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禪林納子心









修行學分

  


文/見譯法師


  人生在世,所為何事?如何才能不虛此生?每個人各自有著不同的理想,所求目的無非是為了讓生命更美好、更圓滿。只是,生命不能免於老、病、死等種種煩惱,所以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地學習。修行就是真正的學習,不論出家或在家,修行是唯一獲致生命圓滿的道路。

  修行說來簡單,身體力行則須下一番功夫。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問鳥窠襌師:「如何是佛法大意?」鳥窠襌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聽了認為:這句話三歲小孩都知道,有何希奇!鳥窠襌師說:「雖然三歲小孩都知道,但是八十歲的老翁卻未必能做得到。」其實,修行並非遙不可及,若能掌握其中的基本學分,朝著正確的目標邁進,眼前即是一條光明的大路。

發心立願 意志彌堅

  修行,首先要發願。沒有明確方向,力量則難以集中並持續。發願,且要發大願、立大志,不要怕做不到,只怕努力不夠。願愈大,志愈堅,意愈切,心愈廣,包容性愈強,所能承受愈多,成就也愈大。發願必須每天發,要真誠、懇切,時時刻刻不忘所願,堅定的願心是行持力的來源。如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修成耳根圓通;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兩利冥陽;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成就極樂淨土的莊嚴;藥師如來以十二大願,助益眾生消災增福。佛性人人本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但因吾人的心念未能如諸佛菩薩般清淨無著,所以無法當下驗證淨土的莊嚴。諸佛菩薩能圓成淨土世界,利益眾生,皆是以願力為先,生生世世精進不退所成。

追隨善知識 建立正知見

  修行要有善知識引導,所謂教授善知識、同行善知識、外護善知識。如釋迦牟尼佛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經常隨佛修習,依佛所教,終至得道證果。一位具足慈悲與智慧的導師,能幫我們建立正知見,在人生的岔路上給予指引,讓我們不致走錯路、走遠路。此外,身旁還要有同參益友的砥礪切磋。何謂益友?如孔子所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從中見賢思齊,自我提升。而外護善知識亦是不可缺少的一大助緣,不論事業或道業,若無眾人的護持與協助,單憑一己之力則需花上加倍的時間才能成辦。欲得貴人相助,平時就當廣結善緣,積福納德,利益眾生。

  修行的重要關鍵在於正知見的建立。觀念錯誤,則離道愈遠;觀念正確,則能步向正途,了達諸法實理,明白何者為方便、何者是究竟。若未能知因識果,不解緣起性空,乃至於在五欲六塵中造作惡業,恐難脫離輪轉三界之苦。所以,修行必須親近善知識,聞法薰修,建立正知正見,了達因果緣起之理,進而契入中道實相真義,明悟本具心性,方是究竟菩提。

修德有功 性德方顯

  修行過程中,要有斷惡修善的決心:無一惡法不斷,無一善法不修。斷惡是減法,減去心中貪瞋痴慢疑等煩惱垢染,時時提起覺性,反省、檢討、懺悔。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每天減一分無明煩惱,清淨的自性就彰顯一分。修善是加法,就是培福植德,與眾生結善緣,學習無量法門以增長智慧,度化眾生。最後還要能到達不動一惡念,不執一善法,了悟「不思善、不思惡」的本來面目。

  修行從始至終不可缺少的條件是信心──對師、對法以及對自己的信心。所謂「信滿成佛」,若信心不足,則事亦難成。堅定的信心是在日常修善斷惡的行持中磨鍊所成──順境不喜,逆境不憂,不為眾邪所惑、所擾,於困難中能直下承當,能不為所動,精進無為。世間無常,正法難遇,既得此人身又得遇正法,怎可不善加把握?如能一步一腳印,圓滿修行學分,一朝當能體悟「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