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本期主題:平等--無二無別菩薩行








諸佛如來常行中道,恆處平等不二的法界中,故能真正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欲入此清淨法界,當除去人我分別,放下執著,以圓融智慧等觀萬相。
了知一切事物之理體平等無差,在自利利他的菩薩道上方能暢行無礙。

 
 

平等的真義
覺大和尚開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境,不論畜生道、修羅道、天道,乃至聲聞、緣覺、菩薩、如來,各個心境都不相同。然而,到達最高的境界──如來,就是一樣了。所以《金剛經》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法」指心法,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是平等沒有差別的,契悟了這一念心,無論男、女、僧、俗,一切賢聖都是平等無差。在佛法中,這個心境稱為「一真法界」、「實相」、「無上菩提」,淨土宗稱之為「常寂光淨土」。

  《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成就如來、成就佛道,不是從果上求來的,而是在因當中努力所成就。大眾聽法的這念心就是因,人人都有佛性,這個就是「平等法界」。真正悟到這念心,才能入平等法界;沒有悟到這念心,所見、所感受的就是眾生的法界。

佛性本具 平等不二

  不論男女老幼、士農工商、出家、在家,一切蜎飛蠕動都有這一念心,佛性平等不二,這是理上的平等。如來覺性圓滿,時時刻刻都在大圓鏡中,具足一切功德、智慧、神通、妙用,這一念心無始無終、不去不來、不生不滅,法身常住,這是如來佛之體。眾生本具的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圓證法身,自心本性並不增加一絲一毫;即使現在才開始從因地上契悟、返照、用功,我們本具的真如法性也未曾減少一絲一毫,真正是「平等不二」。人人都可以契悟本性,這是平等;每一位都能夠達到中道實相的境界,這也是平等。

  在民主國家當中,倡導「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每一國民都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有些人誤解了平等、誤解了民主,以為平等就是每個人都應得到相同的待遇,如果只是從外在、形式上講求平等,那就不是真正的平等。孩子和父母、學生和老師,大家都一樣是人,為什麼孩子必須稱自己的父親為爸爸、稱自己的母親為媽媽,而且要盡孝、要恭敬,學生應該尊師重道,應遵從老師的指導?這是不是就不平等了?若不從立足點努力,談民主和平等就只是一種口號,終究無法達到真正平等的境界。現代人說「人人都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是一種平等的觀念,雖然大家都有主人翁的資格,還是必須靠自己去努力,否則,怎麼可能成為國家的主人翁?

  佛法講「平等」,是指「佛性平等」。「佛性平等」不是平頭式的平等,而是立足點的平等。人人皆可成佛,這是真正的平等。「成佛」不是一個口號,必須靠自己努力實踐,假使未朝正確的方向去做,而是起貪瞋痴、造殺盜淫,造了惡業,佛性就變成了眾生性。雖然是眾生性,仍有佛性的存在,只要覺性現前,知道慚愧、懺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平等是絕對的。

四姓出家 同稱釋氏

  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印度社會分為四種階級。其中最高的階級是「婆羅門」,專司祭祀,只要父親是婆羅門,孩子一出生就是婆羅門種姓。第二種「剎帝利」,是貴族階層,國王、武士都屬於這個階級,王位、官位也是父子相傳的世襲制度。第三種「吠舍」,是從商的平民百姓,如果父親是做生意的,兒子以後也會繼承父業。第四種「首陀羅」,是最下層的奴隸階級。這四個種姓是不能通婚的,每一種姓各有規範,因此是極不平等的,尤其對首陀羅更是不平等。釋迦牟尼佛為太子出身,以宗教倡導平等,廣開佛法大門,讓任何階級的人都可以出家,所謂:「四河入海,無復異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許多下層階級的佛弟子在出家之後,也證得羅漢果,甚至連王公貴族都來頂禮、供養。當時有上層階級的人起來反抗,認為佛陀破壞了他們的種族制度。儘管如此,釋迦牟尼佛仍堅持正念,繼續弘揚人生的真理,最後得到了大眾的肯定、認同。

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

  佛法所說的平等,是最高境界──中道實相。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要我們肯努力,一定能夠得解脫,一定可以超凡入聖。有因必能感果,如希望達到菩薩的境界,就要修「六波羅蜜」,修六波羅蜜是「因」,只要一發心、發願,就進入了菩薩法界。每個人都能做菩薩,這是平等的;但是若不去修菩薩行,菩薩果位也沒有自己的份,所以不能說是不平等。六波羅蜜人人都可以修,一開始發願,現在就入菩薩位,是「凡夫菩薩」;凡夫菩薩繼續再用功,就能成為「賢位菩薩」;賢位菩薩繼續再用功,可以成為「登地菩薩」;登地菩薩再繼續用功,能成為「等覺菩薩」;等覺菩薩再用功,進一步達到「妙覺」,就成道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成菩薩、成佛,人人都有份,這是不是平等?所以佛法確實是人生的真理,告訴我們努力的方向,一切不從外得。

靈明覺知 含生等一

  過去,宋朝有位叫崔公群的相國,在湖南巡視的期間,到寺院去拜見如會禪師。到了大殿裡面,剛好看到一隻麻雀停在佛像頭頂上痾屎,然後就拍拍翅膀飛走了。崔相國一看,心想:「奇怪!麻雀怎麼會把屎拉到佛頭上?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為什麼雀子不認識佛祖?這哪裡找什麼佛性?」「可是佛經裡明明記載得很清楚: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啊!」他在那裡想了半天,還是想不通。於是,就問禪師:「師父,佛經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我剛才看到麻雀把屎拉到佛祖頭上,這麻雀怎麼這麼糊塗,牠到底有沒有佛性呢?」禪師說:「麻雀當然有佛性啊!牠知道佛祖如如不動、很慈悲的,所以才敢把屎拉到佛祖頭上,為什麼牠不到老鷹頭上去拉呢?因為老鷹一看到麻雀就會要牠的命,你想想看,這個麻雀有沒有佛性?牠知道哪裡好、哪裡不好。牠知道佛祖頭上是最安全的,所以才會找個最安全的地方去拉屎,這個覺性就是牠的佛性。」聽禪師這麼一講,他就悟了。

  唐朝宰相裴度,是一位發心學佛的大居士。裴度有個兒子叫法海,考取進士後被父親送到溈山老人那裡去出家。法海出家後,溈山老人派他去挑水供養大眾。過去的叢林,水源地是在半山上,挑水可說是件苦事情。法海每天從山下到山上,來回很多趟,挑水挑到肩酸、肩痛,甚至磨破了皮。有一天,挑完了水,他就發牢騷:「和尚吃水秀才挑,縱然吃了也難消。」因為法海先前是個秀才,現在來道場做粗重的工作,心中不免委屈。溈山老人聽到了之後,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打坐時堅住正念、隨順覺性,「萬擔糧」才能消。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我們修行就是要做到不打妄想,要能破除執著,我執、法執破除了,妄想沒有了,「道」是現成的、是本具的。《楞嚴經》說:「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佛性是本具的,「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就是如來住世,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從因當中去努力。

  佛法講「佛性平等」,是很有意義的,帶給我們無窮盡的希望、無窮盡的光明,為什麼呢?佛性是本具,並不是求來的。徹底了解這個道理,在事上薰修、磨鍊,使覺性時時現前,沒有絲毫的迷惑,心自然能夠安定下來。明白平等的真義,知道「人人都能成佛」,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待人處世將會更圓融無礙。

 
 
 
 
論平等

 
                                   文/見楓法師

  《四十二章經》云:「心行平等難。」為什麼人與人相處要達到「心行平等」是件困難的事呢?答案其實很明顯,因為我們都有私心。這個私心來自於對自我以及對我所擁有的事物產生執著,對於自他的關係有了明顯分別。而這個執著、分別,來自於對萬法的本質認識不清,誤以為我以及我所有的一切是長久的,人我的差別相狀是實實在在的。事實上,萬法乃是因緣所生,互具互融,所以自他無別。因為不了解這個道理,一味地滿足自己的私慾、鞏固自己的權勢,形成了二元的區隔、對立,於是這個世界便產生了種種不公平的現象。

  十八世紀,法國革命思想家盧梭主張人權平等、控訴社會不公,他認為因人類社會私有化的發展,產生了許多欲望和偏見,導致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大。既得利益者訂立壓迫窮人的社會契約,又設置了保障其實施的權力機構,最後形成專制封建君主政體。這就是不平等發展的三部曲。在此惡性的體制之下,一部部人民推翻暴政、爭取人權公義的歷史便不斷地在世間上演。所以開西方近代民主先河的美國,其第三任總統傑弗遜起草「獨立宣言」,就將「人人生而平等」作為建構民主政府的基礎,主張民權自由,禁止奴隸買賣。

萬相各別 理體何殊

  雖然就表面上看來,無庸置疑的,萬法確切存在著各自的差別相,這也即是因緣法則所顯示的道理。然而,產生種種差別相的根柢是平等無別的,所依循的因緣法則是平等無私的。人們不斷地想從人權、種族、政治、教育等多方面求得平等,一如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即提倡「自由、平等、博愛」,並指出真正的平等應為「立足點」的平等,而非「齊頭式」的平等,且提出了「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

  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領導的僧團以實際的作為,改變印度吠陀時代「種姓制度」的不公現象。世尊主張「四姓平等」,強調「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明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法華經》敘述「人人皆當成佛」,說明眾生平等之理。其中常不輕菩薩則具體的實踐了平等之行,不但視一切冤親平等,悉皆禮拜讚歎,並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以佛法的角度來談平等,更是深廣、究竟。

法性空寂 物我互融

  《大智度論》云:「菩薩住是二等中,觀一切法皆平等。住眾生等中,怨親憎愛皆悉平等,開福德門,閉諸惡趣。住法等中,於一切法中憶想分別、著心取相皆除滅,但見諸法空,空即是平等。」菩薩明悟佛性平等,體證法性空寂,故能發廣大願心,運用慈悲與智慧自利利他,以平等無二之心度化一切眾生。

  諸佛如來常行中道,恆處平等不二的法界中,故能真正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欲入此清淨法界,須破除我、法二執,將執著人我分別的意識轉為平等性智,以此智慧等觀萬相,了知一切人事物之理體平等無別,在通往自性淨土的路上方能暢行無阻。

  
  
  
  
克服我執 心行平等
 

                                    文/見酋法師

  大多數的人都容易陷溺於慣性的思惟模式:以自我為中心,重視自己的程度遠勝於他人。因為每個人從小到大,幾乎內心當中都有一個「自我期許的我」,從所接觸的人事物經驗中,慢慢累積形成自我的思想價值觀與生活習慣,同時也量身訂製了「自我形象」這個額外的包袱。正因這個「我」的投射,讓我們與他人劃上了許多心靈的分界線。

跨越分界線 找到新出口

  這道心靈的分界線與匝口,讓你、我、他種種二元的對立性愈加明顯。如果我們沒控管好「心靈的紅綠燈」,那麼在你來我往的「十字路口」中,就易引發「情緒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引發對立事故,大部份是基於我們自身沒有注意到,做出了讓對方感覺到「不受尊重」的言行舉止。也許我們自認為是「小事一樁」,但卻可能因此觸發他人潛伏內心的不愉悅,而種下彼此不快的糾結。這樣的例子也反應出彼此並沒有「信任感」,彼此都存著一分「疑」和「猜忌」,以致一個無心之舉成為雙方誤解的「導火線」。

  此外,我們也容易犯一種錯誤,就是戴上批評的「顯微鏡」去看別人,用輕視的「望遠鏡」去看周遭的一切,而疏忽了自己所戴的眼鏡是「有色的」,只看到浮泛的表面,卻觀察不到背後真正的「藏鏡人」。其實,一旦落入我執的漩渦中,我們只看得到「玫瑰的刺」,卻欣賞不到玫瑰所綻放的鮮麗色彩。在我執的蒙蔽下,我們常忽略:再厭惡的人也有他的優點,而喜歡的人也有其缺點,沒有必要刻意去找出別人的過失。

  曾聞智者言:「時常檢視他人過失的人,較容易動怒,非但不能消除他人的污穢,反而會增添自己的污穢。」可見我們所看到別人的醜陋面,也是自己習性的反射面。所以,應學習消弭自己內心不健康的負向意念,勿將憎恨加諸於他人身上;另一方面則是要打開心胸,將心比心,用更廣大的角度來看事情,試著去探索事實原委,不驟下評斷,並能伸出友善的手幫助他人離開痛苦與不幸。總之,我們應避免被「我執」帶入煩惱的小圈圈中,要以「平等心」把彼此帶入全贏的大解脫圈內。

回歸真相 人我平等

  如果將我執所引發的憎恨、嫉妒等負面情緒比喻為「心靈殺手」;那麼克制煩惱蔓延的正面情緒,諸如友愛、寬容、慈悲等特質,就好比「心靈捕手」。「殺手」就像「功德善根」的盜掠者;「捕手」好比是「功德叢林」的長養者。如果能進一步超越「殺手」與「捕手」的二元對立,去檢視「心靈的本質」,我們會找到一個共同的基點:人人都擁有「平等不二」的無價瑰寶──佛性。是誰不斷地在毀損這瑰寶,以致招來了殺手,又求救於捕手?事實上,原本沒有「殺手」的存在,又何來「捕手」呢?

  在佛、菩薩的眼裡,每一個眾生都如同自己的親眷;只因眾生被客塵所覆,尚未了達實相,所以心生分別取著。試想,如果傷害我們的是自己最親的人,我們是否會儘可能的去原諒他,猶如父母愛護自己的小孩一般?再者,若我們所傷害的對象是自己最愛的人,是否會迫不及待地去彌補他,乃至根本就不忍心去傷害他?相信,以同理心的角度看待事物,對於迎面而來的不善作為,就不會急著「反擊」,而能以積極有效的態度做回應。當我們能認清事實,看得更透徹,就會明白選擇全贏才是最佳的策略。

 
 
 
 
真平等之省思


                                  文/見成法師

  常常有人說:「這樣不公平……」時時聽眾言:「那樣才平等!」到底什麼才是真平等?我們可從佛法事、理的角度來思惟。事相上的平等,即是三世因果的呈現。吾人只要肯用心,從因上努力,最後必得華果現前。如是因,如是果;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就理上而言,真平等即是「人人本具佛性」、「諸法緣起性空」。佛性平等──凡有心者,皆當作佛;空性平等──諸法緣起緣滅,畢竟空寂。此即是真平等!

慈悲心 平等行

  心行平等者,對萬物一視同仁,能以慈悲心關懷大眾。如同太陽普照大地,不分賢愚、不別貴賤,只要肯走出戶外,皆得領受和暖光照。我們既然知道平等的義理,為何在生活中仍無法超脫相對之境,心行平等?因為被自己的執著所左右。一旦心有所執,便有好惡、對立,在比較當中患得患失,便易心生煩惱,造罪犯過。所以,不在事相上比高下,不與人爭長論短,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衝突、虛妄的煩惱。況且,他人之行為造作由他自承後果,我們只須心存平等、慈悲,不與之計較,否則,亦是半斤八兩。又因為一切眾生皆是我們過去的親眷,皆有佛性,終將成佛,我們豈能不發起慈悲願行善加護念、度化?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實平等的精神?可從六波羅蜜之菩薩行門入手:

  一、布施:面上無瞋是供養,不論逢遇善緣或惡緣,我們皆可布施微笑。見人行善,更可隨喜功德,讚歎其發心。
  二、持戒:自心清淨是真持戒。身、口、意依循戒法,三業清淨無犯,則能離諸煩惱,無是非之諍。
  三、忍辱:所謂「順逆皆方便」,不論順境、逆境,皆以平常心面對,甘心忍受,都無冤訴。
  四、精進:二六時中隨處提醒自己,勤修平等之行,而一念不生是真精進。
  五、禪定:得失從緣,心無增減。面對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風境界,要能覺觀返照,如如不動。
  六、般若:修一切善,並能不執著所修之善法。覺性時時現前,直下承擔,即做即了。

離一切相 心無分別

  真平等即是離一切相,無分別心。過去,須菩提尊者為使富人不因福盡而墮落,所以捨貧乞富;大迦葉尊者,為令貧人早脫窮困,所以捨富乞貧。然而,二位尊者卻同為佛陀所呵斥,因為意雖善而心不平。

  曾於佛典中見一則公案:在摩羅國有一富翁,臨終前囑付兩個兒子平分財產。此二人由於貪念作祟,不管如何分配,始終意見分岐,達不到平衡點。這時旁邊剛好來了一個愚笨的路人,他建議二人將所有的東西平分為二。沒想到,兩兄弟竟然異口同聲的說辦就辦。結果,所有的家產,包括花瓶、錢幣、桌椅……統統一分為半。轉眼間,萬貫家財只成了一堆堆破銅爛鐵。

  平等並非平均一分為二的齊頭平等,而是能以無私之心行一切善,不在相對境界中患得患失。實現真平等,從照顧好自己這念心開始。平等之行,當以中道之心具體實踐,於諸境界,不迎不將。而修行之路──但行平等事,不須問前程。

 
 
 
 
以因同果 平等如是
 
 
                                    文/見旻法師

  春雨綿綿地下著,打在乾枯、龜裂的鄉道間。田裡的農夫擱下鋤頭,嘴角微微上揚,滿意、安慰的神情溢於言表。相較之下,阡陌上的行人則顯得狼狽,雙眉間透露出焦急、困擾,靠在路旁的石上,使勁地磨掉鞋上的污泥。一樣的細雨,兩般迥異的心情。「平等」是否受境遇的影響?

  一位年邁的母親,一針一線悉心地織縫著棉裘。一件送給了哥哥,另一件則給了長相、神情都與哥哥相似的雙胞胎弟弟。若干年後,哥哥還是一個身著棉裘在瑟瑟寒風中發抖的無業遊民;弟弟則藉著這件棉裘撐過許多寒冬,成為一位人人稱羨的作曲家。一樣慈祥的母親,一樣細心的呵護,卻有兩種不同人生的呈現。「平等」關乎父母、家世的優劣嗎?結束為期三個月的考前準備,考試結果一公佈,有人喜上眉稍,有人失意落淚。同樣的時間下,結果殊異。「平等」能求於相等的時間長鏈嗎?

  仔細觀察,空間的懸殊、人為的差異乃至時間的隔礙,都不是平等的立足點。古德云:「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無論境遇是順或逆,人生是成功或失敗,都源於自己所種下的因。而取決於個人的努力,裁定於因果的法則,這才是真正的平等。或許有人質疑,付出相同的努力,某些造盡惡業的人卻富貴一生,而踏實忠厚的人竟辛苦一生。又是何故?須知因果通於過去、現在、未來,並非只憑眼前所見而論斷,因此,平等也不能只衡量於當前所顯現的相狀。

  所謂「有因必有果」,平等不是取決於表面的境遇,不是取決於家庭、父母所付予的條件,也不受時空局限。世間的一切並非僥倖或偶然,而是含括了因果的特質,展現了平等的真義。因果法則是真正的平等,一種萬古不變的平等。

 
 
 
 
佛法的平等大愛


                      文/普親精舍禪修班學員 邱玉蓮(傳晏)

  學佛後,常思惟佛法的道理,認為佛法是一種非常殊勝的教育,能引導我們建立正確知見、修正錯誤行為。透過佛法的薰修,讓自己更深刻體會「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生命是平等且可貴的,應慈悲對待。因此,自己經常教育孩子要尊重生命、愛護生命。或許是受自己潛移默化的影響,儘管家中一起居住的長輩平日會拍打蟲蟻,但孩子們對生命的尊重卻不受影響,不僅如此,還能付諸行動,主動的救護生命。

赤子之心 護生之情

  有一天,小兒子敬渟,當時年僅三歲,走起路來,偶爾還會跌跌撞撞、步履蹣跚,他正和三位哥哥一塊兒玩耍,孩子們的歡笑聲在屋子裡此起彼落。忽然,喧嘩吵雜聲驟然停歇,正忙於家事的自己不由得納悶,擔心四小天王又闖禍了,趕緊趨步前往查看。只見敬渟蹲在地上,雙手掩護著一隻小蜘蛛,唯恐牠受到傷害,並用純真的稚音喊著:「哥哥,小心!不要踩到牠!」短短的一句話,雖然還有些口齒不清,但卻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接著又溫和地對哥哥們說:「讓小蜘蛛回去找媽媽,如果牠找不到媽媽,會哭哭哦!」猶記當時年幼的敬渟,雖是一臉稚氣,但極力捍衛小蜘蛛安全,使其能平安順利返家的赤子之情,儼然是一位小小菩薩。

  目睹一個三歲的稚子,亦能有如此悲憫之心,除了令人訝異,不禁感到欣慰,相信從小就能尊重生命的孩子,長大後必能善解人意、同理他人,更遑論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不法行為。因為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眾生平等的知見已然開啟──這正是佛法教化人心不可思議的力量。

平等大愛 有教無類

  鑑於佛法教育有著去惡從善、淨化人心等積極正面的影響,因此,不難了解 老和尚何以發此無盡的悲心願力,籌建普台國民中小學,並以三學一體「中學為體、佛法為根、世學為用」為其教育理念,使得佛法教育能童蒙養正,往下扎根,培育品學兼優的下一代,讓學子們成為家庭龍鳳、社會精英、國家棟樑。自己並在短短的時間內,感受到學子的轉變。

  由於在精舍擔任兒童禪修班的隊輔老師,亦為策畫課程內容的成員之一,所以有更多機會觀察孩子們的蛻變。記得有一孩子甫到精舍之初,不但頑皮好動,還常常捉弄其他小朋友,甚至口出惡言,稍不順心即緊握雙拳,怒形於色,經常讓其他人困擾不已。然而,經過一、二期課程的薰修,雖習性仍在,但漸漸地情緒變得比較容易克制,心性也慢慢安定下來,和其他孩子逐漸能合群相處。不僅如此,當他參觀普台國民中小學之後,就不斷向家人嚷著要去就學,由於因緣具足,果真如願上了普台小學。幾個月後,在精舍遇到他,俊秀的臉龐少了幾分霸氣,眉宇之間多了一絲的莊嚴,雖是稚氣猶存,但卻顯得較以往柔和沈穩。最不可思議的是,聽他母親說,在學校他還會幫忙辛苦的生活輔導老師照顧及安撫其他的小朋友呢!

  除了對他的改變感到驚奇外,更令人有著深深的讚歎。心想,是什麼力量能讓一個原本桀驁不馴的孩子,有如此大的轉變?答案是佛法。唯有用佛法的道理慈悲地教化眾生,不問年齡大小、不分資質優劣、不論冥頑與否,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才能令眾生難調難伏的習性化剛強為柔軟,轉煩惱為菩提。

佛法智慧 無盡寶藏

  曾經不止一次的思考著,此生要留些什麼給自己的孩子?是培育他們擁有豐富的學識?抑或是給予優渥的生活環境?到底什麼才是真正能讓孩子們永遠受用的?直到自己學佛後,才有著堅定不移的答案──是佛法的教育,是佛菩薩慈悲、平等、智慧、覺悟的教化,能讓迷失在紅塵白浪中的遊子得到心靈上的慰藉,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並尋得安身立命之所。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如浩瀚的大海,廣大無垠,亦如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給孩子們最珍貴的傳家之寶,而此善根福德,將是生生世世無窮盡的寶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