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本期主题: 常将他人好处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圣贤有“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之德,
古人亦云:“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好见人之恶者,心量狭小,常处于忧恼之中;
喜见人之善者,心量广大,常处于清凉世界。
经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
以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决定我们看到了什么;
常将他人好处想,我们就能看见世界的美好!


烦恼即菩提

文/普印精舍研经班学员 传隐

  
   人活在世间,必须与他人接触,由眼见耳闻,透过心中所想,产生好恶分别,表现于对待他人的态度,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进而产生善缘或恶缘。

  儒家有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过去,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除了赞美、羡慕,多少还掺杂着一些嫉妒、不以为然的负面念头;开始薰修佛法之后,法师经常提到念头与果报的关系,当心中起了不好的念头,即使没有说出口,也种下了恶因恶缘,自此,开始学习减少负面念头,真心地看待他人的优点。

  精舍创造因缘举办各种法会,让我们在修福报的同时磨炼自己。在不同的法会因缘中,发现每个人都有各自习惯的做事方式、说话的语气。过去,在与他人沟通时,对于语气不好、态度不佳的人总是颇有微词,因此共事时多有冲突,甚至在检讨会中当众指出,希望对方能反省、改进,但结果往往是对方难以接受,自己心中也有种种的情绪。

  现在的自己,懂得静下心来,了解修行就在人与事上磨炼。每个人都有情绪与习气,每一位师兄的发心,都无非是希望精舍更好、法会运作更顺畅,这是“对事以真”的具体表现,更是师兄们面对执事的用心,但自己为什么会有不好的念头呢?一个积极努力的同参道友,远胜于消极旁观的共事者,藉此提醒自己多看师兄弟的优点,进而学习放下心中的慢心与我执。

  “常将他人好处想”说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觉性,一产生看他人缺点的念头,就要马上刹车,千万不要把他人的缺点当成自己的烦恼包袱……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的心量打开了,人缘变好了!“常将他人好处想”,不仅能让自己提升,也能让人生从烦恼幽暗走向智慧光明,这就是“烦恼即菩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