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谦恭化除骄慢


文/见漓法师

  古德言:「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骄,《说文解字》解释为「马高六尺」,本指马高大健壮,引申为骄傲自大。有师兄弟进一步阐发「骄」字之义:骑在马上,以为「自己很高」,他人都不如自己,自以为是,实则是处在错觉中,下了马,什么都不是。这一番话,让自己自省,自己也常有如是错误认知,自以为是;「佛法在恭敬中求」,惭愧自己熏修教理,法不能入心,是骄慢贡高之过。告诉自己:修行要从落实谦恭、化除骄慢做起。

  所谓「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有损德行,反之,谦虚恭敬,则能深受其益。唐朝悟达国师,前世曾是西汉时的袁盎,因他的建议,使晁错被腰斩,令其含恨,誓将仇报。但自西汉后,悟达国师十世都是持戒精严的高僧,让晁错无机可报,直到唐朝,因唐懿宗送一座沉香椅,起了一念慢心,折损德行,晁错乃得趁虚而入,附在膝上为人面疮,令他痛苦难耐,后幸得迦诺迦尊者以三昧水化解,使二人解冤释结。悟达国师乃撰述《三昧水忏》仪文,以自身境遇,警示世人。

  《六祖坛经》云:「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过去有一位常不轻菩萨,无论见到出家众、在家众都能恭敬、礼拜、赞叹:「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因为「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这位常不轻菩萨即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在道场中,每位师兄弟都是善知识,要能恭敬、尊重,学习包容彼此不同之处,才能与师兄弟广结善缘,修行路上也才能有善知识的助缘。

  憨山大师言:「谦虚不争之德,最为上善。」又《史记》中言:「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古德常教示我们要谦虚、恭敬。要舍除自己的骄慢心,就要落实谦逊,从恭敬他人做起,扩展心量。现在自己常自省检讨:恭敬、慈悲、平等心是否淳厚?烦恼心是否淡薄?是否随顺习气,还是能舍习气、依佛所教而行?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期许自己能在日用中落实谦恭,化除骄慢,长养慈悲、平等之心,不再自以为是。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