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本期主題--精進








 
 
 

覺大和尚開示精進 
 


正精進

  處事不僅要精進,更要「正精進」,若只是精進而方向不正確,則會與道相違,導致不良的後果。例如社會上有些人熬夜賭博、打電玩、打麻將……這都不是正精進。佛法中的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這就是精進的正確方向。

  修行要有所成就,必須上半夜、中半夜、後半夜都不間斷地用功,以這種精進心來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修六波羅蜜。除了現在精進,盡未來際都要發永不退轉的大願心,行菩薩行,才是真正的精進。如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圓成佛的智慧福德,是最大的精進。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為螺髻仙人時,日夜精進不懈地禪坐,甚至「雀巢於頂,草穿過膝」,鳥雀在頭頂髮髻上築巢生蛋,草長得高過膝蓋,也不為所動。身心都放下,寂靜不動,念念不空過,是正精進、大精進。所以佛有無量的定力,這是在平時精進用功所成就的。

  又有一世,釋迦牟尼佛生為大施太子,當時很精進地修布施,但是國庫的寶物有限,無法救濟所有的人。太子為解救大眾而入海採寶,希望從龍宮取得龍王的如意珠,以便化現衣食財寶來布施眾生。太子的誠心感動了海神,海神就從龍宮盜取如意珠,獻給大施太子,龍王發現了,以神通取回如意珠。太子心想:沒有如意珠,就無法救人,於是決定舀乾海水,進龍宮向龍王要如意珠。太子一擔一擔的挑,可是海水怎麼舀得乾呢?但太子不畏艱難,仍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挑海水,挑到骨瘦如柴、精疲力竭,最後因於體力不支倒地。這時,四大天王深受太子為救度眾生而不惜性命的精進心所感動,立刻協助太子,不一會兒海水就減去了大半。龍王為此心生恐怖,畢竟海水一旦枯竭,海裡的眾生將會滅亡殆盡,於是趕緊獻出如意珠。大施太子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就是精進行。

事精進

  精進分為事精進與理精進。一般修行人多半在事上精進,對於「理」較不明白。什麼是事精進?如:拜佛,一天拜一千拜;念佛,念三萬、五萬、十萬聲;誦經,誦數十卷,或持咒幾萬遍,這都是在事上精進。在事上精進也要有恆心、毅力,才能達到目標;假如沒有恆心、毅力,則念佛不久便覺得口乾舌燥,誦經才幾卷就不想誦了,這樣的態度,是很難成道的。不僅修行要精進,世間上任何的百工技藝,也必須有恆心才能成就。有了恆心,再遲鈍的人也會成功;反之,再聰明的人也難有成就,所以凡事都要精進不退。

  佛法中,事精進的公案有很多,晒蠟師就是一例。民初有位出家眾,在大殿裡負責香燈職務,由於擔心蠟燭發霉,就在六月的大太陽下晒蠟燭,豈知蠟燭被太陽一晒都化成了蠟油,後來大家稱他為「晒蠟師」。有一回,佛學院招生,晒蠟師想開智慧,也要去讀。雖然佛學院沒有資格限制,但因他不識字,所以沒被錄取。可是晒蠟師意志很堅定,一直在那裡磕頭、禮拜,就是不肯離去,於是佛學院就收留了他。入了學院,他慢慢地認字,別人睡覺、休息的時候,他還在用功,因為有恆心、精進不懈,後來成為講經說法的大法師,可說是佛學院中最有成就的一位。

  修行必須精進,聽經時不能打瞌睡、打妄想,否則無法成就道果;世間上成功的名人,也都是靠精進而有成就。所以,人生奮鬥的過程,必須具備精進的條件。

  事上的精進,一念接一念不斷地活動、攀緣,心念仍在生滅當中。若以生滅心為本修因,將來所得到的就是生滅的果。因此事上的精進,還是與道相隔,故須進一步達到理精進。

理精進

  理精進,就是以不生不滅心為本修因,將來能夠證到不生不滅的果——證涅槃、成正覺。什麼是不生不滅?人人本具的這念心就是。「即心即佛」,悟了,這念心就是佛。這念心人人都有,一生下來就知道痛、癢、哭、笑的這念心,並非父母所生,也不是想出來、修出來的,更不是任何人送的,而是本具的。雖然現在是凡夫,但只要心不起染污、不打妄想,當下菩提心即現前。所以,現在修不起心、不動念、不攀緣、不顛倒,這念心就是定,不要再另外修定;這念心時刻了了分明,就是慧,不要再另外去求個慧。因為有求就有得失,若有得、有失,就不是本具的。

  「本」是根本,就是指大眾本具的不生不滅心。「為本修因」,就是以本具的這念心為因地修行的根本。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時刻保持清楚明白,沒有生、沒有滅,這就是根本,不必另外去找。譬如參話頭,在話頭處提念、照念、參,話頭處就是沒有生、沒有滅的地方,也就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這就是「本修因」。

  《圓覺經》說「一切如來,本起因地」,「因地」就是因地心,「本」就是本具佛性,以此為因地修行的根本。這念心始終保持不打妄想、不落昏沉、能作主,這就屬於理上的精進。《楞嚴經》中,世尊明示捨妄去真的先決條件:「以因同果,澄濁入涅槃;依根解結,脫纏獲圓通。」所以,因地心就是果地覺,依此而修就是理精進、大精進。

無功用行 事理一如

  「一念不生」是大精進。因為念頭若有生,則一定會滅,以生滅心為本修因,就屬於方便的事精進。譬如念「阿彌陀佛」,起一句「阿彌陀佛」,後面再念句「阿彌陀佛」,則前句的「阿彌陀佛」就滅了,所以這念心始終在生滅當中,所念的佛號也成生滅。如果明白理上精進的道理,這念心就沒有生滅了。悟了這個道理,就應從理上念佛,能念、所念當體即空,雖是當體即空,但這念心又是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這就是「念念佛住世」。時時刻刻這念心都存在,如此念佛必然不可思議。念也是佛,不念也是佛;念是道,不念也是道,念與不念,心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這就是佛,這就是真精進。

  修行要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以圓證不生滅心,為修行最高的目的。悟了此理,即稱為入理聖人。理沒有生滅,無形無相,若是修一切法門,都能從理上用功,所修的就是不生不滅的無相法門。不起心、不動念,時時保持這念心的存在,這時,不用功就是真用功。古人說:「一切法無不從此流,一切法無不歸還此法界。」一切法無不歸還「理」的法界,理就是當前這念心沒有生滅,覺性始終存在。修了以後不執著修,念的當下沒有能念、所念,始終一如,這就是無功用行。

  無功用行,就是大功用、大精進。明白這個理,就可以契入無生;悟了此理,立即契入聖位。悟後起修,就能修一切善法而不執著一切善法,也就是修無修修,念無念念,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若未悟此理,則尚屬事上精進,還是在生滅心當中。既屬生滅,即感生滅果報;現在種因,果報是在未來,而非現在,所以始終是屬於凡位。十法界中的佛法界,是「一乘任運,萬德莊嚴」。「一乘」就是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除此以外沒有第二個法門。佛陀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從凡夫開始起修,到最後證無上正等正覺,都不離開這念心,所以說:「萬里途程,不離初步。」因果始終是一如的。

  悟了不生不滅之理,就是見到自己本具的佛性。再依這念心起修,就是修無修修,也就是「無功用行」,此時隨拈一法皆是佛法,事即理,理即事,事與理不二,事理一如。如果只知道理精進,而未落實事上的精進,也不容易悟理;所以須事理兼備,修行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理要悟,事要行,明白以後,依這念真心起修,時時不離這念心,這一生就能成就道果。

 
 
 
 
恆持正念勤施功

 
                                     文/見術法師

  古德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研究學問,必須勤奮、努力不懈地用功,唯有一路精進才能有所收穫。《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修行學佛者,欲證得道果,亦是要精進不懈才能成就。

  書聖王羲之寫黑了一大池的水才練就一手好字;愛迪生以數百種材料做了一千六百多次實驗,才發明了燈泡;國父孫中山先生努力了十一次才革命成功。月劦尊者雖八十才出家,但由於經年月劦不至席,後來證得阿羅漢果;長慶祖師坐破了七個蒲團才開悟。所以要想成就世間的學業、事業,若沒有一番精進,是很難有所成就的;世間法如此,出世間法亦然,菩薩要脫離老病死苦的輪迴,度化眾生,乃至成就佛道,若不勤加精進,則一切理想都只是空花水月。

念念不空過 安住於本心

  精進可分為事精進與理精進。何謂事精進?就是在事相上努力不放逸的修持。如:每天念幾萬聲的佛號、禮佛幾千拜、發願誦經幾萬卷等等,這些都是在事上的努力,若缺乏恆心、毅力,而只是一時興起的勇猛心,終究無法圓滿種種功德。《大智度論》云:「精進相者,身心不息故。」於身,我們勤修一切善法,勤斷一切惡法;於心,我們念茲在茲,無絲毫懈怠,如《普門品》中說:「念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此外,更可以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作為修行努力的方針。於心行,念念相繼無有間斷;於身行,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如此勤勉,就是事精進。

  何謂理精進?即是以不生不滅心為本修因,時時刻刻安住於自己這念不生不滅的本具心性,將來必能證得不生不滅之果,這就是理精進。若未明悟此理,只知道在事上精進,如此念念相續的心則是有生有滅,將來所感得的果報亦屬生滅,仍無法契入不生不滅的佛道。如何以不生不滅心為本修因?就是時時刻刻安住於本具的這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動的心,處處作主,當下這念心沒有生滅去來、沒有迷惑顛倒,安住於斯,才是真的端坐如來家中,才是最高的精進。

圓修事理 如實精進

  事精進與理精進,一則屬生滅,一則為不生不滅,修行過程中當如何著手?《大智度論》提到,菩薩修行六度,於布施、持戒、忍辱中精進修習,而能成就大福德;於禪定中精進修習,而能趣入般若波羅蜜之智慧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故而以事精進為前方便,於布施、持戒、忍辱波羅蜜中,勤修一切善法,累積福德資糧,再者,由修習禪定的專注攝心,契悟實相──這念不生不滅的本具心性,即為般若波羅蜜。《華嚴經》敘述,菩薩在不壞回向的位階時,誓修一切善根無有疲厭,修善根已,復修集無量功德,皆為成熟一切眾生,無有退轉、無有休息、無有疲厭,最後還要無有執著,才能證寂滅性,了法無二,得實相法。是以當如《金剛經》所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方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大智度論》云:「知一切精進皆是邪偽故,以一切作法皆是虛妄不實,如夢如幻,諸法平等,是為真實。平等法中,不應有所求索,是故知一切精進皆是虛妄;雖知精進虛妄,而常成就不退,是名菩薩真實精進。」於事相上,修一切善法而心不執著,雖心無所著,仍不礙修一切善法,如此行持,必能與理相應,進而契悟這念不生不滅的佛心。理精進原本即與事精進不相妨礙,於事精進不執著,即是理精進;事理圓融,圓修事理,方為真正的精進。

 
 
 
 
慎勿懈怠放逸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見漓法師

  佛陀時代,舍衛國有一位比丘,生性懈怠懶散,好逸惡勞,每天渾渾噩噩度日,經常在飽食之後就關起房門睡覺,只知貪圖色身的舒適,從未用心思惟法義。

  佛陀知道這名比丘的壽命將在七天之後終了,為免其墮入惡道受苦,於是來到他的住所慈悲開導:「咄起何為寐,螉螺蚌蠹類,隱蔽以不淨,迷惑計為身。焉有被斫瘡,心如嬰病痛,遘了眾厄難,而反為用眠。思而不放逸,而仁學仁跡,從是無有憂,常念自滅意。正見學務增,是為世間明,所生福千倍,終不墮惡道。」一聽到佛陀的教誨,比丘立刻驚醒,既敬畏又惶恐地起身向佛頂禮。佛陀問:「你可知道自己宿世以來的因緣業報?」比丘慚愧地回答:「弟子心性昏昧,一無所知。」

  佛陀告訴比丘:「很久以前,毘婆尸佛住世時,你曾出家為僧,由於貪愛自身的利養,不知要持戒研經,每日吃飽就睡眠。生命終了,即投生為牛馬身上的螉蟲,一過就是五萬年;此後壽終,又投生為螺貝蚌蛤之類的寄生蟲及木頭的蠹蟲,各別度過了五萬年。螉、螺、蚌、蠹這四種蟲,都是生長在幽暗的地方,執著色身、愛戀生命,以黑暗隱蔽的處所為家,不喜好光明,一入睡眠之中,就要經過很長的歲月才會醒來,始終沉淪於罪業的迷網,而不懂得尋求出離苦海之法。你的惡報才剛結束,現在得身為人,又出家作了沙門,為何還貪戀睡眠,不求解脫?」

  比丘得知自己過去的業報後,心懷畏懼,深深地懺悔自責,誓願精勤於道,不再懈怠放逸。最後終於斷除煩惱諸障,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曾教示:「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人身難得,我們應把握聽經聞法的因緣,用功辦道,以世尊的教誨自我惕厲:「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時時覺察自心,不懈怠放逸,才能免於惡業苦報,進而真正的離苦得樂。

 
 
 
 
策發善行精進心
 
 
                      文/普雲精舍禪修班學員 林文生(傳昇)

  《菩薩本行經》說:「夫懈怠者,眾行之累。居家懈怠,則衣食不供、產業不舉;出家懈怠,不能出離生死之苦。一切眾事,皆由精進而得興起。」在韓愈的《進學解》中有一段佳句:「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世間上的學業、事業,無不賴於矢志不移的精進努力;在佛法的修學上,更要以精進勇猛心修諸善法,鍥而不捨地努力上進方有所成。

  《大智度論》指出:「精進法,是一切諸善法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能以精進心策發善行,即能與善法功德相應。然而,如何在面臨逆境時保持精進不退心?

  首先要建立正確的知見。先問問自己:學佛目的為何?不為求佛菩薩加被、不為一己私利,而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提醒自己:困頓之境終會過去,應堅持行善的理念,絕不輕言放棄;從另一角度思考,則可藉此逆境,深入觀行,勉勵自己「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若同參道友於逆境中無法堅持信念,我們可以「四攝法」來幫助對方:

  第一、布施。如果對方於生活上有急難,先助其度過眼前困境,一方面幫助其建立謀生之道,一方面以正法建立其向上奮起的信心。

  第二、愛語。以關懷的言語來幫助對方化解煩惱;切勿口出負面的言語,如:你就是以前不發心才會落入現在的苦報……等等。

  第三、利行。了解對方修行的障礙所在,假使因工作太忙而沒時間至道場共修,可與他保持聯繫,善巧誘導並提攜鼓勵,使其善法因緣延續不斷。

  第四、同事。以同理心幫助對方,不讓對方有接受施捨的感受。當對方已能站穩腳步,則可進一步策發其精進心。

  不論是日常生活或者學佛修行,在順境與逆境中都有必須面對的障礙,唯有堅定信願,於正法上念茲在茲,精進不退,才能突破一切困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