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專題思惟








佛陀是無上醫王



良醫是兼具慈悲與智慧的菩薩,
然而在診療疾病的傲人成就之外,
能否治癒世人貪、瞋、痴三毒的熱惱重病?

                              文/見義法師

  自古英雄最怕病來磨,因為它始終是人生追求幸福的大患。下自販夫走卒,上至縱橫沙場、勇猛威武的將軍,乃至力堪扭轉乾坤的帝王,都無法免於病苦的摧殘。假使沒有良醫致力於疾病的診療,恐怕如曹操之雄,因無華佗之治,亦不免宿疾難癒,而終身為頭疾所苦。

  許多醫師終其一生竭盡心力於疾病的探索與對治,尤其當傳染病流行之際,更能捨己救人,將自身的安危拋諸腦後。病人通常對醫師抱以無上的希望,而醫師對自己也有很高的期許,期望能精確地掌握病況,使每一個患者在自己的手中重獲健康。所以,世之良醫實為人間兼具慈悲與智慧的菩薩。

應病與藥 世之良醫

  應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可稱為世之良醫呢?佛陀於《雜阿含經》中說:「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亦即,能正確地診斷疾病、知道發病的原因、知道用何種方法或藥物醫治疾病,而且將疾病治癒後便不會再復發。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國家都有很多優秀的醫師,在醫療領域留下不朽的功業,使後世的人廣受其益。如《左傳》及《史記》記載,春秋時期之名醫扁鵲,曾精確地診斷齊桓公已病入膏肓且為醫所不能救,此外又曾令昏厥的虢國太子起死回生。東漢時的華佗,是第一位研究出以麻醉方法搭配外科手術救人無數的醫師,而且善於結合望、聞、問、切的方法診斷疾病並判斷預後。雖然華佗所留下來的醫學著作多已佚失,但至今仍有不少膾炙人口的醫案流傳下來。

  例如,華佗曾準確地診斷出一個病人何時將中風,也判斷出一個自以為健康的人何時發病;同樣是腹痛的兩個病人,他能診斷出一個患有嚴重的寄生蟲病,而另一個則是因為懷雙胞胎生產後留有一死胎於腹中;他也曾經治癒一個重病患者,其間並預言何時此疾會再復發,而為患者預留藥物。這些醫師都是在沒有先進醫療設備的輔助下,對病因與治療的掌握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堪稱世之神醫。

預防勝於治療

  中國醫學將致病的原因分為內因、外因與不內外因。內因為五欲、七情所起,如《黃帝內經》講:「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此即說明人的情緒對身體及疾病的影響。外因為風、暑、濕、燥、寒等天候的變化所引起,如:露濕冒寒或為風熱、寒暑之氣所傷等。不內外因則是飲食起居不節,不知調節飲食及順天候寒溫、四時之氣,生活坐息紊亂所引發的疾病。「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對於預防疾病與治療疾病而言,明確掌握致病因素極為重要,能夠斷除致病因子,才能安康保壽。

  中國古醫典《黃帝內經》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廣義的講,這是預防醫學的觀念,要大家明瞭致病的原因,知道如何於日常生活中保養身體,預防疾病。至於對疾病的自保之道,則是:「正氣存內,大風苛毒弗之能害也。」也就是說,若身心健康,免疫系統健全,雖然有外在致病因子的存在,並不容易生病,即便生病亦可很快地康復。但是若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則容易為病邪所侵,導致身體更虛弱的惡性循環。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暴露在同一個空間下,有的人會被病毒所侵,有的人卻依然健康活躍;一個小傷口,有的人置之不理卻能自然痊癒,有的人反而會潰爛惡化。

養正氣 絕病原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不犯上述三種致病之因外,應該如何培養正氣,斷絕疾病呢?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即為正氣,儒家認為此浩然之氣是一種正大剛直的精神,而且這種氣和道德意識緊密結合在一起,由長期實踐道德的積累、從內心自然產生。如果缺乏道德意識,或者做了於心有愧之事,就會感到心虛氣餒,導致正氣不足,容易為邪氣所侵。

  《莊子.在宥》記載,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廣成子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勿搖汝精,乃可以長生……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可見於黃帝時代即已知道心神不可外馳,應收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要過於勞慮,則身心清和,能保長生而形不衰。

  由此可知,除了內因為直接的心理因素外,其他的疾病雖有其具體的成因,亦皆與吾人的心念有關。佛法直探心源,所謂「病由業生,業由心生」,縱觀一般人的起居生活,六根無時無刻不在攀緣塵境,追求財色名食睡的享樂,致使飲食不節,逆犯寒暑之氣,而且於其中起貪、瞋、痴,造殺、盜、淫……等惡業。在順境中耽著五欲之樂,逆境時又憂思氣結,驚慌恐怖,任種種有損健康的情緒流轉不息,戕害自己的身心,卻不知其危害之大,徒然在針藥堆裡下功夫,始終是成效有限。

   在《素問•湯液醪醴論》中,黃帝問岐伯:「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謂神不使?」岐伯曰:「鍼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神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其大意是說,針藥不過是一些具體的治療方法而已,如果病人內在的精神衰敗,意志渙散,病就不容易痊癒。因為人們不懂得養生,心中的欲望沒有窮盡,愁憂思慮,患得患失,造成精氣衰敗,營氣瘀澀,衛氣散越,神氣失去應有的作用,所以病不會好。其實,若身心渙散到這種地步,正氣不復存內,豈止病不會好,連對環境中的傳染病原都失去抵抗力。因此若論治病之本,實應先斷除貪、瞋、痴之心,使六根不攀緣六塵,這念心時時刻刻保持清淨,沒有煩惱,沒有不健康的情緒殘害我們的正氣,則三因齊斷,病亦無由而生。

  但是對大多數不懂得如何真正保養身體的人,生了病仍需要世間良醫的關照,因為世之良醫能善用大地礦物藥草,甚至以先進的醫療科技治療色身的各類疾病,讓病人從危急的狀況中重獲生機。然而,在與疾病抗戰的傲人成就之外,醫師並不能除去病人心中貪、瞋、痴三毒的熱惱重病,人類依舊不能免於一死,所以當扁鵲或華佗診知病人所患為不治之症時,也只有告知病人速速返家,以作善後之準備。

病由業生 業由心生

  印度有一神醫──耆婆,是佛陀時代的醫中之王,一如華佗,許多疑難雜症經他診治都能應手而癒。當時摩揭陀國的阿闍世王受到貪名聞利養的提婆達多蠱惑,殺害父親而自立為王,造作諸多惡業,以至於後來心生悔熱,身生惡瘡,臭穢難聞。大臣們為其遍求名醫仍無法痊癒,最後求救於神醫耆婆,但是耆婆也束手無策。耆婆知道他的病因,為他講說懺悔、修善斷惡的道理,並告訴他只有佛陀才能救他,勸他誠心前往請示佛陀。後來,阿闍世王懇切懺悔己過,發菩提心,皈依佛陀,終身護持佛法。由於至誠懺悔,業障消除,病亦得癒。

  身病苦痛人而皆知,倘若是心病而不自覺知,或知而不肯服用法藥,病苦就沒有痊癒的希望。《楞嚴經》云:「由心生故種種法生。」若任由自己的習氣於五欲境界中起貪、瞋、痴、慢、疑,色身就必須承受妄念對身體的負面影響及果報。念念遷流不止,則終究無法根除病苦的侵擾。倘若斷惡修善,念念都是善法,內心光明,無怨無惱,便能享人間天上的福報;若念念貪、瞋、痴,則身心世界便成眾苦交煎的火宅。然而,人天的福報猶有享盡之時,唯有「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念心超越善惡之因緣果報,超脫三界,達到絕對的境界,才真正是解脫老病死苦的良方。

勤服法藥 善導身心

  《雜阿含經》云:「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佛陀不但善知身疾,亦善治眾生之心病,而且治病已,當來更不復發。

  過去憍薩羅國波斯匿王體態豐腴,經常通身大汗。有一天他去見佛陀,向佛陀頂禮後,便氣喘吁吁地坐到一旁。波斯匿王對自己肥碩的身體感到慚愧羞恥,也對這個色身的負擔愈來愈厭煩苦惱。世尊因此為他說了一個偈子:「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後來波斯匿王在每次進食之前,都請隨行的侍者為他誦這首偈子,提醒他不要再貪著口腹之欲,經過一段時日,果然恢復了正常的體型。對於佛陀所賜的寶貴法藥,波斯匿王自是萬分感恩。

  佛垂般涅槃時,教誡弟子:「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每一個生病的人無不希望能找到醫術與醫德兼備的良醫,期使自己早日脫離疾病的纏縛。但是,如果不配合醫師的治療,不肯按時服藥,那麼即使華佗再世,也只能束手旁觀。同樣的,如果我們聽聞佛法,知道生、老、病、死之根本以及解脫生死的種種法門,而不去實踐,縱有大醫王的無上法藥,亦難免於在三界火宅輪迴不息的苦報。

  佛陀雖已入滅三千多年,但這期間仍不斷有聖者以自身的修證向大眾證明:佛陀所說的法,是如實通往解脫之道的無上大法。即使現今處於末法時代,但並不妨礙我們聽聞正法,亦不妨礙我們追隨修道有成的聖者參學。惟願眾生皆得領受無上妙法,並能以法藥調治身心,直登涅槃岸,永不受諸苦。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