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力而為
文/普泉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觀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壓力」予人的精神消耗占有愈來愈高的比率。過度的壓力成了人們脾氣暴躁、心情鬱悶的無形推手,甚至有人因此而失去健康。然而,壓力真是如這般教人畏懼嗎?其實不然。適度的壓力,是維持人們繼續工作的動力,是引導吾輩不斷上進的能量。

從容應對 虛心接納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完成的期限,截至交件為止,通常會有一段進行的時間。一般人總有一種心理,反正期限還沒有到,到時候再說……如此一拖再拖,到頭來,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繁雜的工作,壓力自然就形成了。如果能事先衡量自己的能力,提前準備,妥善規畫,不但能使思考的層面更縝密周詳,自己也不會因時間緊迫而感到緊張,並且可以從容應對。

  世人總希望自己十全十美,能有超乎群倫、卓越傑出的表現,為此不斷要求自己。但是,能真正達到這個目標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反倒是為了追求完美的人,常因自己的付出與回收的結果不成比例而患得患失,痛苦至極。其實,表面上的成功與失敗,並不是真實的。今天的表現,得到了眾人的稱讚,代表你努力的方向正確,往後可依此繼續前進;倘若辛苦的成果並不被大家肯定,這也是提供自己一個檢討改進的空間,應該心存感恩。想想,如果今天得到的是眾人一味的迎合,還會有進步的餘地嗎?有心量去接納眾人的意見,才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總之,無論他人的看法如何,在做每件事的時候,只要是誠心誠意的參與,盡心盡力的付出,在過程當中有所學習,有所成長,這不就是最大的成功嗎?凡事虛心看待,盡力而為,不要被無謂的虛榮心所牽絆,如此一來,因得失心所造成的壓力必能減輕許多。

識得目標 「願」成助力

  還記得當初在準備升高中基本學力測驗時,老師與親朋好友強迫性的期待,加上自己無限的憧憬與理想,交織出「非成功不可」的想法。一味的讀書,到最後竟是精疲力竭,而那份強迫性的理想,更造成自己無法承擔失敗的後果。

  有一天,坐在桌前,無意間想到一個問題:讀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難道只為一輩子的辛苦忙碌,卻一無所獲?思考了好一陣子,回憶起一位法師的開示:「老和尚說,修行只有願力,沒有壓力,只有精進,沒有忙碌。希望傳觀也發大願,不為名利而讀書,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廣學多聞,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思及此,不禁感動:「是啊!讀書不正是為了充實自己,以便將來能夠普度眾生嗎?」找到了讀書的真正意義和目的,考試的成績便不再是那般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在準備的過程中,能將從前的課程作充分而徹底的複習,以加強實力。壓力固然是有,但方向不同了,強度也減弱了。若能夠試著找出做一件事的真正意義,就朝著那方向,勇往直前地去吧!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讓中途必須面對的得失,以及它所造成的無謂的壓力,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

得失從緣 心無增減

  一般人面臨壓力時,通常會藉著種種方式來釋放自己:聽音樂、看書、賞花、踏青、散步,有人也許會朝著大海吶喊、抱著棉被痛哭,乃至去乘坐雲霄飛車或者騎著拆除消音器的摩托車極速狂飆。分析之下,這些方法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只是在活動當時得到短暫的放鬆,一旦回復正常生活,壓力依舊存在。

  《達磨二入四行觀》云:「得失從緣,心無增減。」面對壓力,最好的解決方法即是保持「平常心」。有了安穩的心,沈著應對,壓力自然而然減輕。心能清楚明白,不被得失所左右,按部就班,踏實前進,必能超越一切挑戰。

 


>>閱讀相關文章

善調身心 覺大和尚開示

修行應善調身心,用功須不緩不急,凡事太過與不及都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若能調身、調心,調伏三毒惡業,最後心歸於寂靜,契入無為,就能像如來一樣,成為調御丈夫。

承擔的選擇題 見雨法師

如果不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慎選所要承擔的責任,那麼生命將會被無數的瑣碎小事填塞充滿。當我們心甘情願地承擔著該承擔的責任,壓力就能由負面的焦慮,轉化為正向的精進。

紓壓 見倡法師

生命中有許多的不可測,人們也常在種種的變數中起起落落,於是有了求不得苦、愛別離苦……種種壓力隨之而來。

化願力為助力 張淳堆醫師

保持心情的平靜,自能看清壓力的由來,心裡沒有了煩惱與負擔,壓力自然減輕,身體就自然健康。

轉念 傳鈺

心能作主,為我帶來喜悅。放下執著,就像把緊緊的繩鬆開,將心念轉過來,才真正活得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