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如幻


文/見投法師

  身處資訊爆炸、日新月異的世代,每一天、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為數龐大且繁雜瑣碎的訊息刺激,我們的心,往往也隨之波蕩、起伏,乃至無所適從。情緒迴盪在個人或人群間,每時每刻、每分每秒,未有停息之時,像失去平衡的天秤,總在喜怒哀樂、愛憎、愁憂等情緒中擺盪不休、不得自在。對面情緒,我們若不懂得管理、調整,甚或掌控自心,便無法平心靜氣、客觀且理性地,看待生命中一切人事物,想當然爾,生活必定充滿挫折、誤解、對立與衝突。小至人際爭執、家庭不睦,大至社會動盪、國際戰爭,皆源於種種紛擾不休、失去管控而爆發的情緒。

  《圓覺經》云,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因為有「自我」的概念,而發展出「我所」的想法,繼而因「我所」之得與失而產生快樂、悲傷、欣喜、沮喪等種種情緒。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觀念,致使人們錯誤且盲目地以為,必須順從、滿足這欲望無窮的「自我」,才是快樂、有意義的人生;一旦身心需求沒辦法得到滿足,便會產生情緒和矛盾。但當欲望獲得滿足後,又會產生其他新的欲求,就像永遠無法填滿的空洞,始終惡性循環。

  《中庸》提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在種種情緒爆發、顯露之前,這沒有情緒、沒有波瀾的「中」,即是人人本具之真心。《六祖壇經》如此描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楞嚴會上,佛陀更進一步提示大眾:「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眾生之妙明真心,彷若技藝超群之工畫師,巧手揮毫,便畫現山河大地、眾生身心乃至世間萬物。既然世間萬法之與身心,皆唯心所現,何來一個真實的「自我」?「我」既都無,則構建於上之念頭、情緒亦只是夢幻泡影。

  雖然如幻,倘若任其造作,不單是吾人所知的七情六欲,更是眾生流轉三界之根本;如小水滴,能漾起水面層層接連外擴的漣漪。所幸,聽聞佛法,了達三界唯心、萬法為識,若能依此細思微觀、起而行之,時刻收攝身心、觸物起照,將千思萬緒銷歸妙明真心,最終必能契悟諸法真義,不再為虛妄色心諸法所惑。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