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之要,自利利他


文/见变法师

  左传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威」以德显,由严持净行、众德具足,而非强势之威;「仪」以行表,由动静合宜、举止安详,而非虚伪之仪。故威仪乃发之于心,呈现在外之言语举止细行,所谓诚于中,形于外,若威仪庠序、庄严端正,不仅自身身心收摄,亦令他人生敬欢喜,自利利他。

  开山祖师云:「像佛威仪、具佛戒律、得佛受用。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学佛的身、学佛的口、学佛的心。」四威仪乃修行者应遵守之仪则,亦即生活言行举止须合宜谨慎。佛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皆不出行、住、坐、卧四个面向,一般又以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四威仪,最为重要,是故平日可依此检视自身心念及言语举止是否如法如仪。例如:

  一、行如风:检视举止动步时,是否能行步轻徐、举止安详,并心存正念、收摄身心,两眼平视、不东张西望、不向外攀缘。二、立如松:检视站立时,是否能如松树般挺立,不弯腰驼背,并能心存正念,不歪斜抖动,安稳端立。三、坐如钟:静坐时检视是否能专注摄心,如大钟般安稳不动,能端身正坐,身放松而不随便,心专注而不紧张,专注观照自心,如法而坐。四、卧如弓:睡眠时,应右侧吉祥卧,能保持正念,心不昏乱、不打妄想,如法而卧。

  威仪又名「无言教」,能令一切众生,见即心生欢喜,生大信念,种大善根!在过去无量劫前,一切度佛于世间弘法度众,一日,一切度佛和弟子们出外托钵,当时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是一位正在路边嬉戏的孩童,因看到佛陀及众比丘庄严的相貌与威仪,而心生欢喜,随即取下身上装饰衣物的白珠虔诚供养佛陀,并发愿圆成佛果、广度有情。又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原亲信外道,因见马胜比丘威仪庠序,深生恭敬心、欢喜心,转而归信护持佛法。自己二十多年前,曾参加一场三坛大戒供佛斋僧法会,至今仍印象犹新,法会中生平第一次见到数百位清净庄严僧众,每位法师威仪庠序、庄重收摄、举止安详,令人望之生敬、欢喜赞叹、渴仰钦羡,因此启发善根,生大信心,想要见贤思齐,心中发愿:愿今生也有此大善根、大福德,能得遇大善知识,出家修行,成为一位如法如律的清净僧众。

  古德云:「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言语举止合于规矩,语默动静不失端正,不仅身心得以寂静,亦可感化众生。诗经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隐蔽无人之处,也要持心端正,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是故佛弟子,常检视自心、端严行仪、具足威仪细行、如法如律,不仅自身收摄、身心清明;其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显现出的威仪细行、气度风范,亦能令人生恭敬欢喜,真正落实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