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本期主题: 会熟巧精──学习的四大要点








导师 觉大和尚指导“会、熟、巧、精”四字箴言,
从因到果,说明学习成功的必要步骤。
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
发精进心与长远心,
会而熟,熟而巧,巧而精,
人生理想的实现,完全掌握在自己!


读书与修行

文/普照精舍禅修班学员 传畴

  
  佛陀是真正的大医王,世间所有的疑难杂症,都能在佛法中找到一帖良方,读书也不例外。《佛遗教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好长一段时间,我把这句法语放在书桌前,期许自己能够真正落实。

  高三时,我十分用功念书,然而模考的低分及强烈的考试压力,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上大学的暑假,因为母亲的因缘,我开始去精舍听经闻法,透过佛法的薰修与禅修静坐,才发现原来自己平常太急躁,许多时间常因散乱而浪费掉。随着禅修班的薰修,我开始练习培养专注力、自我管理、分配时间,并努力保持平静祥和的心。令人惊讶的是,一学期后,课业达到前所未有的颠峰,甚至持续到现在,无形中更深化我对佛法的信心。

读书的方法与态度

  经过这么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也慢慢理出自己的一套读书哲学:读书是一个整体战,不仅考验我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考验我们的态度、毅力,以及对心性的肯定。

  知识、学问上,依循着导师 觉大和尚提点的学习方法──“会、熟、巧、精”,先将知识融会贯通,彻底弄懂;接着持之以恒、重复练习,自然能够“熟能生巧”;最后,更上层楼,还要“精益求精”,真正深入钻研、精通、通达。相信以此方法,任何知识、技能都能有所成就,达到卓越。

  态度上,要保持乐观与活力,相信心是真空妙有、不可思议的,因为万法唯心造、心能生万法。这念心本来就是如此广大,犹如虚空,周遍法界,我们要肯定自己的心,肯定自己在能力范围内,能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再者,也要面对真实、看透事物的本质。先要定下心来,循着因缘果报的道理,权衡轻重,所谓“80%的分数往往掌握在20%的重点上”,能正确地从“因”上努力,“果”自然水到渠成。

  接着是行动计划,要真正采取行动,知行合一,才是真正“对事以真”的表现。而过程中,我们也要觉察、觉照,努力调身、调心、调息,当个善调身心的“调御丈夫”,才能真正在读书这个整体战中,大获全胜。

修行的体悟与落实

  过去常因考试而紧张,一再落入境界中,反覆生死。我开始期许自己,不要再随考试与报告而生生死死、不要再随着境界与压力而生生死死,因为我知道,未来的烦恼、压力,只会愈来愈多,若不能趁早了达生命的真相、找到这念心真正安住的落脚处,永远都会受到苦的逼迫。因此,我开始把每一次的考试当“练心”──练习在一次次生生灭灭的考试中,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智慧清净心,就这样坚持、就这样安住,就是相信、一念到底,相信必能挺过所有的境界,如如不动。要当个真正的女中丈夫,无论报告、考试,乃至任何境界与执事,该承担就承担,心的格局要大,提得起、放得下。

  最后,对于缘起性空的道理要了然于心。真正了达考试的目的与意义后,无论努力成果是好是坏,都能坦然接受,秉持着“得失从缘,心无增减”的信念──读书有所成就,是一个肯定,肯定我们的读书方法、态度是正确的;然而,名次是暂时的、会变动的,分数的高低也是相对的,“对事以真”的态度才是最珍贵的宝藏。正因为了达空性的道理,才真正相信未来是无可限量,端看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摩尼宝珠。

  学佛后,我也才发现:原来读书并不只是为自己念,还为了“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期许自己也能不为名利而念书,而为了上求下化、广度众生而念。真正看透读书、考试的本质,我们才能“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就是读书的真相,也是人生的真相!明了此理,心才能更开阔、更广大、更深入、更全面,而且永远不会失去信心,这是比世间上任何的成功学都更激励人心的。

  说穿了,读书只是一个境界,也是修行,仍要坚住正念、随顺觉性。因此,究竟如何能在水深火热的期末考和堆积如山的报告中,保持平静愉悦的心呢?我写在书桌前:“请把它当作挑战,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