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一如


文/星知法师

  修行要有所成就,必须做到「表里一致」、「内外一如」,诚实检视身口意,是否有为了获得美名与赞叹,而在做「表面功夫」,人前人后大不同。所谓「诚于中,形于外」,表现于外的言行,是内心修养的呈现,究竟有几分工夫,于举手投足间,早已显露无遗,无须刻意包装。《中庸》云:「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实为行者立身处世的基石。

  《说文解字》中对「慎」的解释是:「谨也。从心、眞声」,乃小心细心以任事,故从心;又以真为诚实无欺之意,乃诚心认真以任事,故从真声。「慎独」,事相上指的是闲居独处,在他人不见与不闻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理上指的是,诚实面对当前这念心。每一个念头都是「因」,必定感得未来「果」。因此,并非只有在他人面前要观照言行,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更要谨慎言行,无论身居何处,身口意三业都要端正合宜,内外一如。只要内心坦荡,便可远离暗昧,光明长照。

  明朝嘉庆年间,有位博学多才的俞良臣,十八岁考上秀才,但到了三十岁,都未能谋得一官半职,只好以教书为生。曾与好友创建文昌社,教人惜字、放生、戒杀、戒淫等善行。但他穷困潦倒,儿女连遭不幸,自省行善多年,没犯下什么过错,于是心中愤恨不平,在四十岁后,每年除夕夜都会写一张疏文,向灶神祷告,希望借此扭转命运。某一年的除夕夜里,有位长者听到怨叹声,特来慰问,俞良臣开始滔滔不绝抱怨,长者开口制止,并指出他以往行善,只为追求虚名,并非真诚,独处时,心中的贪、瞋、痴等恶念不断……劝谏他从今以后,只要起恶念,就要转为善念,行善要诚心诚意,不可自欺欺人……说完后,转身走进厨房后就消失了。俞良臣自此之后,真诚改过,修善断恶,力行「表里一致」,从此人生顺遂。这个典故,警诫我们落实「慎独」之要。

  要如何做,才能令心坦荡无欺?「持戒」为要。「持戒」可帮助行者于行住坐卧中,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达到「内外一如」。更进一步,心中要常存「敬」与「慎」,恭敬所有人事物,谨慎一切言行,保持念念都是善法与正念,每个当下都能清楚明白、处处作主,不放逸懈怠、违犯规矩,身口意三业自然清净。

  自己在寮房独处时,始终窗帘敞开,并提醒自己时时保持觉性,端正威仪,内外一如,例如:诵经、写作业时,为恭敬法,一定穿着长衫,端身正坐;开门、关窗、走路时,放轻音量,不扰众,落实威仪细行。所有的行为,皆先发于意,才有身与口的造作,因此,学习诚实面对心中的恶念,那怕是一点点,都要揪出来,透过「观心」来抓心中贼,同时以四正勤为导,断恶从善。

  以戒为师,在动静闲忙中,令觉性时时现前,不随顺习气与妄想迁流造作,无论身居何处,这念心就都能自在无碍,处处作主。


单元首页