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佛海探微









三壇大戒的意義


傳戒儀式 藉事顯理

   佛教初傳至中國時,並無傳戒儀式,直至曹魏嘉平二年(西元250年)始有曇摩迦羅於白馬寺譯出《僧祇律》戒本,此為東土依律傳戒之濫觴。曹魏正元年間(西元254年)曇諦沙門譯出《曇無德羯磨》,傳戒儀式始具正規。

  三壇大戒,乃中國大乘佛教於出家僧眾所特有之傳戒儀式。依初壇正授、二壇正授以及三壇正授,分別傳授沙彌戒、比丘戒、出家菩薩戒。戒子於正授三壇大戒時,領悟自性戒體;依此戒德,內激上求佛道之心,外發下化眾生之願,由戒相之行持任運於日用中,規範身心,進而藉事顯理,契悟如來自性。《大智度論》云:「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如來法子,以戒為本;出家沙門,既發大乘心,圓受三壇大戒,即成大乘僧倫法器。

具足眾緣 方得求戒

  凡戒子意欲求受大戒,須具眾緣,其中以臨壇大德為要,即須於受戒前如法恭請「三師七證」,作為十方戒子之得戒、羯磨、教授三師和尚以及尊證七師,以便成就戒場法儀之如法進行。又「戒壇」亦為場地要緣,先須結界,受戒期間,戒子於界場內淨心求戒,不得出離。除此之外,尚須戒儀如法,眾僧和合。登菩薩壇時更以釋迦如來、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為三師和尚,十方諸佛為尊證,一切菩薩為同學伴侶。倘若以上諸緣,有一不具,便不得如法受戒。

戒乃各宗根本行持

  戒為佛教各宗派之根本行持,《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蓋因心為淨染之由,以戒攝之,內外一如,名之為定;淨極光通,發起妙用,名之為慧。戒乃定之本,定乃慧之體,慧乃定之用。佛陀更於《遺教經》中垂示:「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不僅如此,《根本律》之中更明示:「若不持此戒,縱有多智禪定現前,皆成魔業。」故知三壇大戒,乃發心出塵之行者繼剃度大典之後,更具重大意義之法儀。

一戒一解脫

  戒者,梵語毗尼,又名波羅提木叉,此譯「保解脫」,以能保證行人得出離生死苦海;又譯「別解脫」,於一一戒中護持不犯,即得於一一處得其解脫。如薄拘羅尊者,因宿世持守一不殺生戒,嚴持不犯,五度遭人殺害不果。出家之後,畢生無有病苦,壽享一百六十歲,世稱長壽第一。

  《薩婆多論》云:「波羅提木叉戒,唯佛弟子獨有,外道所無。夫能維持佛法,有七眾住世,三乘道果相續不斷,盡以波羅提木叉為根本。」故《大智度論》載:外道空持苦行戒法,如牛戒、狗戒、啞戒、聾戒,無益於解脫,如是等戒,為智者所呵斥,徒自招苦而無善報。佛住世時,閰浮阿羅漢,隨佛出家而得道,嘗言:「我昔作外道,五十有五年,但食乾牛屎,裸形臥棘上。我受如是辛苦,竟無所得,不如今得見佛聞法,出家三日,所作皆辦,得阿羅漢。以是故知,於佛法中,持戒者安樂,身心不熱惱。」

  沙彌持守十戒,乃了生脫死、出世解脫之要道;比丘持滿二百五十戒,即得解脫三界,徹證羅漢果;若依達磨「一心戒文」入菩薩行,於一心念中具足八萬四千戒,即得畢竟解脫,圓證無上佛果。

三壇

(一)沙彌壇

  凡行者發心出家,必先受持沙彌律儀。沙彌者,有「息慈」之義,謂息世惡染而慈濟眾生,欲行「息慈」之事,則須依十戒內護自心、外慈有情,並習威儀,攝化眾生。故言「沙彌律儀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

  據《阿育王經》載:王見一七歲沙彌,將至屏處而為作禮,語沙彌言:「莫向人道『我禮汝』。」時,沙彌前有一澡瓶,沙彌即入其中,從澡瓶中復還來出,而語言:「王慎莫向人道『沙彌入澡瓶中復還來出』。」王即語沙彌言:「我當現向人說,不復得隱。」
                       
  是以諸經皆云:星火雖小亦不可輕,王子雖小亦不可輕,龍子雖小亦不可輕,沙彌雖小亦不可輕。蓋星火雖小,足以燎原;王子雖小,終登王位;龍子雖小,能致風雨;沙彌雖小,能度眾生。故不可以其小而輕之。

(二)比丘壇

  比丘壇傳授之「具足戒」,又作「大戒」、「近圓戒」,有親近涅槃之義。欲受此等具足戒者,當得身體強健,六根具足,無有聾盲等患,身器清淨,無有邊罪,具出家嚴相,剃除鬚髮,披著袈裟,且已受持沙彌戒者。尼眾二壇則先在亞僧三師七證主持下,受本法尼戒,再往比丘部,於尼十師與比丘十師共同主持下,正受比丘尼大戒。持守具足戒者,於一切境界中精勤修習,擇善離惡,趨於圓足,故名「具足戒」。

  進受具足戒之出家眾,即登比丘位。比丘者,乃七眾佛弟子之首,故又名大僧。此外,比丘有「破惡」之義,勤修戒定慧,破除貪瞋痴等惡煩惱。其惡既破,煩惱既息,便出魔界,更且轉化眾生,減少魔眷,使魔驚怖不已,故又稱「怖魔」。比丘依於此戒,荷擔如來家業,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了知諸法實相,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發弘化度眾之願,行廣利有情之事。

(三)菩薩壇

  菩薩戒,於《梵網經》云:「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菩薩者,漢譯「覺有情」。一者「自覺」,指覺悟之大道心眾生;二者「覺他」,使有情眾生覺悟之義。《法華經》中指出,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在於開示佛之本懷,引導眾生悟入佛之境界。出家佛子既已自知生死苦趣,進而當回小向大,以佛之悲智願行,為己之悲智願行,於利他中完成自利,即所謂「為利有情願成佛」,是故菩薩戒為行菩薩道之根本,是諸佛之本源。

  菩薩戒之內容為三聚淨戒,亦即三種含攝大乘菩薩慈悲濟世的圓融戒法,以使佛子發廣大心量,誓度無盡眾生。一者、「攝律儀戒」,乃斷捨一切惡行,含攝諸大乘律儀,密護根門之止惡門;由覆惡離痴,功成德現而為法身佛之因。二者、「攝善法戒」,乃修習一切善法,攝持菩薩行,廣行六度之修善門;由供養三寶,圓修三業,而為報身佛之因。三者、「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乃以慈心積極利益一切有情,由攝受眾生,信樂學佛,而為化身佛之因。

  《大般涅槃經》云:「談常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扶律者,佛子持戒清淨,心中即見本性。」禪門持戒是於起心動念處時時觀照,於心意發動之機,微處作觀:「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以四正勤為行持,時刻覺察貪瞋痴之妄動,期使身口意三業遠離殺、盜、淫、妄等惡行;倘若觀心返照,進趣無念,清淨戒體頓即領悟,自然契入清淨法身佛之常寂光境界。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