利他、来观心返照,就是菩萨行、就是解行并重。

自利既精 利他则广

  每个人都想了生死、都想到彼岸,什么是此岸?什么是彼岸?生死就是此岸,菩提、涅槃就是彼岸,当中的烦恼就是中流。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然后才能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

  佛法是一艘大船,这艘船要渡过生死的苦海,才能到达彼岸。除了自己,船上还载了很多众生。要想到达彼岸,必须成为一个伟大的舵手、成为一个成功的救生员。所以,第一个要知道彼岸在哪里;第二个,航线不要弄错,要掌握好方向盘;第三个,不要触礁。如果对这些道理很模糊,没有信心,怎么开这艘船?可能就会翻船、触礁。即使不翻船、不触礁,也会找不到彼岸。

  禅宗祖师说:“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知见正了,才能自利利他;知见错了,不但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始终在苦海里绕圈子,甚至会翻船,所以知见非常重要。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救生员,必须练就一身好本事,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下海去救难。假使自己还在生死海当中,没有信心,怎么去救苦救难?跟着跳下去,不但救不了人,自己也会淹死。佛法是最真实的,自己要去吃这个药。假使自己不吃,只记一些处方,给人家吃,怎么弘扬佛法呢?弘扬佛法,除了言教,还要有身教,要以身作则,要在利他当中利益自己。

  所有的法门归纳起来,一个是顿悟,一个是渐修。传佛心印就是顿悟,悟了以后,就等于找到了航线,接下来还要保养、还要渐修,要知道怎么转化自己的烦恼。假使还没有悟到,就要修种种方便,不要弄错方向,每天检讨反省:是不是违背菩提、涅槃?有没有触礁?是不是原地踏步?检讨反省就是一个开始。要抓贼人,必须知道贼人在哪里。有些人拚命礼拜,却不知道自己的烦恼在哪里。忏悔什么?就是忏悔自己的瞋心、慢心。

  度众生是大慈悲心,要广度众生,自己也要站稳脚跟、脚跟点地。出家众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建设道场,是利他。什么是自利?弘扬佛法的这念心、普度众生的这念心要能作主,要有《金刚经》的智慧:“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一切法都是虚妄的,一切事要归于理。理,就是人人本具的这念心。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