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本期主题: 常将他人好处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圣贤有“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之德,
古人亦云:“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好见人之恶者,心量狭小,常处于忧恼之中;
喜见人之善者,心量广大,常处于清凉世界。
经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
以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决定我们看到了什么;
常将他人好处想,我们就能看见世界的美好!


遇缘则有师

文/见齐法师

  
  晦堂和尚云:“扣彼所长,砺我所短,吾何慊焉。”意即取他人的长处,来磨砺自己的短处,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孔子亦云:“见贤思齐焉。”修行正是如此,修行的目的就是成佛;欲成佛,就必须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必须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菩萨遍学一切法门,为的就是度无量的众生。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导师 觉大和尚创建中台道场,成就六和敬的僧团,每位修行人都来自不同的背景,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也可以彼此磨炼;若禁不起磨炼,任由自己的习气作祟,与人相处就易结下恶缘。如何才能不结恶缘?就必须理将俗反,不再负面思惟,试着学习看他人的好处、优点。孔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只要见到他人的一个善法,就会忘记此人的百种过失,这就是孔子的胸襟,也令后世学人学习隐恶扬善的处世哲学,正所谓“隐恶扬善,人之至德也”。

  历史上有一则著名的公案──“管鲍之交”,管仲少年时就与鲍叔牙交好,两人曾一同作生意,分财利时,管仲总是多拿,鲍叔牙认为管仲是因为家中贫穷,需要奉养母亲之故,是一位孝子,而从不认为管仲贪财。后来二人弃商从政,管仲跟随齐国的公子纠,鲍叔牙跟随公子小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齐国君位,公子小白被立为齐王(齐桓公),管仲被下令处死,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人才,向齐桓公求情,齐桓公怒道:“管仲当时用箭射我,若不是我命大,恐已身亡。”鲍叔牙说:“人都各为其主,管仲不过是忠于主人罢了,我的才能不及管仲,如果大王想作一番事业,便要重用管仲。”齐桓公也是一位心胸宽大之人,便不念旧恶,接受了鲍叔牙的举荐,任用管仲为相,鲍叔牙则自愿在管仲之下任事。管仲为相后,积极提出许多富国强兵的计划,使齐国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家日益强盛。

息分别 悟平等真如

  六祖大师云:“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俗话也说:“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万恶之根。”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见过失人人都有,如果一昧钻研,牢记他人的过失,起了瞋心,那就成了自己的过失,所有的过失由之而生,修行亦生障碍。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不念旧恶”,除了不计较过去的恩怨,更要学习菩萨的广大心量,除了事事反求诸己,还要“常将他人好处想”,来果禅师云:“人言我破戒,我脸不红,不与他争,反为以他作我良朋,增我道念。”如此一来,不仅减少是非,也展现出修行人应有的行持。

  中台是一个菩萨道场,每一位法师都发心行菩萨道,广学无量法门以自利利他,而法门须从善知识中来学习。所谓“遇缘则有师”,因缘必须自己创造,也就是要去看到每个人的优点,除了随喜赞叹,更要善加学习,让彼此都能为僧团尽一分力量,进而为佛教尽一分力量。“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除了“僧赞僧”,更要藉由每一个人的长才,截长补短,使僧团长治久安、佛法长兴。

  〈沩山警策〉中提到:“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导师也曾开示:“若能学习每一位师兄弟的优点,那么至少能成为贤人。”假使只见到他人的缺点,而不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就无法学习、提升。因此,必须发愿珍惜与他人相识、相处的因缘,常见他人的好处,以此长养自己的见闻,扩大心量,圆满自利利他的菩萨行,道业方能有所成就。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