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住坐卧皆修行


文/星迴法师

  「威仪」,指行住坐卧有威德、有仪则。「威」者,有威可畏,不是匹夫卤莽之威,或作威作势之威,而是因内在德行而展现出的众德威严;「仪」者,有仪可敬,不是虚伪诈现之仪态,是因外在的行为合宜、举止安详,而令人生敬。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论语》中记载孔子「席不正,不坐。」体现儒家对于礼仪细节的重视,重视外在行持必须合乎礼节,以体现内心的庄重敬慎。在佛法中,重视行者的行仪须端严,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佛灭度后,证得阿罗汉果的优波毱多尊者,去向一位曾经见过佛的年长比丘尼请问佛住世时,比丘们的威仪行止。这个比丘尼在门口放了一碗油,当尊者轻推门进入时,滴出数滴油,比丘尼说道:「佛在世时,即使是最粗暴的六群比丘,推门进入房舍,一滴油都不会漏出。」由此可知佛在世时,弟子们的威仪细行。「四威仪,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住,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设或坐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行住坐卧不放纵、保持正念,收摄六根,行持谨慎庄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修行。

  「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具足威仪,能令人望之生敬,更能化导众生,令入佛道。自己尚未出家,还是居士时,曾经上山协助僧众禅七的过堂,当时上百位法师同时进入五观堂用斋,没有拉椅子的碰撞声,亦不碗钵作响,当下体会到:原来吃饭就是一场佛事。看到摄心的师父们,为了护念师父们用功,自己也顿时提起觉性,添饭加菜时不敢发出一点声音。那次的护七经验,让自己体会到举手投足间能提起觉性,心即清明,修行就在行住坐卧中。

  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曾开示:「行住坐卧都是道、穿衣吃饭都是道」,行住坐卧皆不离修行,在日常生活中,透过威仪细行的落实,提起觉性,心当中的妄想杂念也就自然减少了。发愿要「像佛形仪、具佛戒律、得佛受用。」落实威仪细行,庄严身心,亦护念他人,自利利他。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