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本期主題──真誠







對事以真--覺大和尚開示
 


認真負責  廣積福慧

  「真」就是實在、不虛假。大部分的人都愛面子,多多少少都有些虛偽心,用真誠的心可以去除虛偽心。對人真誠,才會受人信賴,才能獲得真實的友情,人際關係才不致虛假;對事真誠,盡力把事情做好,這是做事的大原則。

  研究學問的人對於自己的學業要真,才能真正的會通道理,不抄襲別人的作品,有自己的思想,這樣學問必定會有所成就。若是為升官發財而作學問,這個心念已經不正確,就不是真,也難有所成就。

  對事情要認真負責,不可敷衍,應該做的事絕不推諉,而且盡力去完成。本來需要一天的工作時間,結果半天就做完了,剩餘的時間就多做一些,這就是一種布施。不遲到、不早退,而且還多做幾分鐘;不要小看多做幾分鐘,日積月累,就是很大的功德。善法是從小事與細微處聚集起來的。不要認為做大善事才有功德,而小小的善事沒有什麼。何謂大善事?以佛法來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人一命是件大功德,但這一生有多少機會可以救人一命?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上一點一滴來積功累德;小善慢慢集合起來就能成為大善,能夠如此廣集福慧資糧,自然能感召光明如意的人生。

福德具足 事事如意

  一個人如果沒有福報,凡事都不容易成功。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算得再好,如果平時福德累積不夠,還是會有無常變化,即使僥倖得到利益,不久也會失去。如果福德具足,不用去求,福報也會自然現前。

  在宋朝時代,有一位范仲淹,未當官前,吃住都成問題,由於他的用功及廣修福德,後來考上進士,當了宰相。雖然當了官,還是經常做善事。有一回他的朋友向他推薦一位窮秀才,學問實在很好,只是三餐不繼,希望范仲淹能夠幫助他。所以,范仲淹就把窮秀才找來,一談之下,果真是個人才,可惜時運不濟。

  於是范仲淹就想把唐朝書法家歐陽詢在「薦福寺」修建完工時,所寫的碑銘拓印下來,交給這位窮秀才發行。但出乎意料之外,到了這一天晚上,突然刮風、下雨、打雷,雷一劈就把這座石碑打得粉碎。這顯示窮秀才的福德因緣不具足,無法享用富貴的福報。每個人的福報一點一滴都有前因,了解這個道理之後,知道平時做事情就是在修福報;做事情認真負責,就是福報;不但認真負責,還要多做,那就是福報再加福報。

認真修行 生死自在

  修行人更要真,對自己的道業,不虛應故事,而是真正要了生死。真正做到,生死就能自己作主,就能生死自在。在歷代祖師當中有很多這樣的實例。

  曹洞宗良价禪師,有一天吩咐侍者:「趕快幫我剃髮,並準備熱水,我要沐浴更衣。」髮剃好,沐浴好,披起袈裟,對全寺僧眾說:「快點鳴鐘擊鼓,我要入滅!」於是在鳴鐘擊鼓中,禪師便儼然坐化。全寺僧眾見禪師入滅,難過得痛哭。忽然,禪師睜開雙眼說:「夫出家之人,心不依物,是真修行,何有悲戀?你們這麼愚痴,趕快辦一個『愚痴齋』來警惕自己!」七日的齋會結束後,禪師並告誡大家:『僧家何太粗率,臨行之際,喧慟如斯。』第八天沐浴後,禪師即端坐而化。

  得道的聖人來去自在,並不是顯異惑眾,是為了方便度化大眾,讓大眾看了增長信心,發菩提心,發精進用功的道心;知道這一生當中確實的用功,達到正念、正定,就可以生死自在。假若功夫用不上,要時時檢討反省,六波羅蜜、戒定慧,自己實踐了多少?檢討反省自己的貪瞋痴念頭和習氣,是否愈來愈減少?時時心上用功,革除心中的妄想執著和習氣,慢慢可以達到生死自在的境界。

真誠不偽 心想事成

  所以要用真誠的心,除掉虛偽不實。佛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做一切事都能真誠、專注,不論是學業、事業、道業,世出世間任何事才能夠成就。一般人都希望心想事成,如果是用虛偽心、慢心,是絕對不可能達到的,因為這念本心、本有的性德被虛偽心所障蔽。若能用恭敬心、真誠心,則本具真心就能發揮出來,照天照地,必定有感應。所以,能夠在生活上落實對事以真,則希望無有窮盡,人生必定有所成就!

 
 
 
 
至誠至真菩薩行

 
   
                                  文/見旆法師

立身處世之根本

  不妄,謂之「真」;言行符合,真實無偽,謂之「誠」。真誠,是立身待人之根本,君子德行之首要。《大學》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若至誠無偽,心則剛正,則能真正改正惡習,修正己心,進而幫助他人。《中庸》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由此可知,誠是仁義禮智的根本,化育萬物的主要核心。為人至真至誠,德行彰顯,則處事踏實,能獲得別人信任,人生充滿光明及眾多助緣。以真誠的心治國,則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必能利樂天下。

  然而,有些人喜歡標新立異,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喜歡應酬,說恭維、諂媚、不實的言語,在財色名利的交爭中,忘了做人的根本;在短視近利中,背棄道德仁義。在虛偽逐漸取代真誠時,不勞而獲的表相粉飾了踏實耕耘的可貴。但不要忘了「如是因,如是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種虛偽因,得到的果實亦必是虛偽、短暫,不會甘甜長久。常言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粉飾久了仍會被識破,到時身敗名裂,再想補救,亦已挽回不了。《四十二章經》云:「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為了聲名而不顧自己的人格,不僅德行缺損,操守失貞,更須背負沉重的果報。聲名隨因緣來去,但業報卻是永遠跟隨,故為人處事當真誠並謹慎小心,不可因為貪求一時的利益自欺欺人,而毀了自身的清白和自性的光明。

反省檢討 毋自欺欺人

  如何做到真誠?從反省檢討、修正自己著手。《大學》云:「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真誠是不虛假、不造作,表裡如一,誠實面對自他:於己不當的言行須徹底改過,於人要懇切至誠,踏實處事,自能攝受大眾,此方是真正的真誠。

  真誠非造作可得,而是在點滴至真至誠的返照自心,和無虛無偽的待人處事中所成就,所謂「水滴雖小,漸盈大器」,故勿因善小而不為。且真誠貴在有恆、能行忍辱,不論遇任何順逆境界均能不退縮,持守這念慈悲正直的心,久而久之,德行自然彰顯。

  在古聖先賢、祖師大德中有許多值得效法的典範。如文天祥對國家的真誠盡忠,讓後人聽聞「正氣歌」,無不為其忠義凜然所震撼。又如虛雲老和尚為報父母恩,真誠朝禮五臺山的途中,雖遇風霜雨雪,疾病饑寒,生命微弱時,卻能感得文殊菩薩示現救護。後又曾為參加高旻寺禪七,途中不慎落水,拖著重病挨了幾十香板,卻打不走至誠打七求法的心,因此在進禪堂靜坐二十餘天後悟道。大師一生說法度眾,到處開荒、建寺,且於雲門事件時,年已百餘歲,任憑紅衛兵拳打腳踢,為延續佛法命脈,犧牲性命亦在所不惜。承擔一切的苦難艱辛,只因為對父母、對佛法、對眾生的一念真誠,因而在時局動盪中,傳承了禪宗法脈。

悲智雙運利群萌 

  除了慈悲,更須般若大智慧來導引正確方向,方不負這念悲憫之真誠心。若只知真誠而無正知見,則落入相對的好善厭惡境界中,得不到究竟解脫。菩薩行履,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行「六波羅蜜」,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於利他中完成自利,成就道業。而真誠的最高境界即是:一真法界、菩提涅槃,此是諸佛法界,是無分別、憎愛、取捨,永離生滅的淨土世界。

  此法界即是眾生本具之佛性,只因眾生佛性被貪瞋痴惡習覆蔽,像澄清的水被泥沙沌濁,不能照天照地。若能透過覺察、覺照,改正煩惱習氣、無明妄想,則當斷一分無明,便現一分法身,直到無明斷盡,還復本自清淨之佛性,與菩提涅槃、一真法界相應。屆時,不僅可以看清萬法真實相狀,更能化育萬物,利益群萌。

  在菩提路上,當相互提攜,用真誠的心面對自己的不圓滿,進而幫助他人乃至一切眾生,從身、語、意中踏實斷惡修善,學諸佛菩薩六度萬行,真誠耕耘,共證菩提。

 
 
  
 
待人真誠除虛偽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謀法師

真誠修心 成佛作祖

  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心,而這顆心卻有著千變萬化的相狀,有時候是「喜」;有時候是「怒」;有時候是「哀」;有時候是「樂」;有時候是「真」;有時候是「假」;有時候是「虛」;有時候是「實」……就像天氣預報報導的「晴時多雲偶陣雨」,而這也正說明著「心念無常」的變化性與真實性。

  在眾多心念中,有一種心念的相狀就像山中的煙嵐、清晨的濃霧。在濃霧中觀看事物,容易陷入迷迷濛濛、虛而不實、看不透、摸不著的窘狀,致使人們必須再三地揣度眼前的景象。而這是什麼心念呢?就是「虛偽心」。

  「虛」者不實,「偽」者不真。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有虛偽心,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以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讚賞,可是當真實的心念不是如此時,難免令人感到「巧言令色鮮矣仁」。然而如何改善、對治這種虛偽不實的習氣?不外乎是培養我們的「真誠心」!古聖先賢都非常看重一個人是否具有真誠、實在的品德。因為真誠實在的品德不僅是個人的修養,更進一步,還會影響到社會國家,進而全世界。所以孔子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可知,意不誠則心不正,心不正則身不修,身不修則家不齊,家不齊則國不治,國不治則天下不平。因此,一個人不可小看自己的「起心動念」,因為在心念的因果變化中,小至可以成就個人的修養,中至可以治國、平天下,大至可以超凡入聖、成佛作祖、普度一切有情眾生!

起心動念 是未來果

  有的人以為「起心動念」是神不知、鬼不覺,乃至於不用背負任何責任,只要外表表現得好,實際上的心念如何,是沒有人能全然知道,因此為人處世總是帶著虛偽、不踏實的心態來面對。事實上,凡夫的起心動念對天上的人而言,就彷彿打雷般轟隆作響,如何隱藏得住?要知起心動念就是「因」,未來必定招感等同的「果」報。

  明朝嘉靖年間,江西有位俞良臣,博學多才,十八歲就考上秀才。平日教書授徒,教人惜字、放生、戒殺、戒邪淫、戒妄語等善事,教書教了很多年,在這期間更參加過七次舉人考試,但都沒考上;同時,九位子女中死了七位,僅存的一子一女中,兒子有一次在嬉戲中失蹤,不知去向,太太也因過度傷心而失明,因此俞良臣也就更加窮困潦倒。

  有一天,他自省這一生並無重大過失,且行善多年,為何屢遭天譴?心中實在憤悶不平,於是便用黃紙寫了疏文在家中灶神前禱告焚化,希望灶神能向上天代傳苦衷。就在一個除夕夜裡,正與盲妻和女兒枯坐家中哀嘆時,忽然聽見叩門聲,俞良臣一開門,穿著官服的灶神便走了進來,自行坐下並向他說道:「你總覺得你這一生行善卻得不到該有的善報,因此憤恨不平。事實上,你的惡念實在太多了,行善時又只是沽名釣譽,心中並不真誠。疏文中滿紙的怨天尤人,褻瀆上天,這樣不但得不到好回應,可能還會受到上天的懲罰呢!」

  俞良臣一聽,更不平的反駁:「久聞冥冥中,行善上天必有記錄,難道我做的善事都只是浪得虛名嗎?」灶神答:「你教人『惜字』,又教你的學生用舊書來包東西、擦桌子;或將舊書放到爐中生火,卻藉口說是不辱聖賢書。這樣真的是惜字嗎?勸人放生,不過只是隨眾附和,別人不提,你也不會主動去做。其實你的慈悲心念,不曾真正從內心發出過,如家裡的廚房,還是照樣煮魚、蝦、蟹……難道牠們沒有生命嗎?再說不妄語,你的口才妙趣橫生,大家是讚不絕口;但言談中,夾雜著傷風敗俗的話語,甚至舌鋒凌厲,還自以為敦厚簡樸!在不邪淫方面,你身雖未犯,但看到美麗的女子,必定目不轉睛,起心動念,還說自己終身無邪色,可對天地鬼神而無愧,真是大妄語啊!」

  「你在這幾年內沒有真正做過一件善事,在私下獨處時,你心中的貪、淫、嫉妒、自傲……等惡念頭多得數不清。再如此下去,只恐怕要大禍臨頭,那有福報可言?」俞良臣一聽驚恐萬分,跪地痛哭流涕,從此真正痛改前非,從內心當中去惡行善,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做到「表裡如一」,並為自己取名為「淨意」,用以警惕自己時時心存淨念。

知行合一 以彰性德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心念應與行為一致,如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法演禪師更曾說:「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行無越思,思無越行,有其始而成其終。」待人處事若能做到身、口、意三業相應就是「真誠」,一念真誠,無事不成。一念真誠,念念真誠,照破心相的迷濛虛偽,化千變萬化的相狀歸於一實相,則能彰顯本具的光明性德。

 
 
 
 
對事以真
 
 
                      文/普印精舍中級禪修班學員 張碧珠(傳珠)

真誠不偽 發長遠心

  從踏入中台的剎那間,彷彿已將自己置身在一個智慧寶藏中,等著我們一一去探尋與學習。在這裡每個人都在自己職司上認真做事,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主角,也沒有哪一個人是配角,因為每個人既是主角也是配角。在處事上都是那麼真誠與盡心盡力,只因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對事以真。

  但惰性使得做每一件事要保持一顆真誠、不虛偽的心,變得是那麼知易行難。就在一次出坡掃架房時,給了自己很大的啟示──連續八天的掃架房,剛開始很認真學習,也很珍惜每一次出坡的機會。當然,很快的學會了很多掃架房的技巧。

  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就在邁入第七天的時候,由於當天外圍的架房,因遊客已漸稀少,所以使用率較少,大致上還算乾淨。因此心中興起偷懶想法,沒有大刷洗,只是用著拖把清理,很快的在偷工取巧下完成清掃。當法師徐徐步入架房時,語氣平和的說:「不管如何,架房在最後一次打掃時一定要大刷洗,才不會遺留異味。」當時深刻體會到做每一件事,不只要發心,而且要發長遠心。於是當下心生懺悔,請法師再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徹底把架房清掃好。

極簡主義 對事以真

  對於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重點在於過程的認真,至於結果無論好壞,都無損於事情整體的完美,這可能正是法師所要教導我們的處事態度吧!或許,這正是可以和目前所流行的「極簡主義」相輝映──買傢俱,流行簡單的造型設計;吃東西,為了健康而倡導簡單烹調,不添加太多調味料;居家佈置裝潢,流行簡單的空間設計。而對事以真,又何嘗不是如此,對事少一點欲望,多一點真心;處事少一點虛偽,多一份真誠,單純的把事情做好。這不也是極簡主義的另一種詮釋。

  原來生活可以是這麼的簡單,就是把自己的角色認真的扮演好,自然會得到生命價值的實現與意義的昇華。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