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本期主題──恭敬








恭敬──佛性平等常不輕

  恭敬,是奠定社會倫理的基石。佛經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是未來佛。若是深信
此理,發之於身口意,三業自是恭敬和悅;人與人之間能夠相互敬重,則社會必定安詳和
諧。自心恭敬,即能開展出光明和樂的未來!



覺大和尚開示對上以敬 
 


用恭敬心除去我慢

  「敬」,是恭敬、尊重、禮遇。敬的相反就是我慢。我慢習氣重,就成為倨傲、驕慢、輕視;我慢習氣輕一點,仍存有不敬重的潛在意識。用恭敬心可以去除我慢習氣。

  要想培養恭敬心,首先要知道那些是「上」?譬如,公司主管、政府首長;學校中的校長、老師;家庭中的父母、兄長,這些就是「上」,乃至於社會賢達,對社會、國家有貢獻的,這些都是「上」,都要尊敬他們。為什麼要尊敬他們?以佛法來講,就是因果。儒家也是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對人家尊敬,人家對我們也會尊敬。用尊敬心、恭敬心,可以除去自己心中我慢這個障礙。

  慢心是個大障礙。修行上,有了慢心,道業不能成就;在社會上做事情,有了我慢心,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上面的人也不敢重用。所以要有恭敬心。

恭敬易成就諸事

  佛法講,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業障;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消一分業障,就能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消十分業障,就能增長十分福德和智慧。今生馬上就能有此善報,不用等到來世。以上所說的是世間的恭敬心;出世法方面,對於佛、法、僧三寶,佛像、佛經、僧眾,也須有恭敬心。

  大眾來到道場,對於佛、法、僧三寶很恭敬,這種恭敬心養成了,帶到家庭、社會,自然而然對任何人都能恭敬。如果對任何人都有恭敬心,家庭就能和諧,社會自然就能安定,人與人之間也能減少很多的煩惱和磨擦。這些道理大家都了解,但有時候卻容易忽略。如果能做到這些,做人一定會有成就;做事情,也會減少很多障礙;所以要「對上以敬」。

 
 
 
 
恭敬延壽的長者子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見濡法師

恭敬頂禮 獲福無量

  佛陀時代,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年紀大約五、六歲,有一命相師為他看相,發現他很有福德,只可惜壽命太短,長者便帶著兒子到外道六師的住所,希望為兒子求長壽,結果外道六師紛紛搖頭嘆氣,表明無法滿長者的心願。

  長者於是帶著兒子來到佛陀的住處,再三頂禮佛陀,請求佛陀賜與他兒子長壽。佛陀告訴長者的兒子:「你到城門口,凡是看見進出的人,就向他們頂禮。」長者禮謝過佛陀後,歡欣地帶著兒子來到城門口。當時有一位鬼神,化作婆羅門的樣子,正想進城來,這小孩就向他恭敬頂禮。鬼神十分歡喜,就祝願說:祝你長壽。這位鬼神是被派來取孩童命的,但鬼神中有條規定,就是已說出去的話不能反悔,既然已為小孩祝願長壽,就不能再殺害他。正由於長者的兒子如此謙忍恭敬,才得以延長壽命。

信受奉行 圓滿佛果

  長者子依佛語恭敬禮拜每個人,得以延壽,不僅印證恭敬禮拜的功德,也是因為長者子對於佛陀所言,無絲毫懷疑,且能依教奉行,方能圓滿心願。反觀日常生活中,如果對於佛法心存懷疑,不能完全信受,就不易得到佛法的助益。對於父母、師長及其他人,心存我慢,亦無法得到他人誠心的教導,往往損失的還是自己。

  佛言:「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根機不同,所顯出的相貌也不同。若能將每一眾生都當未來佛,恭敬對待,則不僅能增益所學,開創光明無礙的人生,道業亦能有所成就,進趣圓滿佛果。(編按:典故摘自《雜寶藏經》)

 
 
 
 
論恭敬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鏗法師

尊重佛性 平等恭敬

  孟子曰:「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又言:「恭敬之心,禮也。」仁、義、禮、智、信,是人道之根本,具足此五者,人格才算完整。我國至聖先師孔子一生倡行仁義之道,而獨尊禮。禮,必先從恭敬做起。而恭敬又有二個層次,一是表現於外在事相的身恭敬,二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心恭敬。「為禮不敬」之人是孔子所批評的;真正的恭敬必是出自真誠,由衷地生起一種景仰、尊崇,並由內而外,展現在一切言行舉止上。

  來果禪師釋恭敬二字,言恭者「尊禮其人」,敬者「篤重其教」。世間人講恭敬,是站在倫常的基礎上。恭敬是維持道德倫理秩序的一大關鍵要素,佛法中所強調的恭敬心,除了維繫人倫綱常的功能外,更能對治眾生的心病。恭敬心能去除我慢的習氣,慢心是一種毒,不僅世間人避而遠之,更是修行的一大障礙。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我慢的毛病,輕者其心高舉,輕視他人;重者自我膨脹,詆毀他人。對治我慢的最佳良藥就是培養恭敬心。在理上,首先需思惟三寶、父母、師長乃至一切眾生的恩德;其次則須了達並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若能如是觀想,恭敬心自然生起。在事上,則須以身口意三業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恭敬的行為,並隨時反省檢討。

心存恭敬即光明解脫

  一個真正有恭敬心的人,對於一切人事,不論上下大小,皆心存謙恭尊敬,而非只侷限於特定對象。對上皆當心懷恭敬,感念三寶教化救脫之恩德、父母師長撫養培育之苦心以及一切人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不只心中尊仰、護持、感恩,在事相上亦須做到禮拜供養、親承奉事,如此身心合一,方是真正的禮敬。

  對下,如我們的晚輩、學生、部屬,乃至動物昆蟲,亦當恭敬。古德云:「沙彌雖小不可輕。」又唐朝李商隱曾作詩云:「十四沙彌能講經,似師年紀祇攜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使是今生墮入畜生道的螞蟻、蟑螂,當其業報受盡,亦能轉生善道,將來修行學佛、成就道果。因此,對下亦切不可輕慢,而要以平等心、慈悲心恭敬一切。

  除了對人之外,一切行事亦要以恭敬心為之。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每一件事都有其蘊涵的精神和意義,每一件事所影響的絕對不只個人,而可能是無數的眾生。因此,行事恭敬,即是恭敬眾生,恭敬每一尊未來佛。在日常生活中,以恭敬、真誠之心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例如寫字時心念專注,一筆一畫清楚明白,恭敬文字般若,久而久之,亦能與文字所要傳達之義理相應。

  心存恭敬,就是光明,就是解脫──解脫了我慢的煩惱。佛法所講的恭敬,乃是建立在「因果」的法則上,就個人而言,敬人者,人恆敬之;就團體,乃至整個社會而言,若人人都有恭敬心,則社會必定祥和有序,國與國之間的紛爭必能消弭。

  
  
  
  
因地恭敬的殊勝果報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見必法師

  日常生活是否以恭敬心合掌問訊?在上下課時,大眾禮佛問訊、向教授師問訊、以及師兄弟對面問訊,所流露的恭敬之心,是否一樣?菩薩的心是冤親平等,不念舊惡;在課業中,以誠懇恭敬的心請教與學習,其因心的不同,果報必定有所差別。

因地不同 果報亦別

  從前,佛住世時,於夜晚時分,忽然有七位天人,依序來到世尊所居處所。最初來到的天人,容貌端嚴,身上的光芒能照射到一里遠,並有十位天女為眷屬。天人至心頂禮佛陀後,佛告訴天人:「你廣修福德而生天上,享有種種五欲之樂,得安穩自在的果報。」天人回答佛說:「世尊,我雖處天上,但時常感到憂苦。因為我過去世,對於出家僧眾、父母、師長,雖然心存恭敬,但未能殷勤禮拜、迎來送往,所以今世善果實在太少,不如其他天的天人;由於不如其他天人,而常自責過去修行未盡圓滿。」

  第二位天人的容貌、光明以及眷屬,比前一位天人更勝十倍。然而這位天人也告訴佛陀說:「我雖處天上,卻時常憂苦,因為我前世雖對父母盡孝、迎來送往,也恭敬禮拜僧眾,然而沒有為他們鋪床暖被,整理臥具,因此業緣,今生所獲果報不如其餘諸天,所以我常自責修行尚未圓滿。」第三位天人形貌、光明及眷屬,又勝前一天人十倍,到了佛所,至誠頂禮,稟告佛陀:「我雖然處於天宮,但常憂苦,因為我過去世雖時常對僧眾、父母、師長,恭敬禮拜,也為鋪床暖被整具,然而沒有做到以種種飲食供養。以此因緣,今日所得果報,不如其他天的天人。因此對於過去生修行未達圓滿,心常後悔,所以憂惱。」

如實修行 得最勝果報

  第四位天人,容貌、光明以及眷屬,更勝前一天人十倍,來到佛所,頂禮佛陀後說:「我過去生中,雖然對於僧眾、君主、父母,忠孝恭敬禮拜,也為鋪具以及供養飲食,然而卻不聽法,以此因緣,今獲果報,不如其他天人,所以常責怪自己修因不圓滿,因此雖然生於天上,但常心懷憂惱。」第五位天人,身色、光明以及眷屬,比前一天人更勝十倍,來到佛住處,向佛報告說:「我雖然生於天上,但仍時常憂惱,因為我前世雖然對於僧眾、君主、父母,能忠孝恭敬禮拜,設臥具、飲食,又能聽聞佛法,但不解義,所以今獲果報,不如其餘天人,因此常責悔不已。」另一天人所得果報比前一天人勝十倍,頂禮佛陀後恭敬稟告:「我前世修行之時,雖然能於僧眾、君主、父母,忠孝恭敬禮拜,設臥具、飲食,亦能聽經聞法解義,但不能依法所說修行,以此因緣,今日所得果報,不如其餘天人,因為不如,所以深自懺悔修因不圓滿,而常覺得憂惱。」

  最後一位天人,容貌、光明以及眷屬,都勝過其他天人,當他頂禮佛陀後,佛告訴這位天人:「你得生天上,應得快樂安穩。」天人回答世尊:「我今日得生天宮,種種五欲,都能應念而生,確實得到大快樂,沒有任何煩惱。這是因為我過去生中,對於僧眾、父母、師長,恭敬禮拜,鋪具暖被,供養種種飲食,並能夠聽法解義,如實修行,因此能得到殊勝的果報,是其他一切天人所不及的。」天人們因前世恭敬的功德,而得種種妙好果報,但仍因修行未能圓滿而懷憂惱,更何況是居於人道的我們。因此,對三寶、父母、師長、親眷、朋友、同學、同事……都須以恭敬、虔誠的心對待,方能得最殊勝果報。

  如大和尚所教示的:從因地去修,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以要常觀照自己,能以無求之心恭敬對方,才是真正的平等恭敬。今生能在大和尚的道場修行,又能於學院中薰習,有教授師時刻提醒佛法教理,更應當時時警惕,處處反省,將佛法落實於日常生活。以恭敬的心學習;以謙卑的心求教;以和藹、忍讓的心與人和平相處;以誠懇的心,從因地如實修行,未來必定是法門龍象,必定能弘法利生,廣度群迷。(編按:典故摘自《雜寶藏經》)

 
   
 
 
 
禮佛一拜 福智無比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見錙法師
    

禮佛發願 普利一切

  每當進入殿堂,映入眼前的,即是莊嚴的佛像,先行問訊後,接著禮佛三拜,這是殿堂的規矩,也是禮敬三寶的具體表現。

  禮佛除了恭敬聖像外,還能藉由禮佛,心發大願:願斷惡修善,與諸眾生共證菩提,正所謂以願導行。期勉自己以清淨的身口意,外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內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普利一切,以慈悲心行方便法接引眾生。若能落實行履,必是行住坐臥具足威儀,所到之處,定能攝受眾生,使大眾對佛法更增信心,對三寶益加恭敬與護持。

  回想起自己初入精舍學佛時,亦是親睹住持法師禮佛、拈香的威儀而被攝受,於是心中默想,「若欲當來為沙門,亦當如是行止之」,而心生歡喜,並對三寶愈益恭敬,故禮佛也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三業清淨 菩提自現

  修道人要謙恭一切,故五體投地,至心禮拜,不但能戒除憍慢,更破我執。能將最尊貴的頂首,著地禮拜,當下無我、人、眾生之相;去一分憍慢,則長一分福慧。

  常言道:「禮佛一拜,罪滅河沙。」禮佛能消除業障,使三業清淨,修行要廣集福慧資糧,菩提路才可長可久,而憍慢正是障道逆緣,故當急挫之,勿令增長,捨諸憍慢,則可進趣菩提。藉由禮敬諸佛,懺除往昔所造諸惡業,並令我們心發大願能慈心成遍,等視冤親、捨離憍慢,亦能普攝群生,同入佛智,所以在自利中又能成就利他善行,真可謂一舉數得。

  誠所謂「禮佛功德殊勝行,無邊福智益群生」,每逢禮拜之時,心常繫念禮佛之殊勝難得,必能生起恭敬之心,虔誠作禮。如此至誠懇切的禮佛,當下身心清淨,就有無量的功德。

 
  


如何化導當今脫軌之社會秩序

 


                      文/普因精舍護法會副會長 趙振昌(傳昌)    

社會倫理之重要性

  時代變遷迅疾,由於自我思潮的膨脹,社會充斥著功利主義,固有倫理開始傾頹,導致人與人之間衝突較以往頻繁;這種種現象皆由於物質文明進展過快而精神文明未同步進展,兩者落差而引起價值觀的改變所致。

  這是一種很危險的現象,因人類除了有物質生活的需求外,更有知、情、意等精神層面的需求,而主導社會秩序正常運作的要素,即是精神的層面。人類據此訂定共同遵守的條文,曰「法律」;更形成眾人認同的價值觀,曰「倫理」。但法律不可能規範到所有人類的行為,而且當動用到法律條文時,糾紛已然發生;而倫理卻可防範失序、脫軌於未然。所謂防範勝於刑罰,因此未訴諸條文卻深植人心的倫理,其價值遠高於律法,這才是規範人類行為之無形而有效的約束。

以敬慈和真共創人間淨土

  佛法所倡導的慈悲,可以讓人時時為對方著想,彼此將心比心,相互包容忍讓;佛法所倡導的智慧,可以使人照破世間無常之理,遠離對人事物的執著,尊重個別的差異,寬恕他人無心之過。近年來尤以中台禪寺住持 覺大和尚所開示的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最具代表性,其規範了所有人事物的相處、對待之道,堪當今日人倫之準繩。

  實踐中台四箴行,人人上慈下敬,和真處世,心存因果觀念,內以自省而防非止惡,外以奉獻而造福人類,個個分工合作,化差異為多元而共享成果,消弭萬事的亂源。能夠如此,則個人業障消除,身心康泰;社會進步富庶,國家乃至世界皆和平共存、共榮;即可達到人間淨土的最高理想,實踐人類存在之最究竟意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