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本期主题: 知苦进道常安乐








佛法的根本是建立于对苦谛的了解,
知苦、断烦恼,才能由苦解脱。
对于“苦”能具足正见,便能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真正地“逢苦不忧”、“体冤进道”,
得到人生究竟的清凉与安乐。


泯恩仇,解冤结,成就菩萨行

文/见致法师

  
  
  般若多罗尊者问菩提多罗尊者:“于诸物中,何物最高?”答:“于诸物中,人我最高。”慢心如高山,法水不能留。人因有我,故有我执、我爱、我见,为保护这个虚妄的“我”,嫉妒、计较、分别……相继而生。众生因不了解佛法的真理──因缘果报、缘起性空、本具佛性,为无明所覆、爱使所缠、瞋恚所缚,放任自己的习气、烦恼,逼迫他人而不自觉,历经了生死轮回、改形易报之后,因缘际会、狭路相逢,过往虽不复记忆,然思欲复仇的瞋恨心遇缘萌发,困缚在怨憎会境界中,使身心受到煎迫,始觉怨苦。

释冤结 忏罪涤垢

  面对恶缘或逆境的考验时,要经常提醒自己,透过经典教理文字般若的薰修,或是法会坡务等功德的成就,当下的感受往往是感动的,但欲将修行落实于日常生活,就需要从观行做起。观行,是经由思惟佛法的真理,在生活中不断印证,不断重虑缘真,不断地觉察、觉照、觉悟。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了知一切法皆是无常,皆是因缘和合而无自性,而且每个人对于苦的感受亦不相同,并非绝对,由于境界与自己的习气、欲乐相冲突,才会产生苦的感受,令自己无法平静面对,无法以智慧了知。

  一般人不了解什么是苦,将三苦、八苦视为人生所必经、乃至理所当然的过程,而追求外在的刺激以麻痹自己,在大苦中以小苦为乐而不自知。学佛、出家后,方知在财、色、名、食、睡当中,造了许多恶业,成为轮回的因,放大了眼前的怨苦,忘却了轮回中所受的种种苦,也忘失了了脱生死的愿心。此外,藉由观照自己心念的种种变化,了解众生的种种心念,种种的身苦、心苦,更能将心比心,体悟众生的苦、体谅众生的苦,而能慈悲地对待他人。

  除了观行之外,恶缘、逆境的现前,其实是与众生将恶缘转为善缘、将善缘转为法缘,解冤释结的好机会,且导师 觉大和尚曾说:“没有众生,就没有菩萨。”藉由每一个因缘的现前,落实六波罗蜜以利益他人,并积极从因上努力,成就自己的菩萨愿心。

行六度 广摄众生

  《杂宝藏经》中提及无财七施──常以慈悲关怀之眼注视众生,不再恶目相向,是为眼施;时时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人,无有丁点颦蹙恶色,是为面施;经常口出柔软语,赞叹、安慰他人,不出粗恶言语,是为言辞施;恭敬、起迎、协助他人,是为身施;以恭敬心、清净心、礼让心、慈悲心应对进退,是为心施;为他人敷设床座,乃至舍弃自己的立场、利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为座施;以恭敬心礼请上座、长辈前来家宅,是为房舍施。藉由种种供养,舍除自己的悭贪、执着、自私等狭隘心,长养慈悲喜舍之心,即为布施度。

  当身心受到煎熬时,一般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见解,急于冤诉自己的委屈与苦恼,此时通常是以自己为中心,心存偏见,分别计较他人之恶,排挤他人。假使能于怨苦,甘心甘受,不犯口过,亦不说他人过,“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清净自心,无有毁犯,此即为持戒度。

  导师常开示:“修行就是一个‘忍’字。”经中亦云:“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也许我们过去未发心时,也曾为歌利王,造诸恶业,或迫害、或逼恼、或杀害、或食啖一切众生,所造罪业无量无边,因此,应学习忍辱仙人的慈悲、柔和、忍让,惭愧忏悔,灭除瞋恨之心,此即为忍辱度。

  《慈悲三昧水忏》中提到,唐朝悟达国师前世为西汉袁盎,因将晁错腰斩于东市,彼此结下冤结。晁错心怀怨恨,一直伺机报仇;然袁盎十世修行,精进持戒,令晁错无机可乘。直至身为国师,受到皇帝恩宠,起一念我慢,乃疮生人面,恶果现前。久怀复仇之心的晁错,若能将复仇的心转化为精进用功的道心,或许道业早已有所成就。因此,于境界中,藉由定课的用功、清净心的回向,化解彼此的对立,令自己不懈怠,此即为精进度。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累劫的轮回,让我们忘失了与众生甚深的因缘,若能了知冤亲、爱憎、是非、善恶,皆来自于这一念分别的心,时时冤亲平等,坚住正念,无有分别,以佛力、法力、自性功德力,广利众生,使自己不散漫,此即为禅定度。

  《涅槃经》云:“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食。”诚如蚌内晶莹光亮的珍珠,是因为沙石与蚌肉互相磨擦而形成,每个人的自性摩尼宝珠,也是藉由境界的磨炼而显现。将每一个因缘视为成佛的助力,以知恩、感恩的心去面对,于有为法契悟无为心,并成就接引众生的智慧,令自己不愚痴,此即为智慧度。

  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与他人结下恶缘,因此,我们应于境界中以觉知的心了知苦因,明白因果;以智慧的心观照因缘,体悟空性;以广大的愿心,深信人人本具佛性,积极转化负面的情绪,在不断的练习中,磨损习气,转化烦恼,放下执着,进而令心达到寂静无为,安住在实相中,即能一步步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